杨福杰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发展、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知识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学生道德、人格方面的影响上。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任务,更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以人格造就人格,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德才兼备与有识有能
教师的人格是内在的,而内在的人格总会向外显出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其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德才和识能两个方面。教师一身正气、品德高尚,可以感染学生品行端正、积极向上;教师勤奋工作、专业精湛,可以激发学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德,在教师人格中起到灵魂的作用,是教师不断奋进的内驱动力。“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就对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在“爱教育”“爱孩子”这两个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因为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真正热爱这一事业的人才会以满满的责任感投入其中,才会有奉献的动力,从而承担起这份工作的职责;另一方面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孩子,因为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容的接触点。可以说,教师人格力量的灵魂就是爱,体现在教育中就是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孩子。
才,指的是教师有读书育人的真实本领。教师的造诣越深,讲课越能得心应手。教师只有对知识掌握的“深入”,才能有授课时的“浅出”,也只有在知识上的“居高”,才能面对众多学生的“临下”。因此,教师具备的“才”,概括为六个“一”,即一套好方法、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好的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手熟练的电脑技术。
识,指的是教师要具备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新知识、新信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新的看法和见解,形成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教材观;同时要具有创见卓识,要有一种创新教学的意识和行动,并注重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
能,即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在岗位上自觉锻炼出来的,一方面需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支撑,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夯实基本功;另一方面则更要借助后期不断地学习和补充,研究学生、因材施教、不断创新。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很强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更新知识;必须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教师人格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榜样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教育学生不能只靠灌输、说教,还要靠教师“润物细无声”的身教。朱庆澜先生说:“无论什么教育,教育者要将自身做个样子给学生看,不能以为只凭一张嘴,随便说一个道理,学生就会相信的。”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因此,教师应把对学生的要求在自身工作的各种场合与环境中体现出来,使自己的德行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本,这样收到的教育效果才会是良好的、持久的、稳定的。
三、教师人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和工作的保证,也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以及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源泉。一个有着丰富知识的教师会思路开阔、触类旁通、见地独特,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驱使和鼓舞他们向着知识的海洋遨游。除此之外,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势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这也定会在学生当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各自的目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教师的人格有利于端正学生的人生观
人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质,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信念等多种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课内、课外,从而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才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工作、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教师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得体、品德高尚和胸怀坦荡会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在的生活态度。教师通过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学生做好典范和榜样,能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自己成才的道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
责任编辑/司长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