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
在教学中,高水平的导入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能造成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学生,提高教学的效率。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设计怎样的导入语才能有更高的教学价值呢?这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学人员好好研究的问题。
导语设计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围绕着如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设计,否则,其艺术性就无从谈起。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设疑可以制造悬念,可以让人产生期待心理,从而产生预知其结果的渴求。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设疑导入,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他们的思维。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适合设疑导入,结合课文内容可以设计简洁新奇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比如,在执教《想北平》时,设计这样的导语:“提到北平,你是不是联想到古老的万里长城,雄伟壮观的故宫?今天我们要走进老舍先生的北平,看看老舍先生心中的北平与我们心中的北平一样吗?如果想知道答案,现在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去欣赏《想北平》。”这样的导语立刻就会产生效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开始兴味盎然地去阅读文章,积极主动地去探讨问题。
二、补充知识,铺路架桥
高中学生在认知上受自身阅历的制约,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有些课文所介绍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太遥远,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时很难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师讲解这类文章进行导语设计时,应补充相关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背景,为他们理解这类文章铺路架桥,扫除障碍。
比如,在执教《赤壁赋》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生活出现重大变化,靠微薄的俸禄很难养活一家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开辟了一片荒地自己来耕种,他给这片地取了一个名字——“东坡”。苏轼在黄州的几年里,黄州的山水给了他思考的空间,他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秋冬,曾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并留下两篇《赤壁赋》,作品记录了他精神蜕变的历程。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一篇,也称“前赤壁赋”。这样的导语简略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拉近了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使学生更易走进作品的世界。
三、引入故事,渲染气氛
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在课堂上提到课外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尤其对动人的故事情有独钟。因而,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故事导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为学生形成情感体验营造氛围。
比如,在执教《品质》时,设计这样的导语: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这部小说以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俄国为背景,主人公安娜高雅美丽,她执着追求自己的真爱,但最终迫于严酷的现实,选择自杀,作家托尔斯泰对安娜的结局无比痛心,他痛苦地说:“我亲爱的安娜死了!”连作家都不能左右主人公的命运,这只能说明这是一个时代的大悲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一个人物的结局也是作家无法控制的,这就是作家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主人公格斯拉兄弟。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