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与网民透视

2014-07-21 10:39李悦
新闻世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

李悦

【摘 要】近几年,网络社会崛起,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信息的发布与扩散中来,一系列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正成为舆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的风起云涌,一方面表明我国网民的网络使用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网民存在媒介使用水平不高、媒介素养缺失等弱点,构建完善的网络舆论机制,发挥网民的作用才是关键。

【关键词】网络 舆情 网民素养

自互联网1994年进入中国内地,网络舆论事件在中国盛行,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海天盛筵引起网络舆论的沸腾;3Q大战引发网民高度关注;微信的朋友圈营销引发网民长时间热议……可以说,网络媒体成就了中国的网络舆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网民已经达到6.18亿,近八成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

作为网络舆论的主角——网民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18亿,网站数量达320万之多。现在,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但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网民在使用网络时也暴露出种种弊端。网民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网络的健康与繁荣,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促进网络舆论的正常发展。

网络舆论与网民行为表现

CNNIC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有以下几组数据:1、中国网民的主体是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群体占到了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2、十大网络应用中,三大娱乐类网络应用——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部分列入其中,娱乐仍旧是中国网民的主要互联网活动之一。3、博客和论坛跻身前十大网络应用。4、网民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的评价得分是3.54分,觉得自己有时沉迷于互联网的得分为2.5分。

以上数据,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网民行为表现与网络舆论的关系。首先,从网民的主要构成群体仍为青年人我们看出网络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这就可能导致网络舆论的不完善。青年群体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力军可能会造成网络舆论的偏激性与片面化,广泛吸收各方意见才能使信息更加完善,角度更加丰富,结论更加有力。从使用水平来看,中国网民使用网络水平不是很高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娱乐是网民使用的最普遍的网络功能。网络作为信息集成者,具有丰富的资源,不同形式的知识载体可以大大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网民应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的学习、交流功能,而不仅局限于它的娱乐功能。尼尔波兹曼早期就提出了“娱乐至死”的观点,一味追求网络的娱乐功能,很容易导致人们沉迷于网络。本应利用网络的网民却逐渐成为网络的“奴隶”。究其根源还是网民缺乏理性思维与自控能力,所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博客和论坛等个人空间跻身十大网络应用反映了我国自媒体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网民在网络应用中自主性和话语权的增强。2006年最后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有这样一幅封面:年度风云人物——一个计算机显示屏,显示屏的中央写着“YOU”。它有力地告诉人们,网民才是2006年的真正的风云人物。网民在网络舆论的引导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

网络舆论与网民媒介素养

网民的媒介素养对于网络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媒介素养学者W.James.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提到:“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无论气象局如何先进,它也控制不了天气的变化,然而个人却能有效控制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在当今时代,增强公众对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的认识与利用能力,对于防范网民的不当言论行为有着很大作用,因此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是促进网民构建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的基础。提高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增强网民的认知能力

认知传播知识的基础上,网民才能形成对于媒介信息的批判思维,这样才能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如鱼得水,而不是成为媒介的“信息奴隶”。认识能力首先是对网络媒介属性的认知。网络媒介是为人类服务的,在与人的关系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而不是核心的主导地位。其次是对媒介功能的认识。当前中国网民主要掌握的仍是网络的娱乐功能,这也是网民对于网络功能认识不完善的反映。从社会功能上看,网络媒体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传承功能、监测功能和娱乐教育功能,还具备信息发布和扩散、人际交往等诸多功能。全面认识这些功能,利于网民利用新媒体实现言论自由和社会监督,最重要的是能提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评价能力。网络舆论不健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民的分辨能力较差。我国网民的主力军是青少年,自身的信息认知能力较差,很多情况下无意中成为了错误信息的推手。所以我们要加强相关教育,把网民培养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批判性受众”,提高对错误信息的免疫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媒介,以正确的信息构建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2、扩大实现途径

综合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育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推广、媒体宣传、政府支持和家庭教育等。要以学校教育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美国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根据年龄阶段的特点来进行的,化为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成人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来帮助受众对媒介进行感悟与认识。

网络舆论与网民的道德自律

网民在网络舆论的营造过程中呈现弊端的另一个原因是网民缺乏道德自律。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对网民进行长期的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网民才能在网络舆论营造中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民进行道德自律方面的教育:

1、建立相应的道德体系

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不同的社会背景,道德体系也不一样。在今天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建立与我们的国情相符合的网络道德体系,使网民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与目标。

2、加强家庭的道德教育

从CNNIC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看,我们发现网民在家上网的比例持续上升,而且网民的主体是青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家庭方面的网络道德教育,父母履行好自己的教育义务。

3、重塑人生信仰

分析网络舆论中的网民犯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民自身信仰的缺失,缺少人生信念,精神极度空虚。在我国,公共信仰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信仰缺乏合理的依托,这就导致了精神的空虚,也就极有可能导致行为的不规范,可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重塑人生的信仰是首要任务。

4、营造道德氛围

个体的行为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有助于网民加强对网络道德的认知、调节自身道德情感,进而改善自身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成舆论重要发源地》[N].《羊城晚报》,2008-12-23

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1

③余秀才:《网络舆论:起因、流变与引导》[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

④Potter,W.James,Media Literacy,New York:Sage Publication,2001

⑤余秀才:《网络舆论:起因、流变与引导》[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95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
数字舆情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舆情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