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兰祥+周洁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再次得到重视。对16家上市银行进行了研究,利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银行经营绩效的盈利性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而与附属资本比例和银行的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1804
收稿日期:2013-10-28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28);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院级社科研究项目(2012SK1001)
作者简介:郑兰祥(1965-),男,安徽凤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运行与管理。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with the domestic listed banks as an example
ZHENG Lan-xiang ZHOU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banks is agai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fter researching on the 16 listed banks and empirically analyzing them with the SPSS softwar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profit-making rate of the banks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shareholder's holding of share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bsidiary capital ratios and the banks' asset scales.
Key words:listed banks; capital compositi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一、问题提出
加入WTO后,国内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业规模的开发管理性能,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商业银行在引领其他银行进步的同时,也对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各国都意识到应该找出当前全球金融和银行体系不稳定的根源。结果又一次肯定了商业银行资本的风险防御能力,而怎样提升商业的资本数量可以达到防御风险的目的又成为了各国一致考虑的问题。所以,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再一次成为重点。本文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怎样合理的调整资本结构,在保障银行经营绩效的前提下,提高银行的风险防御能力。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开端是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的资本结构模型,这也是著名的MM理论[1]。在此基础上,之后经过很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资本结构理论也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从而得出更多的资本理论,如:权衡理论、信号理论、代理理论、融资优序理论、控制权理论等。而这些理论均说明了,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造成了的影响。
而国内对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说又出现比较晚。早期的主要有于良春和鞠源在1999年通过对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认为我国银行业存在股权高度集中及垄断低效的问题[2]。近年来,有郎咸平、赵勇、陈四辉、高晶等人分别通过实证研究对银行的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而分析的得出的结论,在开始时,发现并两者并不具有相关性,而后期转换角度,学者把资本结构的分析指标具体化,认为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二次、三次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资本结构理论探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西方经典理论的结论并不一致,而且所选取的财务数据的时间期限较短。因此,关于上市银行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二、实证分析
为了验证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实际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本文对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的分析出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提出改善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建议。
(一)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给出了资本结构的定义,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即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经营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根据两者的定义,选取资产负债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三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反应银行资本结构,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反应银行经营绩效的盈利性和安全性,选取银行资产规模作为控制变量[4]。如表
1所示:
选取样本的时间段为2010-2012年。从各大上市银行年报里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并且精确到两位小数。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不仅可以判断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关系密度,还可以可进一步指明关系的方向,并能进一步说明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二)理论假设
假设一:银行资产负债率与银行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当银行有资金需求时,首先会选择内部资源来满足,其次才会选择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如果一家银行的盈利能力强,仅仅靠内部资源就可以满足其需求,对外部资产的需求就会减少,这样就会使资产的负债率降低。
假设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正相关。
在控股的企业中,股权过分集中与一个地方,容易造成大股东仅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小股东的权益,这很显然不利于银行提升经营绩效,而且这种一股独大的情况在进行一些决策时带来的风险也就更强。
假设三:附属资本比例与银行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负相关。
增加附属资本可以更加便于商业银行调整资本结构,从而降低资本成本,可以适度缓解商业银行的压力。同时附属资本比例的提高,资本多元化,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实证检验
根据之前表1中对变量的具体定义,本文运用回归方程(1)和回归方程(2)分别来验证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盈利性及其安全性之间的影响作用[5]:
ROE=β0+β1DAR+β2CR1+β3SUBC+β4SIZE+e(1)
NPR=β0+β1DAR+β2CR1+β3SUBC+β4SIZE+e(2)
回归结果显示,R2为0.897,调整后R2为0.786,说明在2010-2012年间,以上16家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变化的78.6%可由四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方程的拟合度较好。
回归结果中,F为1.875,P(F-Statistic)为0.032,说明该回归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D-W值为1.996,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方差膨胀因子值(VIF)均小于2,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中由T检验的结果可知,四个变量对净资产收益率(ROE)影响显著。
实验结果中,R2值为0.864,调整后R2的值为0.748,说明在2010-2012年间,上述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变化的74.8%可由其他四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F为1.341,Sig为0.019,说明该模型在样本范围内,拟合程度很高,整体回归效果是比较显著的,该回归方程的解释性很强。D-W值为2.645,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方差膨胀因子值(VIF)均小于2,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通过上面两个实证检验的结果得出,上市银行的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是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具体结论如下:
1.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显著负相关,而与附属资本比例(SUBC)和银行的资产规模(SIZE)显著正相关,与假设相符。
这些说明,当银行拥有控股股东,而其他的股东都是分散的小股东的时候,小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他们在监督经理人员的问题上都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经理人员难以受到监督。对银行的盈利影响不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增加附属资本增加银行资产规模,从而调整银行贷款结构。
2.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资产负债率(DAR)正相关,这点与假设不符。
这虽然与研究假设不一致,但也可以从代理理论中得出解释。代理理论认为,在经理人市场充分有效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债务比率的增加会导致企业经营者由于企业的破产风险的存在而采取更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这就使企业的经营绩效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加。
3.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NPR)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CR1)显著正相关,与附属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SUBC)显著负相关。与资产规模(SIZE)非显著负相关。
这种结果表明,股权过于集中,会影响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导致资本的流动性差,降低了银行资产的安全性。银行附属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越高,说明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分散了风险。同样的道理,银行规模越大,其投资更趋向于多元化,资金的配置更为有效,进一步分散风险,从而保障银行安全性。
三、政策含义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到,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相互影响,合理的资本结构是银行不断提高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在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其经营绩效的同时,又反作用于资本结构,使资本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我国上市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核心资本结构
银行股权越合理,银行治理效率越高,银行价值越大。如前所述,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大股东占绝对控股优势。从理论上说,这种产权结果的治理效率是较高的。但是,这样会导致社会公众股分布零散,使上市银行的内部人控制严重。大股东所在比例越大,银行的内部控制就越强,产权结构治理的效率就越低。根据实证分析,改善和完善银行股权状况成为优化银行核心资本的关键。因此建议大股东通过股权转让、减持等方法从一些行业退出,以便能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益。
其次,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要想对其进行管理,法人股股东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这类人在现有的股东中占得比例很小,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对银行经理层管理的难度。因此引入机构投资者是非常必要的。一是机构投资者股权相对集中,可以有效的进行监管。二是机构投资者具有完善的金融管理知识及经验,可以再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引入机构投资者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也有利于国外市场的开发。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拥有比国内更优秀的技术水平,通过学习,更加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益。
(二)优化附属资本结构
不同于其他企业,具有很强外生性的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就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经营绩效的提高。而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可以缓解这种状况,提升银行的经营绩效。通过增加附属资本,多元化而且合理化了银行的资本结构,在降低资本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
另一方面,我国上市银行的附属资本结构不够多元化,而附属资本的完善可以在某些方面上代替核心资本,提高银行绩效。主要有三个方法,一是发行次级长期债券,提高银行在偿债方面的能力,但是要注意发行比率。二是创新的混合资本工具。这样可以同时具有股本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性质,而且在我国对其发行没有限制。三是为了防范银行可能出现的损失,提前提取一定比率的呆账准备金。
(三)适当提高银行负债经营比例
根据实证分析,银行的经营绩效与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是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的。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负债经营可以有效地减轻由于市场波动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从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到,上市银行绩效水平与其资产负债率息息相关,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往往能带来较好的效益。银行可以积极利用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和财务杠杆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绩效水平。高回报同时意味着高风险,在银行负债比例增加的同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控制负债经营风险,银行应及时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刻关注企业财务风险状况,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将负债经营比率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Modiagliani F,Miller M.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3):26197.
[2]范文燕,刘宗华.论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关系[J].财经科学, 2002(5):57-61.
[3]林瑜.我国上市公司资平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李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决策价值的局限性分析[J].财务报告与分析,2008(12):81-82.
[5]刘宛晨,何妍.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现实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6):26-29.
[7]鲁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以机械行业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6.
[责任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