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长效机制的研究

2014-07-21 01:18王雅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寝室教职工党员

王雅薇

(浙江农林大学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1300)

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长效机制的研究

王雅薇

(浙江农林大学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1300)

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教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同学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全方位对新生予以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了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感情,建立了立体化关系网,促进了学校党建工作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党员;教职工;寝室

一、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的背景和意义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场所,随着高校教育的社会化发展,学生寝室将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党员教职工通过走访寝室、座谈、个别交流和参与学生寝室活动等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理论政策宣传指导,对深入了解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重要意义。党员联系寝室是学生党建工作的纵深发展,是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全新和重要的实践课题。

二、建立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成果

1.加强德育,巩固大学生良好风尚建设。联系的教职工党员可以直接面对大学生寝室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有的学生在寝室学习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有的学生却在寝室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散播负面社会舆论、发泄消极情绪等,此时学生寝室变成了凭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腐朽的享乐主义人生观,以及其他颓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的“避风港”。联系的教职工党员可以直接针对大学生寝室中的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起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教师党员走访寝室,能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生活现状、难点热点等问题,然后分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学生的思想、个性和品质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见实效

2.党员教职工参与学生寝室活动,有助于寝室凝聚力建设。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可以更广泛地发动党员力量,更全面地帮助全校学生。可以使党组织由点对面的辐射力量变成为点对点甚至一对一的帮扶力量。使党组织有更多的精力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困难和问题。

3.能够辅助学院工作,起到较好联动作用。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可以直接面对寝室内部矛盾进行疏导,及时发现学生异常动态,成为寝室卫生、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督查和引导。通过了解他们学习与家庭情况、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班风学风情况,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应给有关部门;对新生、毕业生、特困生和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个别辅导;搭建学生与学院、辅导员之间的桥梁,形成多交叉点,确保学生、学校的安全稳定。

三、当前党员联系寝室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主义过多。一些党员教职工做工作不去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也不去了解实际情况,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只唯上、不唯实,只讲求走访次数不讲求质量,以达标为目的。联系记录寥寥几句,或者瞎编乱造,表面成绩优秀,却不能够真实反应学生实际情况,没有任何价值。

2.责任心不强、工作浮于表面。部分党员教职工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刻板、居高临下,喜欢摆架子,以教育者和说服者的姿态出现,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形成互相信任的关系、朋友关系。这样反而遭到了学生的反感,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形成了负面作用。

3.部分党员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功底薄弱。部分党员教职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没能做到游刃有余;部分党员教职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还不是很成熟,从而忽略了自身引导作用;有个别党员教职工有畏难情绪,工作缺乏持久性。

4.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受客观因素影响。实际工作中机关党员教职工占一定的比例,行政事务多,走访寝室时间段受限,容易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课余时间走访寝室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休息,这样将大大影响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专业方面能够给予学生的指导很有限;教师与学生联系渠道单一,活动地点普遍在学生寝室,面对面的交流沟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感觉单调乏味。

四、高校构建党员教职工联系寝室的长效机制

1.党员教职工师德师风、德育工作能力的提升。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教职工在与学生寝室联系过程中能够最直接的展现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诚信行为的践行。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采取措施保证党员教职工的师德师风水平和德育工作水平。

2.学校要不断提高党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心理、就业、管理等方面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全面而专业的培训机制。党员教职工虽然具有高学历、综合素质强,但指导学生的相关经验不足,对服务对象缺乏了解,以及缺乏服务技巧,常常事倍功半,常常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难以与学生交心,也会打击自身的自信心。因此,应当建立和健全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党员教职工明确活动的使命与目标,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增强沟通交流技巧;通过配备职业导师、心理咨询师,为党员教职工提供指导,完善其知识结构,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党员教职工潜能,使他们具备与学生联系所必备的技巧与知识,从而提升服务能力,激发服务动机与士气,增强服务效果。

3.加深教职工党员对党性和党性教育的深刻领悟。只有加深党员教职工对党性和党性教育的深刻领悟,才能够对所联系寝室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他们强烈的自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4.拓展与学生联系的平台和时空范围,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朋友情谊。不断丰富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活动场地可以拓展到图书馆、周末影院、电子阅览室、食堂等场所,沟通平台可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多渠道、多平台的交流沟通,可以使学生从内心放松。与学生联系的时间不能局限于工作日内和学期中,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参与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去,帮助学生解决困扰,摆脱烦恼。从生活中、点滴中关心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被人重视、有存在感,而不是形式主义下的装饰品、配合者,能够敞开心扉的地与所联系的党员教职工交流感情,这样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健全党员教职工联系寝室制度。高校的党员教职工联系寝室,必须针对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建立党员联系寝室领导体制,需成立党员联系寝室领导小组,构建一套由学校党委领导、纪委规划督促、以思政部理论教育为主渠道、学生工作部具体实施、党团组织辅助、组宣部门支持配合的领导体制。在学校寝室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是很成熟的前提下,拟定制度需充分调研,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道德现状,围绕学院发展的中心任务,处理好学生自身发展和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与教风、学风、管理作风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6.构建激励政策,促进良性循环。学校应该扩大宣传力度,广泛推广制度。制度建立之前,充分听取和吸收广大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汲取众人智慧,体现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制度建立以后,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其意义、目的和要求,以达到提高党员教职工参与制度建设的热情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教职工党员通过联系学生寝室的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导建设整洁有序的卫生环境、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和文明有序的公寓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设立成才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壮大高校党员队伍的力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的人才。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1).

[3]纪智宏.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本科生党建工作——以“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为例[J].思政讨论,2011,(02).

[4]创新育人模式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

[5]蔡卡宁.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构筑和谐文明宿舍[J].中国科技信息,2006,(03).

G645

A

1674-9324(2014)29-0151-02

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DJYB2014004)。

猜你喜欢
寝室教职工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寝室闹鬼记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