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红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和“神奇宝贝”给大家带来了一大纸篓的礼物。让我们来看看这纸篓里面有什么?(快速拿掉盖在纸篓上的方巾,飘出系在氢气球上的若干个纸篓)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这样神奇的纸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个可爱的纸篓。(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趣味化的方式设计一个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导入,刺激儿童心灵中蕴藏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迅速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二、尝试制作,发现问题
1.看一看:“神奇宝贝”再次施展了它的“魔力”,变了一个同样的“小纸篓”,藏在你们的桌上,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找出来,看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认一认:材料纸上出现了这样一些纸工制作符号,有哪些是你不认识的?
(课件出示纸工制作符号,针对学生的疑问加以演示说明)
3.想一想:这张材料纸是怎样变成纸篓的?
提示:可以拆开“神奇宝贝”变给你们的纸篓,对照材料纸想一想。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向书本老师学习。
4.试一试:学生对纸篓编织会有疑问,可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纸篓半成品,尝试用穿插编织的方法编一编。
(学生活动实践。让一学生到黑板前用教具尝试)
教师用儿歌提示穿插编织的方法。(儿歌:“绿纸条,真调皮,一上一下捉迷藏。哈哈,还是被我压住了。”)
【设计说明】在尝试制作的过程中,探究制作方法,为实践操作做好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动脑能力。
三、引导点拨,明确方法
1.说一说:怎样编制一个造型美观的纸篓?
(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主要制作步骤:(1)切下各制作部件。(2)穿编、折叠、粘贴纸篓。(3)粘贴纸篓的底板。(4)粘贴四肢。
2.学一学: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编制一个造型美观的纸篓,“神奇宝贝”再次施展了它的“魔力”,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制作的?(播放课件)
3.提一提:看完了“神奇宝贝”的制作,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学生交流)教师用材料纸出示制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贴示到黑板上,留待学生动手实践时参考。
【设计说明】通过说一说、学一学、提一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制作的方法,通过观看视频课件和直观材料完成的制作步骤图,让学生熟悉穿插编织的方法。教师扶放得当,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动手实践,完成作品
1.课件出示“友情提示”。
(1)制作要领:剪切精细、穿编有序、折叠美观、粘贴牢固。
(2)评选奖项:“合作奖”“安全奖”“环保奖”“巧手奖”“优胜奖”。
(3)分工合作:三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4)安全操作:剪刀、刻刀不要伤到手。
2.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制作。教师巡视点拨,随机观察学生的制作情况,加以点评并发放奖牌,评选出“安全奖”“环保奖”“巧手奖”“合作奖”等。
【设计说明】背景音乐的播放能够营造一个轻松、安静、愉悦的气氛。随机观察学生的制作情况、及时点评、发放奖牌等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五、评比展示,交流反馈
1.每组作品按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上组号放在展示台上。
2.每组派两名评委按照评价标准,贴放“拇指牌”,评选出“优胜奖”。
3.交流评选理由。
【设计说明】通过作品的展示、评价、交流,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实践的喜悦,同时认识到作品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初步形成技术作品鉴赏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探究迁移
1.做中求异。
学生分组对作品进行创新设计,把想法写在“变变卡”上,放在课前教师分发给各小组存放材料和工具的篓子里,教师随机抽取,投影出示。
2.探究迁移。
(1)让学生观察课前教师分发给各小组存放材料和工具的篓子,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交流,教师指出它们都是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编制的篓子)
(2)课件播放生活中变废为宝的编织品,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许多变废为宝的编织品。让我们走出今天的课堂,到生活中去看一看、找一找,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去美化我们的生活!
【设计说明】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都可以变废为宝,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看一看、找一找,动手、动脑设计编制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知识链接】
编织是一种技术,也是一次手指的运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竹、木、藤、芒、草、铁艺、纸绳、纸布等相关材质用手工进行编织。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能形成图案和花纹。常见的编织技法有编织、包缠、钉串、盘结等。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