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俊峰
所谓高效课堂,“百度百科”这样解释:“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高中《课标》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语文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享受一个科学的、快乐的乃至是幸福的语文学习过程,生成语文知识、能力、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审美能力得到合理发展的教学过程。实践层面的语文高效课堂,可以体现如下“新四有”。
一、突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有生成
中学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接近课堂教学的“高效”,使学生知情意行都得到发展,而“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以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也就不会有生成。
生成与预设相对。所谓生成,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经过自主学习,产生对认知客体的把握,以及对这一过程的体验、积累。
例如:《鸿门宴》最后一段: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这就是一个激活课堂、让学生主动认知、发现问题,从而“生成”认知的支点:“诛杀”是什么意思?是“杀”还是“审判处死”?如果是审判,当“诛”以何罪?是“泄密罪”,还是“离间罪”更好?从这个支点出发,就可以让“发现”之光照亮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一定时间内“生成”对刘邦的性格特点的深层次的认识,享受作品的真美,体会“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认识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的正确性。
再如,“枣核”一课,课文第七段有一句“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也是一个关键点。“缺点什么”呢?可以引导学生先归纳前面的情节,然后,带着“到底缺什么”的疑问往下读。由“试种家乡的枣树”“梦回年少”,学生可以悟出,女主人缺的是“家乡的真实感”。并进而认识到,试种家乡的枣树,是为了望而忘忧,暂解乡愁。枣核虽小,一旦作为聊解乡愁的种子,就如故乡泥土一般,弥足珍贵。于是学生归纳出主旨:
种枣树,解乡愁,游子已老。
作为对课文主旨的深入挖掘,也作为对课堂生成的延伸,教师又提出如下问题:女主人和她的老伴现已风烛残年,他们能见到枣树长大吗?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统一如下认识:结果是未知的。但正是结果的未知,才写出女主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再次抛出问题,激发“生成”:同学们想象一下,种下枣核后,女主人会怎么样?
学生由“精心管理”,归纳为一个“盼”字:盼枣树长大,枝繁叶茂,小灯笼似的枣子挂满枝头;盼祖国强盛,民族复兴,自己能早一天见到故土。即使不能亲眼看见枣树长大,也要让子孙铭记:这是来自大洋彼岸、来自家乡的枣树。年岁更迭,世易时移,地老天荒,一切都会变,不变的是一颗中国心,一颗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
至此,实现学生对课文主旨、对课文结构、对写作技巧的生成性认识,完成主要教学任务。
在有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之下,其表征是目光炯炯有神,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情感充沛,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鼓励,教学相长。同时,本节课的知识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能够较好地实现。
二、强调诵读教学,课文朗诵有艺术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前人教学,强调诵读,要求读出金石韵味,字字饱满,且眼到、口到、心到;新《课标》也强调了语文诵读教学。诵读,要针对不同的课文进行不同的处理。有效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美妙的诵读,还可以使课堂妙趣横生,轻松活泼。例如:在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上,杭州的李明老师获得一等奖。他在讲授“泥人张”一课时,通过绘声绘色的诵读,再现了一个有骨气、有办法的艺人的形象,并带有鲜明的“漫画”色彩,让学生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再如,在2013年河南省学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李鹏老师执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极富表现力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孟子雄辩的语气、环环相扣的逻辑以及对“得道”与“失道”的扬弃态度。尤其是对第三段的处理,从“城非不高也”开始,语气逐步加强,一直到“米粟非不多也”,将情感推向一个高度,突然一个转折,“委而去之”读得苍凉、冷静而果决,形象地表现出失去“人和”的可悲结局。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对语气、力度、速度、情感的处理,体会课文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的强大说服力,感受孟子鲜明的是非观。一节课风生水起,几次博得全场听课老师的掌声。这节课荣获一等奖。
琅琅的诵读声除了能刺激学生个体的感官、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外,还可以营造一个学习的“场”,有助于提高学生群体的兴奋度,有助于班级整体的进步。
三、实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有煽情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过程,又是教师健康、高尚情操的影响过程,人格魅力的展示、引领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心态平和,教风民主,教态亲切,实行课堂互动,热情地对待学生的发现和进步,而且还要善于“煽情”,使学生以最大的幸福感融入课堂,始终处在健康、温馨的情感“场”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兴奋,对新知有无穷的钻研兴趣,而不可能“跑神”。如果课堂教学“少情”或“无情”,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可能只属于少数尖子生,甚至只属于教师自己。那样的话,课堂效果是谈不到的,“高效”更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讲,“有煽情”是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的前提条件。
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而文主情,教师的激情、热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教师的深情投入更能对作品起到二度创作的作用。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在自己“陶醉”的基础上,适时地煽情,让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去解读文本,去还原作者的创作动机,并通过有效的互动学习,对未知产生更大的认知、审美激情——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语文教育名家钱梦龙、于漪、陈钟梁、程红兵等老师,他们的课之所以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激情,让激情贯穿整个课堂,而使激情得以保证的,便是课堂的互动形式、民主气氛。如程红兵老师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在课的最后,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启发学生,完成对课文思想情感的升华分析。课堂实录节选如下。
师:“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何以要反复?“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我的亲叔叔”强调什么?
生:“父亲的弟弟”是针对父母说的,反映了若瑟夫对父母不认兄弟的困惑和不满,“我的亲叔叔”强调一个“亲”字,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生读)
师:这一遍读出了感情。若瑟夫与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有何作用?
生:突出了双方的性格。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
生: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
课的最后,也是本节课的高潮,教师的发问深中肯綮,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对文本有了深入的、唯美的解读。尤其是“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的问答互动,使课堂柳暗花明。
endprint
陈钟梁老师说:“不要把学生当作‘待灌的一只瓶,而要把学生看作‘待燃的一堆柴,教师的全部任务就是把这堆柴燃烧起来。”只有通过师生互动,“煽”出学习的激情,才能够使学生“这堆柴”“燃烧起来”。
“能不能让学生先提问?能不能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能不能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的,因为对一篇课文来说,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学。”李镇西老师在反思自己执教《孔乙己》(获四川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时这样说。李老师强调的,正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前提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是最真实的“激情燃烧的”课堂,而非教师“牵着牛鼻子走”。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经常乏味、无聊,被人当作靶子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太“无情”——既对作品“无情”,又对学生“无情”,学生只能疲劳应对,激情无从谈起。同时教师又缺乏理性的引领,以致将好端端的文本“碎尸万段”,学生兴味索然、业界诟病也就在所难免了。
四、启迪学生智慧,课堂教学有理趣
理趣是启迪学生智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有理趣,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闪耀理性的光芒。教师应具有撬动学生心灵、智慧、认知的纯熟技巧,把握契机,相机而动,促使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而不是简单地把问题抛给学生“分组讨论”,以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语文课由于学科特点的关系,本身并不缺乏挖掘理趣的机会,教师“向内”挖掘,就可以找到很多使课堂理趣盎然的支点。
还举《鸿门宴》为例。早在会见之初,项羽就告诉刘邦,“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而为什么整个宴会过程,关于曹无伤,刘邦始终只字未提?抛出这个逻辑性很强的问题,就可引导学生尽量还原历史,进行逻辑上的设想与推导,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从而吸引学生不断地探索、质疑问难,并让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了解“伏笔”的作用和其不可替代的表达效果,审视楚汉相争之际,作为楚汉统帅的项羽与刘邦的鲜活的人物性格,从而认识偶然事件中的必然因素。
再如,在诗歌教学中,除了品读、涵泳、玩味之外,还可以从“理趣”的角度切入,即从表达方式、历史背景或情感特征入手,抓住关键点,引导学生较快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分析这首诗,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杜甫的身世,以“今”“昔”二字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手法的分析,启发学生去认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的国运,和与国运俱沉浮的杜甫的坎坷人生经历与思想、情感历程,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学生认识到:“昔”日,国运昌隆,少年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风华正茂,“欲济”之意多么强烈;“今”日,老病孤舟,流转江湖,寂寞凄凉,再加上国势江河日下,眼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宿命般的志向再难实现,让作者怎能不涕泗横流!抓住“今”“昔”两个字,学生就能够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王国,活学杜甫,学活杜甫,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浓得化不开的忧国忧民情怀,感受老杜“肠一日而九回”的深重悠远的悲愤、苍凉之气。
对理趣的挖掘、追求,其更高目的是塑造理想的人格。从《三国演义》对“忠义”“智慧”和天下一统的呼唤,到《水浒传》对公平正义的追寻;从《西游记》对降妖伏魔、人间正道的梦想,到《红楼梦》对人的价值的确认,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理想的人格。中国古典作品如此,欧美经典作品也是一样,比如《格列佛游记》对现实社会的鞭挞,《在人间》愈挫愈勇的精神和对新秩序、新社会的热切盼望,《热爱生命》张扬的强烈的生命意识等,都可以使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向理想的人格迈进。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的这“新四有”,或可以作为判断课堂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帮助教师及时调整策略,实现教学方法的“高效”和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高效”。这四项要素,“有煽情”是前提条件,“有艺术”“有理趣”是技术手段,也是本质要求,“有生成”既是过程要求,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做到这“新四有”,实现“新四有”的有效融合,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会给学生以幸福的学习体验。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