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君
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只看学生在考试中所得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会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悖于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1.利用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演示实验。我在课堂上做演示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自己归纳,然后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可以避免课堂陷入死气沉沉的状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达到目的:①把教材上的实验改为学生实验;②适当增加课堂随堂小实验的次数;③把课后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此,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很容易获得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注意物理知识的应用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结合该章节的内容,多举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作业培养学生的能力
除了布置一般的作业外,还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具体有以下几种:
布置归纳作业。即上完一章或者一个单元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这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知识。
布置发问作业。让学生对课本上某些物理规律或实验提出独到的见解,并把这些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改编课后练习题。高中物理教材每一章后都有练习题,它们要么具有代表性,要么联系实际,要么是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深化。老师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习题作一般处理太可惜了,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解决这些习题,并且要求学生对这些习题进行改编,创造出新的题型。
通过布置以上作业,使学生得到了自学、归纳、创新、灵活运用知识等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天地,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主要的方法有:
制作教具。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品,制作小实验、小发明。
让学生把对课本知识上某些问题的质疑或者产生的想法写成小论文。
讨论。讨论的形式为课后闲谈,内容有三个方面:(1)讨论与实际生活中有关的器具上运用的物理知识。(2)结合当天教师讲的内容,讨论与之相关的事例用到的物理知识。(3)讨论“几个一的设计”即应用一把尺子、一块钟表、一个量筒等器材能测出哪些物理量。
开展“STS”活动,即“生活、社会、科技”活动。
紧扣“STS”主题,通过组织课外科技小组,开展对某一专题的社会调查。
四、利用检测手段,培养学生能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考试只侧重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水平及应用公式算题的能力,这种考查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也不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起不到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培养能力的作用,因此,应该改革考试试题,在考试中可以适当增加以下题型。
设计型。给出一些器材让学生选择;用来测出某一物理量,并且写出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这一题型能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型。其形式多样,既可以出课本上的,也可以出课本之外,但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答,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法;或是改错的方式。这一题型能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举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生产、自然现象相关的例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这一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型。适当渗透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知识的能力。
总之,优化课堂结构要以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为目标,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潜心进行教材教法研究,把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持之以恒,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