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
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①为了鲜活语文课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就如何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关注身边文化谈谈看法。
我的家乡武平是闽粤赣边的一个美丽、文明、和谐的地方,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系客家聚居地,有世界独特的“百家姓镇”姓氏文化,有由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构成的“仙佛文化”,还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神奇绝技。原武平县副县长王永昌先生在《梁野吟》第二集序言中对武平人崇文的历史如是说:“这个三省边陲的客家小县民风纯朴,物象原生,历史上虽然未必人文荟萃,却也晴耕雨读、诗书传家。武北深山老林处的湘店乡,有‘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进士刘光第的祖祠,该乡也是共和国空军之父、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诞生地。武平县还是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坛宿将林默涵先生的故乡。”②万安乡五里村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古“南海国”王城遗址,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仙山”。
以上列举的种种乡土文化都是现实生活中很好的学习材料,而身边的故事是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我们好好利用,则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帮手。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③
《走进新课程》一书对此有段精彩的叙述: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而且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这次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这里一连用了八个“强调”,值得我们深思和玩味。
我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结合综合性学习,关注民风民俗。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我结合家乡武平的民俗活动,如万安乡上圳村剥皮老爹的生日纪念活动,武北四乡镇崇文尚武尊师重教习俗等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万安乡上镇村为何家家户户宰鸡杀鸭,纪念“剥皮老爹”?我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调查了解,得知“剥皮老爹”在该地当官时,清正廉洁,关心民生,所以他去世几百年后,人民群众仍一直缅怀他、纪念他。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该村正月二十六日节日的来历,以及“剥皮老爹”的生平事迹,而且知道当官要当清官,要关心民生,这样才能受到人民群众拥戴的道理。
其他的综合性学习,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语文教师用书》要求:“学习本单元,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课堂,尽可能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培养相关能力。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我问学生,全县城乡,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人做寿、结婚或乔迁,为什么这家人就要在家门口贴大红对联?而一到春节,又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大红春联?对联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写法有什么要求?带着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关注、了解、思考、欣赏,有意识地延伸学生的学习课堂,了解相关知识,培养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知道了遇到喜事或逢春节,人们张贴大红对联是为了增加喜庆气氛,而且知道了对联的写作要求,纠正了一些把上联贴在下联处,把下联贴在上联处的错误张贴方法,有的学生还学习了《联律通则》,写出了内容与形式都不错的对联,其中林金莲学生写的对联还被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的《对联》杂志选登。
2.利用课前五分钟活动、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关注追踪家乡的热点新闻。
如在去年武平“争创省级文明县城”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献计献策,学生就如何身体力行做专题演讲和办黑板报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在“清洁工”评比竞赛活动,看谁负责的街道扫得干净,好的给予奖励,差的给予处罚。
3.利用周末和其他假日,发掘身边使用语文的实例。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常规的或新奇的,别扭的或富有艺术性的,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听人讲话,想想他的普通话讲得准不准?讲话是不是简明、得体?如果换成你说这些话,你如何说?看一则通知或者广告,想想格式对不对?有没有错别字或者病句?如果自己写又该如何写?让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情况,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纠正一些商家广告中的错别字,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提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述做法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水平所限,不知当否,还请行家里手赐教指正。
注释:
①陈旭远张捷主编.新课程总结与反思.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6.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变革)第90页.
②王永昌.梁野吟.第二集序言.武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平县平川诗社,2006,5.
③初中语文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出版陈旭远王标主编.语文新课程的理念.第12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