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讨

2014-07-18 09:49李秀梅
新课程·小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思维

李秀梅

摘 要:以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为依托,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探讨和分析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应用题的思维能力,提出在教学中注意知识之间的渗透联系,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它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独立思考,并能够主动探究、创新思维,其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目标,题材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往往从生活中选取典型案例,将生活融入与生活中,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主动参与的本领以及数学情感和领悟能力的培养,应用题教学自然也不能偏离这一种教学思想。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上升地发展阶段,对于事物变化的敏感性弱,往往凭借过去的经验、运用相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一、注意知识之间的渗透联系

学生思维灵活性差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其概括能力弱,新旧知识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对于类似的题目之间不能进行比较和分析,把握他们之间的联系,并根据两者的差异概括不同题目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渗透,适时地让学生综合分析不同类型题目之间在解题思想、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技巧上的不同,并注意概括其差异性。

特别是在复合型应用题中,它往往由若感到相关的应用题复合而成,在讲解此类应用题时,教师要注意知识之间的递进关系,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

二、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强还突出表现在多从“单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够拓展思维,综合地思考问题,从不同地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探求不同的解法,从而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训练。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发散式”思维即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这一种由甲物到乙物的思考方式,能够使思维最大可能向不同的方向扩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在某一道题目讲解之后,要求学生自己对应用题进行改编,一方面以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探索不同的思考方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题目的可利用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不能以条条框框的形式束缚学生的发展,更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相反,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参考文献:

[1]刘世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方略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57).

[2]伏霞,李彬,王墨荣.数學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元认知开发[J].数学通报,2010(05).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市133团二中)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