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鑫:用音乐展现中国

2014-07-18 13:04:05王文捷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勒菲利普音乐学院

王文捷

从聆听音乐会时悄然流泪的小女孩,到悠然绽放于世界舞台的女钢琴家,田佳鑫带着成长与蜕变一路走来,在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的同时,让世界倾听中国。

4月28日晚,“灵动法兰西——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音乐会”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演,法国国宝级指挥大师菲利普·昂特勒蒙(Philippe Entremont)和他的中国学生田佳鑫联袂出演压轴节目,以一首行云流水的莫扎特双钢琴协奏曲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点。虽然之前屡有合作,但这是田佳鑫第一次与她的法国老师在中国同时亮相。

“我很荣幸能够作为青年钢琴家的代表参加此次活动,这是献给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份很好的礼物”,田佳鑫说,“我珍惜与恩师菲利普·昂特勒蒙先生的每一次合作。除了演奏技巧,他更多的是教我如何做人、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冉冉升起的乐坛新星

成熟、开朗、自信,是田佳鑫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她性格中的豪爽显现无遗,同时又让人感觉温暖。她以充满个性的演奏向观众传递着她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正如她在自己第一张专辑《琴由心生》中写道的那样:“通过音乐的语言,让观众听到我心中想说的话,传递给他们美的享受。”如今,她已经把自己美妙的琴声带到了世界很多地方。

田佳鑫在国内外很多钢琴比赛中都取得过优异成绩。2011年12月,她在一次比赛中荣获《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冠军。而正是这次折桂,开启了她与菲利普·昂特勒蒙的师徒情缘。在那之后,她总是亲切地称指挥家先生为“大师”。

“大师是指定好的赛后合作对象。所有参赛选手都弹奏莫扎特的这首作品,成绩最好的人将获得与大师合作的机会,而我就是那个幸运者。”田佳鑫说:“这是我跟大师之间的第一次合作。他给了我很多灵感,对我今后的演出产生很大影响。”

菲利普·昂特勒蒙十分看好这位年轻的中国姑娘,并对他们的共同演出给予了积极评价,这为两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多年后的一天,他透露说:“当时,在这个女孩弹完5秒钟之后,我就已经知道,我喜欢她,我喜欢这个声音!”

提起法国恩师,田佳鑫格外激动:“2013年2月,我在卡内基举办音乐会,大师去了现场,在事先没有告诉我的情况下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我记得非常清楚,在我返场弹完了大师非常喜欢的李斯特的《钟》之后,他从音乐厅的后排走到台上和我拥抱,然后高高地举起我的手,向观众致意。那一刻,我真是受宠若惊。这种无声的鼓励胜过千言万语。音乐会结束后,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大师说了句‘这个女孩就是需要大师提点。当时我的美国干妈在旁边,于是问他谁会是这个大师,他一边笑着指向自己,一边把他的名片给了我干妈。从那之后我就成了他的学生。”

“大师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或者参加活动,机会合适的话就会告诉我,让我去找他,然后加以提点。2013年10月,他来纽约演出,空闲时给我上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课。”田佳鑫回忆说,“他坐在我旁边,跟我分享他对作品的理解,告诉我如果是他来演绎,将会进行怎样的处理。这节课的意义对我来说非比寻常,因为当时我正在筹备2014年2月在林肯中心进行的表演。与我在卡内基的独奏音乐会一样,这次也是源于中国文化部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通过两次合作与文化部建立起来的信任,促成了我与大师在‘灵动法兰西音乐会上的聚首。”

梅花香自苦寒来

田佳鑫三岁起开始学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黄佩莹教授。备考大学那年,她得到了中国音乐学院罗芳女士的悉心指点,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跟随韦丹文老师继续学习。

田佳鑫对每一位帮助和指导过她的老师都满怀敬意:“每一位老师都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回国,我都会去看他们。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日的成就。”

田佳鑫对音乐的热爱可谓与生俱来。完全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她从小就对钢琴情有独钟。“和很多在家长的强迫下才练习的孩子不同,我是真心喜欢弹琴。父母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妈妈是女高音歌唱家,爸爸从事作曲,我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小时候,爸爸骑车带我去学琴,200块钱的课时费在当时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成功的背后永远是别人无法想象的付出。读完小学后,父母没有送她去专业附中,而是选择了重点中学。“六年的时间里,虽然文化课程繁重,但我始终没有把钢琴丢掉。我在学校里尽可能地写完作业,然后回到家就开始练琴,一直弹到再出声就要扰民了为止。因为舍不得浪费每分每秒可以弹琴的时间,我都是九、十点钟才吃晚饭,然后再复习功课。”

虽然田佳鑫如愿地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但过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有些惊险。在距离专业考试两个多月的时候,她的手受伤了。“那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弹琴。但是后来的一件事,让我决心放手一搏。2006年1月17日,郎朗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钢琴独奏会,我和爸妈都去看了。我想,为什么郎朗这样成功,而又为什么我的手会弄成这样。我跟自己说,我一定要弹琴。第二天放学回到家,我给手指缠了厚厚的棉花,然后绑上胶布,开始试着弹琴。当时我心底只有一个声音:一定不能错过2月份的考试。从那天起,我一点点地恢复着练习,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这期间医生也不断地给我换药,帮我进行调整。”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永不服输的性格,田佳鑫顺利通过了考试。

用音乐点亮梦想

田佳鑫之所以报考沈阳音乐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韦丹文老师的崇拜与喜爱。“韦丹文是著名钢琴大师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的关门弟子,我一心想跟着他学。”说到这里,田佳鑫整个人都活跃起来。“韦老师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的窗。他是第一个教我打开思路、培养我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对我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我没有选择在国内考研究生,而是决定去国外闯一闯,也与他的影响密不可分。”

报考国外院校的经历说起来又是一番趣谈。“一般情况下,考生会提前很久和不同的导师联系,到各个学校里转上一圈,扩大选择。而我为了省钱,没有和任何导师联系。纽约是我的最后一站,考完了我就直接回家,不想竟在飞机上有一番奇遇。当时我正在等洗手间,偶然和边上的女士聊起来,发现她在我所报考的曼哈顿音乐学院里教授小提琴。”田佳鑫笑着说:“更巧的是,在得知我是来美国参加钢琴考试之后,她叫来了他的先生,正是我所报考的导师,曼哈顿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杰弗里·科恩(Jeffrey Cohen)。虽然有其他的学校愿意接收我,并且提供了很高的奖学金,但由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缘分,我最终选择了曼哈顿音乐学院。”

在国外读书的日子甚是充实,有辛酸与汗水,也有欢笑与感动。三年的时间里,田佳鑫拿到两个文凭,并且多次与国际名师大家合作,其中包括菲利普·昂特勒蒙。在钢琴领域,这位德高望重的法国指挥家只与中国音乐家合作过两次,一次是郎朗,一次便是田佳鑫。

研究生毕业后,田佳鑫第一次以演奏家的身份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分别于上、下半场弹奏了《黄河》和《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年逾八十的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钢琴演奏家周广仁女士认真地听完了整场演出后说:“她把莫扎特弹活了。”

2012年夏天,田佳鑫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琴由心生》,并于2013年成功发行。优良的天赋加上不懈的努力,让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让更多人喜欢中国

在音乐道路上,田佳鑫始终秉持一个理念:东西方一定要融合。“在国内的学习给我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之后去国外的闯荡让我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钢琴家。在不出框子的情况上,我注重在表演中倾注自己的理解。怎样把古典音乐弹得有味道,不让听众感觉乏味,是我始终思考的问题。”她认为,技巧再好,也只能算是“匠”,只有以文化底蕴做支撑,把音乐理念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成为“家”。

田佳鑫说:“作为一个有幸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钢琴家,我想尽我所能地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国、喜欢中国。在美国举行的两场音乐会里,我都弹奏了张帅创作的现代派作品。这是一位我非常欣赏的青年作曲家,我的专辑里也收录了他的作品。我希望跟国内不同的音乐人合作,把他们的作品弹奏演绎给听众,让世界知道,中国的音乐除了经典的《茉莉花》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不同的中国。或许我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始终在尝试,接触不同领域的作品,实现更多的跨境合作。”用琴声展现中国,这是田佳鑫最大的梦想。她期待能举办更多的演奏会、發行更好的专辑,让大家了解和喜爱她的音乐,也让大家记住中国,记住中国有这样的音乐家。

猜你喜欢
特勒菲利普音乐学院
在星期六刻下乌特勒支字母
知识窗(2022年3期)2022-06-07 03:39:41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先来后到
好孩子画报(2020年3期)2020-05-14 13:42:44
自己的歌
活跳板
好孩子画报(2019年6期)2019-06-30 01:44:00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谢谢曾经看轻我的人
晚报文萃(2016年7期)2017-01-10 12:43:45
嫌路上太堵,美国男子15年划船上班
奥秘(2016年5期)2016-05-24 18: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