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俊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美术课中,要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以体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美术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是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这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值得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美术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一、在美术课中凸显人文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面向作品,读出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极为广泛,它的种类和表现新式、题材极为丰富。通过“读”中国工笔画的缜密、写意画的豪放与含蓄……来感受民族美术的底蕴和辉煌,自然就培养了民族审美意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通过“读”印象派的热烈、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变迁、现代主义美术对文化的影响……就能感知西方文化的历程。“读”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读”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美术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读”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出的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让学生感受杰作的材质美、题材美、风格美、思想美……这都是读,由“读”而思考,由“读”而感受美术作品是人类作品的最好见证。
二、在美术课中体现自主性
在美术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会造成教师不断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美术课变成了“讲授”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地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美术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才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养成。学生水平不一,所以,千奇百怪的作业不要放之一边,要及时展示,逐一让大家来赏评,粗狂与细腻,简练与缜密,在评论中风格就产生了;优点与不足,完善与修改,优秀作品就诞生了。又如,七年级课本中大家动手做条龙,用生活中常用的纸杯,进行巧妙的艺术加工,就能制成一条龙。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的作品也许会成为新的流派,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也许会在未来被载入美术史册。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在欣赏课中培养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让学生走出去,感受自然与社会。因此,需要让学生“读”自然之色,春的朦胧,夏的旺盛,秋的艳丽,冬的沉静,以感受自然的魅力。“读”喧闹的街市,宁静的乡村,“读”劳动者、艺人……啊,原来生活是这样丰富多彩!一切是那么具有生命力!学生有了生活题材,就不至于闭门造车。在教学《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学生早已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有了对大自然与社会的感知,就有了表现的内容与题材。有了感受,就有了艺术创作的冲动。同时直面自然和社会面貌,就能体会到环境与美术的密切关系,提高自己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创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让我们勇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甘肃省陇西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