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熔体快速冷却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14-07-18 11:53周幼华李雯慧陶蕾郑广
关键词:熔体晶体原子

周幼华,李雯慧,陶蕾,郑广

(江汉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铁熔体快速冷却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周幼华,李雯慧,陶蕾,郑广

(江汉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利用LAMMPS建立8×8×8原子箱,采取EAM模拟大量铁原子体系。先对体系升温,让体系充分均匀,然后对体系进行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降温。经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能量温度曲线、径向分布函数(RDF)和体系结构。结果表明:冷却速度低于1.8×1010K/s时,结晶相变点和熔点基本重合;冷却速度超过1012K/s时,生成物为非晶;铁熔体的过冷度可达到700 K;冷却速度在1011K/s附近时,能够生成体心立方的Fe单晶。

分子动力学模拟;快速冷却;铁熔体

0 引言

对于相变温度低于熔点的晶体不能采用传统熔融提拉方法生长,因而合成单晶存在较大困难。如:传统粉末冶金法在合成的FeSi2合金时趋向于形成高温稳定的α相,很难直接得到低温稳定的β相。而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由于激光引起的微液滴是主要的传输方式,经历了快速冷却过程,直接得到β-FeSi2,而无需经过高温稳定的α相[1]。与此类似,单质铁在不同温度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室温下为体心立方点阵(α-Fe),晶格常数为0.286 3 nm;在912℃,α-Fe转变为具有面心立方点阵的γ-Fe,晶格常数为0.359 1 nm;温度继续升高,超过1 394℃时,将再次转变为体心立方点阵δ-Fe;δ-Fe的体心立方结构将一直保持到熔点1 538℃;在熔点以上,铁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熔融提拉法很难获得铁单晶,通常的固态单质铁都是α-Fe和γ-Fe(或者是渗碳后的奥氏体)的混合体[2]。熔体中原子没有确定的位置,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熔体的团簇结构,在高速冷却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晶体,成为非晶凝固液体系统;液相中的团簇结构,包括最近邻原子的短程有序,被保持在了非晶状态下。快速冷却过程可能会出现直接得到低温稳定相而不经过高温中间相。很多晶体的相变温度低于熔点,因而无法采用传统熔融提拉方法生长,熔体快速冷却法为这类晶体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因而对单质铁熔体快速冷却过程结晶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这类单晶的生长相规律。快速凝固中并不满足稳态形核理论。实验利用快冷和深冷可使凝固的合金得到优异的性能,如扩大了固溶的极限,能使合金得到超细的晶粒度,减少偏析或者无偏析,使合金形成亚稳相。还可能生成高的点缺陷密度晶体材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快速冷却开发出准晶体、非晶体、纳米晶体等材料[3-5]。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铁熔体的快速冷却过程,研究冷却速度对熔体相变温度的影响。通过控制模拟过程中的起始温度(Tstart)、最终温度(Tstop)、步长(Timestep)和运行步数(Run)来控制降温的速度,得到每一步体系中分子的运动情况,计算体系能量随温度的变化,体系中分子的位置、动量、能量和最近邻原子数,由此得出铁熔体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冷却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1 系统参数的计算方法

1.1 温度

在多体体系中,温度的定义采用在系统的每一个自由度上能量均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体系的总动能涨落,体系的瞬时温度也随之改变:

其中Nf为体系自由度,m为分子质量,v为分子速度,kB为玻尔兹曼常数,N为体系的分子数。

1.2 径向分布函数(RDF)

RDF即原子径向上的原子密度与体系总密度的比值函数。

其中n(r)为半径在r到r+Δr的球壳内的原子数,p0为理想晶体的原子密度。

1.3 嵌入原子势(EAM)

EAM模型在金属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描述金属结合能的形成,类似于将金属的原子核嵌入自由电子气的性质。基本思想是把晶体的总势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晶格点阵上的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部分是原子核在电子云中的嵌入势。

总势能为

其中Ei(pi)为嵌入势能,第二项是对势项,pi是除第i个原子以外的所有其他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第i个原子处产生的电子云密度之和,

2 模拟方法

采用一个8×8×8的原子箱,用EAM来计算。分子动力学程序构成方式:

1)读入指定运算条件的参数,如初始温度、粒子数、密度、时间等。

2)体系初始化,即选定初始位置和速度。

3)计算作用于所有粒子上的力。

4)求解方程。

5)中心循环完成,计算并输出测量值。

对于过程的模拟分两步。先对体系升温,让体系充分均匀,然后对体系进行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降温。通过确定Timestep、Tstart和Tstop,可以通过控制Run来控制降温速度。

命令为

fix ID group-ID style_name keyword value...

对于style_name,采取等温等压系综(NPT)。对于keyword,包括温度标准(Tstart、Tstop、Tdamp)和压强标准(Pstart、Pstop、Pdamp)。对于温度标准,可确定Tstart和Tstop。对于压强标准,可确定Pstart和Pstop。为了使计算结果能够相对准确并且防止原子丢失,关于温度和压强的弛豫时间Tdamp和Pdamp可以采取Timestep的10~100倍。

有关Timestep(单位为ps)的选取,和原子运动时间尺度有关。一般来说,简单原子系统取10 fs;刚性分子取5 fs;软性分子,限制键长取2 fs;软性分子,无键长限制取1 fs或0.5 fs。

可以通过控制Run来确定降温速度。

采取等压等温系综(NPT),步长0.001ps,运行10 000步从1 000 K升温至2 000 K,再从2 000 K降温至200 K,运行1 000 000步,降温速度为1.8×1012K/s。

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1 铁熔体冷却过程中的相变

模拟中得到冷却速度从1.8×1012K/s到1.8× 1010K/s的冷却曲线。图1是冷却速度为1.8×1012K/s时,体系总能量和体积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1所示体系总能量和体积随温度变化曲线是连续的,基本为一条直线,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一级相变。因而,在此冷却速度下铁熔体会形成过冷液体——非晶态。

图1 冷却速度为1.8×1012K/s时,体积和总能量与温度的关系Fig.1Curve of total energy and volume vs temperature at cooling rate of 1.8×1012K/s

图2 冷却速度为6.5×1011K/s时,体积和总能量与温度的关系Fig.2Curve of total energy and volume vs temperature at cooling rate of 6.5×1011K/s

当冷却速度为6.5×1011K/s时,体系总能量和体积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能量—温度曲线总趋势为线性关系。出现了断开,意味着相变的出现。当冷却速度为6.5×1011K/s时,相变发生在800 K;当冷却速度为6.0×1011K/s时,相变发生在935 K;当冷却速度为4.5×1011K/s时,相变发生在957 K;当冷却速度为3.6×1011K/s时,相变发生在1 079 K;当冷却速度为1.8×1011K/s时,相变发生在1 057 K;当冷却速度为1.2× 1011K/s时,相变发生在1 109 K;当冷却速度为9×1010K/s时,相变发生在1 229 K;当冷却速度为7.2×1010K/s时,相变发生在1 405 K;当冷却速度为6×1010K/s时,相变发生在1 519 K;当冷却速度为3.6×1010K/s时,相变发生在1 718 K;当冷却速度为1.8×1010K/s时,相变发生在1 810 K。

计算表明:①当冷却速度高于1.2×1011K/s时,固液相变发生的温度低于912℃(1 185 K),位于体心立方的α-Fe是稳定相;②当冷却速度高于6×1010K/s低于1.2×1011K/s时,固液相变温度位于面心立方γ-Fe的稳定区;③当冷却速度低于1.8×1010K/s时,固液相变温度接近1 538℃(1 801 K),将形成过冷液体或体心立方结构的δ-Fe。

得到的结晶温度与冷却速度的关系见图3。由以上结果可知,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发生相变的温度增大,过冷度降低。冷却速度低于1.8× 1010K/s时结晶相变点和熔点基本重合,理论计算快速冷却过程中,铁熔体的过冷度可达到800K。由于冷却速度大于1.8×1012K/s观察不到相变,因此能形成晶体的区域过冷度可达到700 K。

3.2 铁熔体冷却过程中的径向分布函数(RDF)

RDF表现了体系中原子分布和径向位置的关系,对于判断体系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在温度较低时,RDF的峰清晰尖锐,各个峰所对应的值,对应原子周围最近邻、次近邻配位的位置,体现了规律的周期性晶体结构;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的周期性结构逐渐解体,RDF的峰变宽,一些峰消失;直至到达液相,RDF的值不表示配位情况,而是反映了此时体系原子相对于中心原子位置的概率。

体系以6.5×1011K/s的速度降温时,末态结构的RDF如图4所示,结晶后2近邻原子、3近邻原子和4近邻原子最可几分布点,分别在1.15、1.65和1.98倍的最近邻位置,这一结论和体心立方的格点排布相同。

图3 结晶温度与冷却速度的关系曲线Fig.3Curve of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ooling rate

图4 冷却速度为6.5×1011K/s时,末态的RDFFig.4Curve of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iron in the final structure at cooling rate of 6.5×1011K/s

由Jackson界面平衡结构理论模型,晶体生长与相变时的温度(TCR)和前后的熵变(ΔS)有关。Jackson常数

当α<2时无晶面生长,2<α<10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晶面。平衡情况下Fe液固相变α=1.02[6],因而很难获得Fe单晶。考虑到快速冷却过程凝固温度TCR大幅度降低,同时相变过程中熵变ΔS也增大,快速冷却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Jackson常数α。上述结果表明,在冷却速度为1011K/s附近可以生成体心立方Fe单晶。

4 结论

在分子动力学模拟铁熔体的快速冷却过程中,通过对8×8×8个原子的体系进行不同速度的降温,得到能量曲线和RDF,得出如下结论:

1)冷却速度低于1.8×1010K/s时,结晶相变点和熔点基本重合,铁熔体的过冷度可达到700 K。

2)铁熔体冷却速度为1012K/s以上时,生成物为非晶。

3)在冷却速度为1011K/s附近可以生成体心立方Fe单晶。

(References)

[1]ZHOU Y H,NIE C,TIAN H Y,et al.Investigation on the synthesis mechanism ofβ-FeSi2prepar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12,17(1):61-66.

[2]陈景榕,李承基.金属与合金中的固态相变[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13-16.

[3]邵琛玮,王振华,李艳男,等.AuCu249合金团簇热稳定性的原子尺度计算研究[J].物理学报,2011,60(8):083602-083610.

[4]王丽,边秀房,李辉.金属Cu熔化结晶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化学物理学报,2000,13(5):544-550.

[5]陈光,傅恒志.非平衡凝固新型金属材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9.

[6]MOULSON A J,HERBERT J M.Electroceramics:ma⁃terials,properties,applications[M].2nd ed.Hobo⁃ken,NJ:John Wiley&Sons,2003:122-125.

(责任编辑:曾婷)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Rapid Cooling Process of Iron Melt

ZHOU Youhua,LI Wenhui,TAO Lei,ZHENG Gua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anghan University,Wuhan 430056,Hubei,China)

Establishes 8×8×8 atomic box with LAMMPS,adopts EAM(embedded atom model)potential,to simulate large number iron atoms system.At first,heats up the system,then cool down th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cooling rate.Throug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obtains energy-tem⁃perature curve,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and architec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point is basically in coincident with the melting point when the cooling rate is lower than 1.8×1010K/s;the product is amorphous when the cooling rate is higher than 1012K/s;the degree of supercooling can reach 700 K;Fe single crystal can be prepared at cooling rate around 1011K/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rapid cooling;iron melt

O561.1

A

1673-0143(2014)03-0037-04

2014-0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40056)

周幼华(1969—),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薄膜、半导体薄膜、新型光电器件的开发。

猜你喜欢
熔体晶体原子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聚合物熔体脉振传递过程的协同学研究
注射保压过程中O2/N2分子在PMMA熔体内部的扩散行为
含硅芳炔树脂及其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注气口前后段螺杆中聚合物熔体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