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端生,徐丽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胀袋与培养基湿度的关系研究*
蒋端生,徐丽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培养基是根据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需要配置而成的营养物质。培养基灭菌的目的在于彻底消灭培养基中所含的一切微生物及促使难溶性养分的有效化。为了减少胀袋的发生,达到生物资源高效利用,通过不同培养基湿度试验,得出以手抓料,用劲捏,以有水渗出却不滴下为湿度适宜。
培养基;灭菌;湿度;胀袋
培养基是根据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需要配置而成的营养物质。培养基灭菌的目的在于彻底消灭培养基中所含的一切微生物及促使难溶性养分的有效化[1]。制作的料袋培养基,原料本身都会带有杂菌,杂菌对养分的吸收、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比栽培菌丝有优势,而且杂菌在基质生活,营养代谢过程产生的产物会改变原来基质的理化水平,会不利于栽培菌生长,甚至无法生长,所以培养基配制后必须先灭菌再接菌种[2]。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最常用的是高温灭菌法。但是在高温灭菌时常会发生胀袋现象,造成料袋扎口松脱或破损,给接种工作带来很大不便,而且容易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胀袋的发生,达到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国内近年有很多料袋胀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综合起来可以分为灭菌时间、封口方法、压力原因的胀袋、制袋速度等[3-6]。塑料袋口以颈套加棉塞封口效果最好,成品率高达100%。1 h使压力恒定,不使安全阀自动打开;装料时不可装得太松、太紧、太满,要求在要在斜面以上留8 cm~10 cm空袋,不封口装入锅内,在最上层用报纸或麻袋盖好即可灭菌,灭菌结束待压力回到零时趁热在锅内扎紧袋口后取出,冷却后即可接种;夏季制袋时气温高,装料易酸变发酵产气,造成膨胀,为此,加水后拌料内结束,3 h内灌袋结束并进行灭菌。
目前,还没有关于培养基的湿度与胀袋关系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培养基的湿度来研究其胀袋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胀袋的措施。
1.1 供试材料
棉籽壳:棉籽经过剥壳机分离,棉仁用于榨油,剩下的破碎外壳就是棉籽壳;玉米粉:由优质玉米磨成的粉;石灰:由石灰岩烧制后吸水风化而成;水:娄底市自来水;料袋:栽培平菇用聚乙烯袋;其他用具:台秤、水桶、水瓢、大盆、记录本、笔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培养基材料配比的确定
将料按占重量百分比配制混合,即棉籽壳80%、玉米粉19%、石灰1%,分成A、B、C三组,每组含水量分别加水至55%、60%、65%(干料含水量按12%计)。
称取棉籽壳 4 000 g、玉米粉950 g、石灰50 g,放入大盆中待用,A组加水 4 777.8 g,B组加水 6 000 g,C组加水 7 571 g。混合均匀。配方见表1。
表1 培养基材料配方表
1.2.2 装袋
每组料分装4袋,扎紧袋口。
1.2.3 培养基灭菌
把装好的3组12袋培养基随机摆放在灭菌锅内,105℃保持9 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记录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得出培养基最佳含水量。
2.1 对培养基湿度分析
根据观察和统计得到每组每袋培养基湿度概况,见表2。
表2 料袋装好后的表现
从表2看,C组培养基最湿,并且因装袋有先后之分,所以后装的2袋比前2袋明显要湿。一般制作培养基是在料拌好后,用手抓一把料,用劲捏,以有水渗出却不滴下为宜,此时的含水量为60%左右(实际含水量主要因配方不同而不同)。A组用手捏干干的,料的湿度不够。B组湿度适宜。C组用手轻捏即有水滴,说明料的湿度太大。
2.2 胀袋率分析
根据观察和统计得到每组培养基胀袋数,见表3。
表3 培养基胀袋数目统计表
从表3分析,因培养基湿度的不同,胀袋率也不同,太干或太湿都易出现胀袋,A组太干,胀袋率50%。料太干时,料中的空气太多,大量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胀袋。C组太湿,胀袋率达75%。料太湿时,自由水太多,自由水受热易变成气态水,造成胀袋。因此,实际中应以手抓料,用劲捏,以有水渗出却不滴下为湿度适宜的标准[7]。
培养料太干太湿都易胀袋。适宜的湿度不是指绝对含水量,而是相对含水量更准确。实际中应以手抓料,用劲捏,以有水渗出却不滴下为湿度适宜的标准。这种湿度下,胀袋率低,也最适合菌丝生长。
[1]杨新美. 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易菇网. 食用菌的菌种培养基为什么要灭菌?如何灭菌?[EB/OL].(2013-09-11)[2013-10-12]. http://www.emushroom.net/edu/show.phpitemid=348.2004-08-27.
[3]何园素,庄金凤. 香菇塑料袋制种防污染试验[J]. 食用菌,1983(3):27.
[4]崔彩霞. 使用高压锅灭菌如何防止胀袋现象发生[J]. 食用菌,2006(2):21.
[5]邓春海. 料袋装锅灭菌不胀袋的妙法[J]. 食用菌,1998(1):38.
[6]杨俊开. 香菇胀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04(3):22,29,31.
[7]杨新美. 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食用菌产业大量库存机械化已成趋势
目前国内食用菌发展正处于生产基本上分散,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过渡阶段。大部分以初级产品的形式为主,产品的空间结构没有优势,附加值不高,经济收益有限,造成了国内食用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更无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要提高食用菌产品的经济效益并提高食用菌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产业化、集团化和工业化是未来食用菌的发展必然趋势。
目前,推广应用各种实用技术,已建立有数千个食用菌种植村、数百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县,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正逐步形成气候。实践证明,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工厂化生产成功的典范。
1 农业现代化助长食用菌设备技术勃发
中国食用菌科技进步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同时,生产的发展、加工的兴起带动了消费的增长、市场的形成,贸易的活跃。总之,今天中国食用菌呈现总量增加、区域扩大、质量提高、品种多样、市场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当前,也是中国食用菌发展的最好时期。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食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千家万户分散性经营的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很难有质量保证,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可实现质量稳定、产量稳定、价格稳定。
随着国际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与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将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而食用菌行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国际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们一要把握机会,加快我国食用菌工化厂生产的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食用菌强国而努力。
2 面对食用菌产业大量库存 机械化已成趋势
食用菌产业是1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关数据显示,近2年全国经营食用菌的专业市场有27家,分布于16个省市自治区,表明我国已进入1个食用菌发展时期。此外,各生产区的香菇库存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价格比旺销的前几年下降20%~40%左右。
面对大量的库存香菇,开拓市场实施食用菌的深加工是1条重要途径。企业将多余的食用菌经过保鲜处理,通过初加工成干品,深加工成罐头、菇肉松、汤料等系列产品,使过去单一的初加工干品转变成高品位高效益的系列产品,同时也让我国更多优质品牌的食用菌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4.05.04
*项目来源:湖南省自然基金项目“冷水江锑矿区土壤污染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11JJ6026)。
蒋端生(1960-),男,副教授,从事土壤肥力保育与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 332716952@qq.com
2014-03-30
S646.9
A
1003-8310(2014)03-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