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军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探讨
陈红军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门诊药房退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26530张, 其中退药处方482张, 占0.38%;退药原因由患者因素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368张(76.3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98张(20.33%);药品原因16张(3.32%)。结论 必须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 加强医师、药师、患者之间的沟通, 规范执行用药退药规定, 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门诊药房;退药;对策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其中药剂管理第28条明确规定, “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除药品质量原因外, 药品一经发出, 不得退换。”, 但现实工作中,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患者只能被动消费, 导致非药品质量原因引起的退药事件经常出现。退药事件的发生给医院药品管理带来困难, 并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为此, 本文对本院门诊药房2013年4月~2013年9月间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以从中寻找原因, 减少退药事件发生。
资料来源于本院门诊药房2013年4月~2013年9月审核登记的退药处方, 共计482张, 其间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26530张, 占总处方数的0.38%。本文以退药原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发现退药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药品因素三方面。
经整理, 退药原因及构成比统计详见表1。
由表1数据可见退药原因有13种, 其中主要原因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家中有同类药、患者依从性差、处方量大和重复用药等。
表1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3.1退药分析
3.1.1患者因素由表1可见, 患者原因为退药主因素, 占退药76%, 其中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占32.16%, 由于门、急诊患者量大, 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 单个患者问诊的时间有限, 经常会有医生问诊不详, 对药物服用期间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告知欠缺, 部分患者单从药品说明主观判断不对症或取消相关检查造成退药。患者出现多科就诊, 造成处方药品重复引发退药, 患者家中备有与处方类似药物和因为个别药品价过高或医保不能报销引发退药, 患者病情不稳定要求住院观察而引发的门诊退药。
3.1.2由医护人员原因造成的退药分析目前本院的处方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常见少数医生开贵药, 处方量大, 致使患者不满引发退药[1]。医师对个别药品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掌握不准确, 医师对部分药品规格和剂量不熟悉, 对部分中成药成分不熟悉, 容易造成重复用药、药不对症和处方错误引发退药。不清楚患者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禁忌证造成的不合理用药引发退药。输液困难而引发的退药主要以儿科患者为主, 由于患者年龄偏小, 静脉注射较为困难, 常有穿刺多次未完成注射, 患儿家长不满, 要求退药[2]。
3.1.3药品因素常见有药品剂型不符, 个别药物批号时间过长和包装破损。
3.2对策
3.2.1完善医院退药制度 依据医院现状, 对退药的原则及所退药品的处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建议:①将退药纳入医院绩效考核, 由药房每月统计退药信息, 上报医院主管领导。因处方用药不合理、药费高未向患者说明、处方开错药品名称所引发退药, 费用由开具科室和医师本人共同承担。因护理原因引起的退药费用由责任护士承担。因药品质量问题退药, 费用由药剂科承担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②原则只对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和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办理退药。因药品不良反应所致退药的, 处方医师应仔细询问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 同时上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专员加以监控, 对频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及时暂停使用该药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③特殊管理的药品,生物制剂, 贮存条件特殊的药品, 均不可退药。④患者退药必须在一周内持原始收费单据, 处方医师开具退药证明, 药房药师核实并检查药品完整性方可退药。
3.2.2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医师开处方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肝肾功能, 认真询问患者有无合并其他疾病, 医保情况, 家中是否有药, 是否多科就诊等, 严格掌握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认真阅读和填写患者的病历, 避免不合理用药;医师多与患者沟通, 耐心向患者解释用药的理由, 分析药品的作用与病情本身的关系, 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使患者信任、理解、最大程度配合治疗, 减少退药的发生。护士应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业务水平, 使患者家属放心托付, 减少因输液困难导致的退药。
3.2.3加强药师与医师的沟通, 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定期给医师编发药讯, 包括新药介绍、新药价格、剂型规格变更、不良反应反馈等, 加强对门诊处方的用药审核, 发现不合理用药及处方错误时及时与医师沟通并提出建议, 减少处方错误所引发的退药。药师对于患者关于药品有关咨询应耐心专业进行解答与指导, 使患者能正确用药, 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药房人员应加强药品管理, 密切监控药品效期,杜绝发放近效期和有质量问题的药品。
综上所述, 为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必须完善用药退药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医师、药师的用药指导责任和服务意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消除患者用药顾虑,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1] 张娜,秦雪鹏.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14(4):354.
[2] 孙喜梅.儿科门诊退药情况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0,7(28): 142.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