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突显实效

2014-07-18 15:44洪舒怡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4年5期
关键词:洪水教学内容课文

洪舒怡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面面俱到,贪大求全、泛泛而谈的现象比比皆是。实践证明,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为此,许多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要回归本色,要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让语文教学简单起来,就需要精心取舍。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取舍呢?笔者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堂练习的设计等方面来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取舍。

一、取之有道——教学目标的合理取舍

以下是我为《桥》一课制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放肆、搀扶、祭奠”等词语,丰富积累语言。

(2)在阅读课文中,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暴雨的大、猛和当时情况的危急。

(4)感受课文在环境描写方面的语言表达特点,积累并尝试运用。

第二课时

(1) 听写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老支书”这一人物形象。

(3)感受课文在人物描写方面的表达特点,积累并尝试运用。

(4) 初步感受小小说在写作方面的特点。

制定以上教学目标,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1. 关注学习起点

关注学习起点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如果把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比作一次长长的旅行的话,那么教师必须要随时了解我们的学生从何处起步?他们总体到达了什么地方?他们将继续往哪个地方前进?所以,我们要对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学生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2. 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只有把文本研究透了,我们才能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3.关注重点

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很多,以前的我为了达到课标要求和应付考试,就面面俱到,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结果重点没有落实,也耗费了很多时间,教学效果甚微。经过新课改以及教学实践后,我认识到,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

4.关注难点

所谓“难点”,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到底哪些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经常提到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更要备学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舍之有理——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教学目标设定一样,绝不可贪多、贪大、贪全。既要善于抓住关键、主脉,也要舍得放弃。教师要分清主次,哪些是本节课要教的,要让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哪些是一般性了解的、铺垫的、附带的。同时,听、说、读、写作为基本的语文能力,无疑是我们不能丢弃的。那么,是否在每一课中都要有这样四个训练的安排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时越想面面俱到,就越会一无所获。一节课认准一两项任务,学透了,练熟了,会迁移了,就功德无量了。切记,关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其“度”的把握就在“恰适”二字,即恰当、适度。当我们对“度”拿捏不准时,宁可少一点,以“透”为原则。

我对《桥》一课,做了如下的课时内容取舍。

第一课时

(1)生字词教学。

(2)初步感知全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文中描写洪水的语句。

第二课时

(1)学习文中描写老支书的部分。

(2)拓展阅读小小说。

总之,对教材大胆取舍,不求满载而归,而要寻找教学的“抓手”,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段,把文章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教师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大胆地舍弃那些形式的内容,从学生的能力出发,选取合理适量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学才能更加精练简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弃之不惜——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取舍

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取舍,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 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教育和言语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工具学科。这是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取舍的最高准则,课堂上应摒弃一切非语文的活动。

2. 要适应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可谓“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从文体上说,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童话、寓言等。就记叙文来说,还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种。这样,选择教学方法就要考虑教材的内容、体裁特点等。此外,小学语文教学的每节课都要求体现总的教学要求中的具体教学要求,这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果脱离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就失去了服务的针对性。

3. 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我们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便是我在《桥》一课中,引导学生感受洪水凶猛的片段。

(1)朗读想象。读着“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品词析句。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圈出来,品一品,读一读。

(3)运用多媒体课件,加深感受。

(4)品读感悟,感受语言表达的特色和效果。

读着句子:“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反反复复地去读这几句话,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诵读积累,内化语言。

出示提示,背一背。

动笔填空。

(6)课堂练笔,迁移运用。

在这山洪暴发的时刻,村庄惊醒了,人们疯了似的往外逃,村庄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成了人们最后的希望。洪水侵袭下的木桥又是怎样的呢?模仿文中描写暴雨和山洪的句子,写一写洪水中的桥。

四、取之有效——课堂练习的合理取舍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当前减负增效,向课堂要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的大背景下,重视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操练、反馈、矫正,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练习设计一定要学会取精舍粗,选取那些能够很好地达到练习目的的题目,舍去那些重复、无效的题目,以提高训练的效率。

如《桥》(第一课时)课堂练习设计。

(1)写难写的字。

(2)当堂背诵,并按要求填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 ),像( )。

山洪( )着,像一群( ),从山谷里( ),( )。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 )了。

死亡在洪水的( )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 )地( )着人们的腰。

水,( )了老汉的胸膛。

(3)课堂小练笔。模仿文中描写暴雨和山洪的句子,写一写洪水中的桥。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课堂提问、教学环节、教学语言、拓展延伸、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方面去进行探索与研究,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总之,语文教育的因素很多,内容繁杂,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从某种意义上说,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洪水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洪水来了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论设计洪水计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