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芬
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尤其是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新课程理念的“支持”后,目标更是繁复,内容更加冗杂,教法五花八门,手段也令人眼花缭乱。语文教学在繁杂的教学目标和多媒体环境中,越来越迷失,越来越空泛化。根子出在哪儿?如何还小学语文本色?现结合人教版《桂花雨》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
一、抓准“点”,从文眼中提炼“课眼”
面对冗繁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做“减法”。“冗繁削尽留清瘦”,一篇文章,减至极致,甚至于一字便可“悟其神”。比如,教学《桂花雨》,我让学生在反复通读课文之后,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读出“桂花”,说课文主要写了桂花;有的学生读出“香”字,说课文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桂花香;有的学生读出“摇”字,说作者是因为“摇桂花”才对桂花印象深刻;有的学生读出“雨”字,因为作者对摇桂花而“落雨”的印象尤为深刻。读出“桂花”,是抓住了文本的物质载体;读出“香”字,是抓住了文本的线索;读出“摇”字,是抓住了关键性的动作;读出“雨”字,则是走进了文本的核心。作者念中学时便远离家乡,家乡给她的回忆便主要集中在童蒙时期;而童年时代的最大趣事便是帮大人摇桂花,桂花如雨纷纷落下以及沁人心脾的香雨给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抓住了“文眼”,便可以引领学生透过“雨”,探究摇桂花的初衷,感受桂花雨的独特,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和对故乡的眷恋。为什么他乡的桂花就是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根源在哪儿?桂花“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与美感的象征性意象。
二、拎出“线”,从文路中提炼“课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高年级课文的学习,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课文的教学,必须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思路。上文提及的“香”字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具”。
师:课文中几次写到“香”?
生1:五次。
生2:第一次:“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直接写出了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是桂花特别的香 。
生3:第二次:“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真香啊。
生4:第三次:“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帮大人摇桂花,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浑身散发的是香气。
生5:第四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真是一个幸福的小乡村。
生6:第五次:“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为什么呢?最后通过妈妈的嘴巴点明了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就这样,缘着这数次花香,层层推进,由表入里,香气不再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而是美好的邻里关系,美妙的乡村气息,快乐的童年气氛,更是浓浓的乡亲乡情。氤氲的香气一步步升华为浓郁的思乡之情。
三、布局“面”,从简单中孕育丰厚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从结尾这句话反溯全文,作者的思乡之情与童年之乐便显而易见了。但读到这里,似乎单薄了点儿。语文课程是一门致力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如果说将书读薄是为了理解,那么,将书读厚就是为了运用。
师:同学们从哪儿看出作者的“摇花乐”?
生:课文中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生:“我”老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注意这里用了什么标点,为什么这样用。
生:说明作者着急啊。
师:母亲怎么回答?
生: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
师:听母亲这一说,“我”会怎么样呢?
生:更急啊。
师:他会说什么呢?
生:桂花怎么还不开足啊。
……
师:摇桂花的快乐还体现在哪儿呢?
生: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纷纷”一词,还可能用什么词来代替呢?将词填进句子里读一读。
生:桂花像柳絮一样飘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
这里的教学,紧扣“摇花乐”和桂花雨,展开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在将书读厚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升。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大道至简,教学过程的简约,不是简单,而是集中于一点一线一面,致力于教学的创新,致力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还语文本色,打造真正简约有效的活力课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