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域下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4-07-18 12:09吴燕丹李春晓
体育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残疾人培训专业

吴燕丹,李春晓,林 立

民生视域下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吴燕丹1,李春晓2,林 立3

缺乏专业服务人才是影响残疾人体育参与的因素,是影响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障碍。以文献调研、调查访问、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我国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高校的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在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仍较薄弱,人才显性流失严重;而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在资质认定、培训形式、课程设计以及跟踪指导方面还有较多问题,人才隐性流失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应在立法和政策上以保障民生为前提,建立多部门合作的立体化支持平台,加大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力度,并举全社会之力,营造残疾人体育参与的无障碍环境。

民生; 残疾人体育;专业服务人才;培养路径

:Th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mo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in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service needs to be addressed immediately.Us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cross-sectional surveys,the current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examined the statu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port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mong universities was still immature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objective of training,and course design.The high dropout rate of the professionals was another big issue.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port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hould base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ractice is widely supported by policies and laws.Inter-sectors collabor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well as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create an obstacle-free environment for sport participation in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1 引言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1]。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21],彰显了民生在“十二五”期间的地位和意义。根据木桶原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决定了民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我国现有超过8 502万的残疾人[27],这样庞大的一个数字背后,还关乎2.6亿家庭人口的幸福程度和生存发展[30],更关乎社会的文明状况。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12]。关爱残疾人,保障他们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消除歧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社会的责任,也体现了党中央执政为民的鲜明政治品格。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是残疾人依法享有的权利,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残疾人康复健身,融入社会,是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民生”一词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和权益保障,“十二五”期间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发展残疾人事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该群体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且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残疾人群体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育以及竞赛的需求比普通人群更加强烈,且需以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的存在和指导为依托。目前的现实状况是,残疾人的体育参与是全民健身体系中难度最大,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2012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大约有7成的残疾人由于种种限制无法参与体育锻炼[29],这与学者的调研结果基本一致[3,4,6,10]。残疾人学校体育情况亦不容乐观,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他们的体育活动都处于“边缘化”状态,而特殊体育师资的严重匮乏和知识结构与实际脱轨,是制约残疾人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17,18],即便在资源相对集中的残疾人竞技体育领域,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管理人才、专业裁判员、教练员及分级人才严重短缺[14,22,24]。

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才能实现,而在诸多支持性因素中,最为凸显的矛盾是各类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的匮乏。人才培养在质和量上与日益发展的残疾人体育发展需求存在巨大反差,在整个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短板”[19]。政府从宏观层面定调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将关注点落在这一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上。要缓解该矛盾,就必须对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做深层剖析。基于我国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起步晚但发展迫切的特点,本研究对我国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发展路径,旨在为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索与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本研究所指的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仅限定专业院校培养的从事残疾人体育相关工作的特殊体育方向毕业生和由残联系统培训并认证的各层次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

以“残疾人体育”、“特殊体育”、“残疾人健身锻炼”等关键词交叉检索,查阅近10年国内、外关于残疾人体育方面的期刊文献和博士和硕士论文,重点阅读相关政策法规和著作,结合本研究目的对文献进行归纳梳理。

2.2.2 调查访问

调查历时两年多,包括两度访美,对美国奥委会、总统健身委员会等代表残疾人体育最高执行机构的部门以及华盛顿特区、迈阿密、波特兰、尤金4个城市的残疾人体育活动进行深度考察和访问;参加2012年在香港举办的亚洲残疾人体育科学大会,向各国学者了解当地残疾人体育活动和服务人才培养概况;走访了国内培养特殊体育专业人才的几所高校和部分省(市)残联机构,了解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并就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反复征求专家意见;采用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的问卷,对在校特殊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进行调查;访谈了参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残疾人健身指导员培训的部分管理人员、师资和学员,与特殊体育专业学生及残疾人健身指导员多次座谈,为本研究的选题写作提供现实依据和问题意识。

2.2.3 实证研究

亲身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首先,作为某体育学院特殊体育专业特聘教授,参与从专业论证、课程方案拟定直到全程培养的一个完整周期,对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次,作为首期国家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连续跟踪5期国家级培训课程情况与学员反馈,并亲自主持两届省级及两届地市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在课程设计、管理平台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改革。

2.2.4 逻辑分析

主要采用归纳和推理的方法,从大量的事实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从民生视野反思现阶段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建设的缺失,从哲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对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进行路径分析,以期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支持与保障。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残疾人人口学特征概况及启示

残疾人的社会融合需要从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实现。至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 50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 263万人,听力残疾2 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 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 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 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 984万人[26]。从教育层面看,接受教育对所有残疾类别群体社会参与都有正向作用,并且,这种概率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加大。但数据显示,我国残障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健全儿童,截止2012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障儿童少年达9.1万人,其中,智障、肢体残障、多重残障儿童失学率相对较高[28],融合教育在我国的推广不容乐观。就业方面,从残疾类型看,2007—2012年间,视力、听力残疾人的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言语残疾人就业率稳中有升,肢体残疾人就业率增幅明显,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率明显下降[13]。有学者研究指出,人口学特征是影响残疾人劳动参与的最主要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残疾职业构成较差。而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无论是哪一类残疾人,康复服务都没有在其劳动参与率方面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8]。而体育健身对职业康复的影响研究目前同样是相对薄弱的领域。这就提示我们,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康复或体育锻炼的核心都偏重于身体机能恢复,尚未将健身服务的重心转移到帮助残疾人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生活之基,发展之源,针对不同残疾类别进行针对性健身与康复服务,提高全体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概率,将关注残疾人身心健康与职业能力养成结合起来,应该作为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3.2 我国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的主要来源是高校的特殊体育专业毕业生,以及国家和各省(区、市)培养的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目前,这两个途径培养的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选择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无序的现象,这些问题没有及时厘清,中国的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就无法打开自己的局面,也无法在残疾人社会参与、社会融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2.1 高校特殊体育专业建设基础薄弱

我国特殊体育专业建设时间不长,从无到有仅仅只走过12年的时间,与国外相比,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专业申请的背景之一是国家对残疾人体育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其次是2007年上海世界特奥会和2008年北京残奥会使高校看到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前景。鉴于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巨大缺口,上级主管部门倾向于通过相关专业申报论证,但目前,在高校特殊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并不完善。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配套经费和政策支持,使得特殊体育专业从招生环节就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多数情况是其他专业招满之后,考生无奈地选择该专业。从入学开始,就埋下了专业思想不稳固的苗头(表1)。几所高校的特殊体育专业基础设施配套均比较薄弱,目前,相对配备完善的是天津体育学院。新设专业的泉州师院,尚未有特殊体育专业资料室、康复训练室,甚至连最基础的残疾人辅具都没有配备,学生仅仅通过教科书和教师授课来获得专业知识,如何能培养实践运用能力?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专业申报之前,没有做好前期的基础建设工作,如缺乏对该专业比较熟悉的专业负责人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表 1 国内6所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情况一览表[7,11]

3.2.2 特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清

特殊体育专业毕业生需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主要的就业途径有哪些部门?回答好这个问题,就能比较准确地制定特殊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美国的适应体育专业人员工作性质非常清楚,分别是直接服务、相关服务、行政工作、研究和大学教授,依此工作性质整合出适应体育专业人员所需的能力就应该有:提供相关服务的专业能力,从事进一步研究的能力,在大专院校提供在职进修的师资培育能力。美国因为有适应体育15条国家标准[2],因此,各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比较容易操作,将重点放在培养特殊体育师资上。反观我国几所高校,在特殊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上表述均比较宽泛,没有侧重点的定位(表2),很难在课程设置上优化设计,对于主干课程、平台课程的选择比较盲目,专业课与通识课、理论与实操课程安排上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专业服务工作。究其原因,特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没有考虑市场需求是症结所在。对于残疾人来说,能够接受教育,有一份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才是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为达成这个目标,首先要了解不同类型残疾人通过教育与训练之后,大致的工作种类有哪些,需要哪些职业技能,通过体育手段,能帮助残疾人提高哪些职业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培训特殊体育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

3.2.3 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养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

《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培养3万名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自2011年底,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第1期国家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班至今,国家级培训班已举办过5期,也下达了各省的任务分解指标。以福建省为例,“十二五”期间,必须培养1 100名省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但是,从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的情况看,还存在比较多问题,导致受训学员回到基层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笔者亲身参与第1期国家级培训班全程学习,对1~5期部分国家级培训班学员进行跟踪了解,并发放问卷。同时,组织了两期省级和两期市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对学员反馈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表 2 国内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定位表述一览表

注:本表数据源自上述特殊体育招生院校的培养方案。

3.2.3.1 各地区对选派的学员资质认定不够重视

虽然各级残联在下发通知时都对各地区选派学习的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有基本要求,例如,从事残疾人相关工作满3年以上,有爱心和责任心,需承担为各地(市)培训残疾人健身指导员的任务,等等。但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胜任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更何况,不少地区选送的学员,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培训讲师教学内容涉及到运动处方、功能分级等比较专业的领域时,许多学员感觉相当吃力。一个合格的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需具备指导残疾人进行锻炼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语言沟通和心理疏通能力、处理意外事件能力、组织动员能力、残疾人辅具识别和使用的能力、特殊服务礼仪能力和开发生活体育资源的能力[15]。因此,学员的母学科背景,应该最好有医学、体育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的基础,根据指导员等级的不同对限定条件有不同程度的放宽。

3.2.3.2 培训课程设计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任何一级的培训都必须考虑受训学员状况,从不同角度分析培训需求。但从目前的课程设计看,培训目标不够清晰,也没有解决好通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软技能培训和管理方法培训各自的比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0]。以国家级培训课程安排为例,5天的集中封闭式培训共设计通论和专论各8讲,培训讲师水平都非常高,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对不同残疾类型均有介绍。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教学内容与基层需求存在脱节。笔者曾与美国残疾人权益保障领域的专家贝蒂·克拉克做过交流,她的一个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没有残疾人参与,就不要做任何有关残疾人的决定”①根据2013年5月参加中、美残疾人权益座谈会访谈整理。。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需要什么样的健身内容,在健身活动中会遭遇到什么障碍,只有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如何通过健身服务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扩大人际交往,是大部分残疾人的普遍诉求。从几期的课程安排看,仍较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对于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软技能的培训,以及根据不同条件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残疾人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学员普遍觉得所学内容在基层实际运用起来比较困难,不同层次的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根据其培养目标定位,应该对这几类技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一定要把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3.2.3.3 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时间过短

目前,无论国家级培训,还是省级培训,基本都是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利用3~5天时间集中封闭式培训,一般是5天时间,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40个课时,每天8节课的高密度学习,又有那么多信息量,学员普遍反映很难掌握,容易顾此失彼,效果不甚理想。而且,无论国家级培训还是省级培训,都较偏重理论学习,对于一线的残疾人工作者来说,他们更希望了解实实在在的指导残疾人体育健身的手段方法,更希望能有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与不同类型残疾人互动健身锻炼,增加直观体验。但从目前的培训看,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比较薄弱。基本上都是在课堂操作,没有进入社区,进入特教学校,这样,学员获得的知识,也大多是纸上谈兵,到自己真正要指导残疾人体育活动时,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层面的培训仅短短5天时间,就要求学员能够独立承担省级培训,确实不易。要达到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所需的基本能力,应该至少有1个月左右的系统课程,才能比较全面地梳理和设计教学内容,也才能让学员有沉淀、思考和提升的空间。

从国家级5期培训班的个别访谈以及福建省两期省级培训跟踪情况看,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可进一步促进各省(市)培养一大批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骨干人才。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培训人员的资质、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形式与培训时间的安排等。最重要的是,没有建立起残疾人健身指导员网络资源库,没有一个互相交流、提升的平台,接受过培训的指导员无法获得更多资源,在基层开展残疾人健身指导工作,还是有很多力不从心的地方。

3.2.4 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严重

显性流失是指在职前培养阶段选择就业环节时直接选择与残疾人体育不相关的职业,使人才培养过程造成巨大的成本浪费。隐性流失是指虽在从事与残疾人相关的工作,但经过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的职后培训,却不能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这两类人才流失,使得本来就非常紧缺的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缺口更大。从学者的相关研究和与各校特殊体育专业负责人访谈中得知,目前,特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都不到半数[31],这一现象与前面提到的巨大市场需求有极大矛盾。笔者为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内部主观原因,选用昝静之编制的职业决策倾向性问卷[23],对特殊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做基本预测。此次施测选取某师范学院特殊体育专业2009、2010、2011届3个年级的学生共70人作为被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该问卷用于调查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影响职业决策的属性在重要性和损失厌恶水平方面的水平。属性等级分数越高,说明对被试职业决策影响越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更具吸引力。本问卷中,每种职业决策倾向性的信度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其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

为了了解特殊体育专业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哪些因素对其职业决策影响最大,也就是分数最高的前4位,从重要性和损失厌恶维度上来看,对职业决策影响最大的都是收入、发展前景、工作舒适度和兴趣。而本研究希望对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是否会选择专业对口的职业进行研究,所以也加入了专业对口性维度的调查与研究。

表 3 特殊体育专业学生职业选择描述统计一览表

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显示,特殊体育专业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在重要性维度上最看重的依次是收入、发展前景、兴趣和工作舒适度;而在损失厌恶的维度上依次是收入、发展前景、工作舒适度和兴趣。由本研究结果可知,特殊体育专业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收入,然后是发展前景,最后才是工作舒适度和兴趣,而不管在哪个维度,学生都不太看重专业对口性。

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对大学生就业选择倾向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职业作为一个谋生手段,学生们最看重的都是收入。而从损失厌恶的维度中也可以看到,当工作舒适度和兴趣出现矛盾时,学生会选择工作舒适度。这一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的学生更多追求舒适的生活或工作,避免有吸引力但也有挑战性的工作。这就提示有关部门,必须创造良好舒适的就业环境,以确保特殊体育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提升残疾人体育参与的质量。

另一方面,造成人才流失的外部客观因素有很多。首先,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对从事特殊教育或残疾人服务机构的人员,在就业保障、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给予较明显的政策倾斜,高强度的工作和较低的成就感使得不少人选择了跳槽或消极工作;其次,国内对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的入职资格没有明确要求,使得在聘用和招考相关岗位人员时标准模糊,导致不少岗位形同虚设,无法胜任指导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工作;第三,用人单位与培养机构供求脱节。由于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在我国还属于初期阶段,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多方大力宣传,同时还应该建立供求平台,及时发布各类需求信息,引导特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为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联系社区服务的站点等。

3.3 民生视域下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探索

民生体育是学者近3年才提出的新名词,指的是公众对自身体育权益的一种呼唤,是政府提供的以增进公民身心健康为目的,为满足公民健康权和幸福感而进行的体育活动[9]。残疾人作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子,在基本生存权得到保障之后,应该更多关注其因各种歧视与不公平待遇导致的发展瓶颈,这也是“十二五”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

3.3.1 立法和政策导向推行保障民生的顶层设计

“十二五”期间,我国虽出台一系列文件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包括康复、就业、维权、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就加强残疾人体育下发文件,体现了国家的重视程度和社会的关怀。但我们仍应注意到,残疾人体育在管理、运作上仍有较多问题。虽然相关法律法规都为残疾人体育参与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这些法律法规在涉及残疾人体育的责任和义务条款中,很多地方以“要”、“应当”、“可以”等字眼表述,柔情有余而刚性不足。最为突出的矛盾,一是各级残联系统、教育、民政、卫生、体育等部门没有纵向及横向联系,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二是国家层面的立法及政策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程序[16]。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赖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民生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隐含制度的缺陷[4]。因此,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体系建设,同样有赖于政策导向的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形成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以保障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的可监督性和可评价性。在制定残疾人体育相关政策法规时,不仅要体现程序公平,更要体现过程和结果公平。应提倡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体育服务资源向残疾人群体倾斜。例如,对各级残疾人体育服务专业人才资格进行规定和认证,逐渐过渡到所有岗位都需持证上岗;各地为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是否将提供合理便利考虑在内;要求居住人口达到一定比例的社区,必须配备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并且要保障残疾人合理便利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环境改造,如拓宽活动场所,修建坡道方便轮椅出入等。

3.3.2 建立政府-高校-社会联动的人才培养支持平台

我国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无论从质或量上都无法满足转型社会对残疾人体育参与的需求,应立足中国现有国情,并与国际接轨,建立政府、高校、社会联动的支持平台。整合大量社会资源,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作为保障,配合高校特殊体育师资职前培养的渠道拓宽,特教学校和残联服务机构职后培训和入职资格测评机制的完善,以及专业研究机构对不同水平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能力结构和指标体系的研发,以此为依据开展各层次培训,强调社会各界力量的全员参与,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平台(图1)。应转变固有的残疾人体育服务观念,实现从过去单一的身体机能型康复向多元型的社会康复、职业康复、身体康复相结合过渡。

残疾人的就业岗位目前仍以中低级劳动技能为主体,不同残疾类型就业者的岗位分布具有明显特征差异。操作工、勤杂工、后勤人员是各类残疾就业者分布最广泛的就业岗位[25]。根据就业趋势,在各层次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应该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加大体育健身与职业技能提高的相关课程学习。例如,在职前培养阶段增设感觉统合训练系列课程,使特殊体育专业学生入职后在特教学校可以给残疾学生进行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针对性训练,帮助他们将来能胜任有可能入职的就业岗位。在职后培训体系加大与就业能力相关的针对性健身指导,如提高盲人的定向与平衡能力练习,提高轮椅使用者躯干稳定性与耐久力的练习等。如此一来,才能使残疾人享受到高质量的体育服务,得到应有的健康关照和基本体育权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特殊体育人才培养奠定了方向。

3.3.3 创建以高校为载体的多元特殊体育服务人才培训体系

高等院校是培养特殊体育服务人才的重要场所。由于特殊体育服务人才重点应该具备教育和体育领域等学科知识,因此,高等院校应成为培养该服务群体的主要载体。鉴于特殊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比如它涉及到训练、康复、教育、医学、管理等学科,所以,各高等院校之间及同一高校的各专业之间应当互通有无,建立跨学科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渠道,整合优势资源,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共同出力。比如,师范院校学生在修读医学类课程时可邀请或聘请来自医科大学的“流动”讲师或教授到该校任教,高等院校之间同时亦可实现图书资源的相互借阅。除了高等院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培养之外,还应注意与社区内的服务机构或民间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例如,一些残疾人服务机构可以向在读或在职培训的特殊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甚至可以建立一些长期运行的实践基地。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在培养特殊体育服务人才时应该尽可能避免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的数量和层次。

当前,我国残疾人群以肢残和听障数量较大,且在多元社会的背景下残疾群体的社会参与能力亟待提高,因此,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资源优势,具体在课程培养体系和内容上做出快速反应和调节。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深度方面,鉴于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长期数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能力水平不高的现状,应迅速建成一个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多层次性的人才培养体系。除了特殊体育专业应开设相应课程,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社会工作、特殊教育等专业也应开设相关课程平台。高校各专业都可开设通识性助残服务课程,全面培养各层次人才。这要求高校牵好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的精神,联合有关组织和机构,广泛、多层次地培养职前和职后人才,填补数量上的缺口,增加高层次人才的比重,最终形成合理人才梯队,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图 1 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支持平台示意图

3.3.4 推动全社会从观念到行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态度决定行动。一个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将决定社会中的公民在行动中表现的行为,同理,残疾人对待自身残疾的态度以及对待外部社会的态度是开放抑或封闭,也决定了残健融合的进程顺利与否。只要针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即使有法律的保障也很难穿透刻板印象筑起的心理壁垒。全社会有不歧视残疾人的公民义务,也负有为残疾人能合理便利参与体育活动而建设无障碍环境的社会责任。对于学校、社区、机构来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意味着改造物质环境所需的开支增加,为残疾人体育健身聘用专业人员的人工增加,而且,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丛林法则盛行,社会责任相对薄弱的市场中,不能仅仅依靠慈善、爱心来支撑残疾人体育参与,需要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来保障。2013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出台的《中国助残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就已经向全社会发出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的培养,不能也不应该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而作为政府本身,应该在社会建立一套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公民和社团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之中。

4 结语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要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二五”期间,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支持日益完善的同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现有的困境,离不开对残疾人群体的全方位了解。若不能深入考量残疾人对体育服务的基本诉求和现有国情下的发展模式,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方式与路径的讨论又会变成管理层和学界一厢情愿的自说自话。不了解基层的现实状况,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也许会走上事倍功半的道路。中国的残疾人体育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转型加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意味着对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政府、高校和社会联动的立体培养体系的共同努力,使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与使用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和科学化,让更多残疾人共享体育运动的阳光。帮助残疾人获得健康、享受高品质休闲生活是残疾人体育研究必须直面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社会无可推卸的责任。

[1]百度百科.民生[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52920/6797384.htm?fr=aladdin,2013-10-28.

[2]Claudine Sherrill[美].适应体育[M].陈素琴译.新北:艺轩图书文具有限公司,2001.

[3]戴剑松,孙飙,吴立,等.南京市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97-100.

[4]戴昕.北京市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8):22-28.

[5]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EB/OL].http://www.qstheory.cn/tbzt/wzqh/rdjj/gsms/201010/t20101029_54249.htm,2010-10-29.

[6]侯晓晖,万宇,慕雯雯,等.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4):51-54.

[7]黄灵芝,董晓虹.浙江省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45-48.

[8]纪雯雯,赖德胜.中国残疾人劳动参与决策分析——基于2012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A].2013残疾人人权保障与公共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2013:413-425.

[9]李丽,张林.民生财政视域下的民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5):3-12.

[10]马志云,张佳,苏丽娜,等.关注民生视域下我国残疾人体育生活的现状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4):22-25.

[11]聂应军,肖红梅.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98-99.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Z].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8.

[13]石丹淅,王琦.残疾人就业状况变动趋势分析[A].2013残疾人人权保障与公共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2013:435-442.

[14]唐飙,唐枫,钟文.广西残疾人竞技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7(1):99-103.

[15]王聪颖,吴燕丹.浅析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的能力要求及培养途径[J].福建体育科技,2013,32(2):17-19.

[16]吴燕丹.美国残疾人体育观察及启示[J].残疾人研究,2013,(3):71-75.

[17]吴燕丹,胡力超,吴丽芳,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107-112.

[18]吴燕丹,黄汉升.融合与共享:论和谐视域中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10):9-15.

[19]吴燕丹,吴丽芳.论残疾人健身制约因素与无障碍环境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50-154.

[20]谢纳新,吴燕丹.志愿福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134-140.

[21]新华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0年10月26日.

[22]翟丰.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62-165.

[23]昝静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绪启动及自我调节对职业决策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24]张明.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的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5):19-23.

[25]张爽.上海残疾人就业岗位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A].2013残疾人人权保障与公共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2013:405-412.

[26]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使用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的通知〔残联(2012)25号〕[EB/OL]. http://www.cdpf.org.cn/ggtz/content/2012-03/12/content_30382667.htm,2012-3-12.

[27]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12-06/26/content_30399867.htm,2012-6-26.

[28]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2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13)3号] [EB/OL]. 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13-03/26/content_30440284.htm,2013- 3-26.

[29]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2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EB/OL].http://www.cdpf.org.cn/,2013-6-27.

[30]中国网.我国残疾人8 300万占全国人口6.34% 涉及2.6亿家庭[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08-08/24/content_16317968.htm,2008-8-24.

[31]朱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25):206-207.

DifficultiesandSolutionsofProfessionalDevelopmentinSportsforPeoplewithDisabilityunderthePerspectiveofPeople’sLivelihood

WU Yan-dan1,LI Chun-xiao2,LIN Li3

livelihood;disabledsports;professionals;developmentpath

1000-677X(2014)03-0047-07

2013-10-15;

:2014-01-10

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2012R004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089)。

吴燕丹(1966-),女,福建福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残疾人体育和大学体育, E-mail:adan5822@163.com;李春晓(1985-),男,福建泉州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方向为残疾人体育和运动心理学,E-mail:cxlilee@gmail.com;林立(1966-),男,福建福州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体育和体育公共服务。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2.南洋理工大学 国立教育学院,新加坡 640901;3.闽江学院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17 1.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17,China;2.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640901,Singapore;3.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350117,China.

G807

:A

猜你喜欢
残疾人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部分专业介绍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