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回的尊严

2014-07-17 04:00王樵夫
民族文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乡亲们老伴

王樵夫

1993年夏。日暮时分。

沈阳市于洪区。

豪华的居民小区内。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手拎破麻袋,戴着一顶旧帽子,在小区内犹豫着、梭巡着。老远地,他朝着垃圾箱,快步跑过去。他猫下腰,瞪着昏花的老眼,在垃圾箱里仔细地翻找着……成群的苍蝇“嗡”的一声飞起来,在老人几乎要贴近垃圾的脸上仓皇地碰撞着。垃圾箱里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老人浑然不顾。蓦地,一袋被人丢弃的剩菜从垃圾中翻出来,他面露喜色,扭过头,迅疾地瞅了一遍四周,见没有人,急忙撕开塑料袋,伸出脏污的手,抓起里面的肥肉,急慌慌地塞进嘴里。老人大口地咀嚼着,陶醉在久违的肉香里……突然,身后一阵狗叫,老人惊惶地回过头,一只高大凶恶的狗朝他狂吠着,牵狗的是一个穿着讲究的女人,脸上一副惊愕万分的表情,她被狼吞虎咽的老人吓呆了。

这个拾荒的老人,名字叫田祥。

是年,田祥60岁。赤峰市松山区人。因欠下17万元的巨额债务而逃离了家乡,躲在沈阳以拾荒为生。此时的老家,乡亲们正在四处找他讨债。骗子!该死的骗子!田祥的神秘失踪,让一些人恨得咬牙切齿。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啊。乡亲们过穷日子过怕了。

……

2013年5月25日。内蒙古电视台演播大厅。第四届感动内蒙古人物颁奖盛典隆重举行。电视主持人宣读感动印象:他不惑之年艰苦创业,天命之年举步维艰。然而他言而有信,矢志不渝。从花甲到古稀之年,老两口背井离乡,拾荒还债;17年后诚归故里,义报乡亲。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能挺起腰杆做人……下面有请“感动内蒙古人物”——田祥。

20年时空变幻,一个身负巨债、远遁他乡的骗子竟然“震撼民族心、温暖大草原”,成了全区瞩目的人物,成了彰显“内蒙古人”时代风貌和精神本色的代言人,仿佛时间给人们开了一个玩笑。但是,所有的一切,皆因为——一个拾荒老人的良心!

年过半百,做梦都想着赚钱!

时间追溯到1981年,国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热衷做生意的田祥动了心思。他想,共产党为了老百姓着想,允许咱找门路发家致富,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田祥从村委会闲置的几间空房子看到了商机,几次到村委会“磨叽”,非要承包下来开商店。村支书了解田祥。多年来,村委会组织社员们到其他旗县修乡道、林场采伐、建铁路,田祥都是“领工员”。对田祥的“领导能力”和“商业意识”,村支书的心里很有数。何况这次又是在家门口做买卖。于是,一纸协议鉴定,在荒僻的小山沟里,昌德村第一家私营商店——“利民”商店开业了。

这一年,田祥48岁。

开商店,货源和资金是个大问题。好在田祥的四女儿在赤峰市区开商店,田祥就从四女儿的商店赊货卖,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商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既“利民”,又小有赚头。田祥干劲十足,天天都在琢磨着怎样赚更多的钱,把事业做大。不久,脑子活泛的田祥又办起了米面加工厂。第三年,田祥发现乡亲们天天在地里忙活,经常来商店买挂面。田祥购进两台挂面机,雇了四五个工人,大张旗鼓地办起了挂面厂。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田祥的周转资金捉襟见肘。怎么办?田祥开始向乡亲们借贷。他找到邻居褚兰瑞,借了几千元,还钱时付了2分的利息。按期还本付息的田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从此,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有了闲钱,纷纷主动上门借钱给他,为的是多赚几个利息。

有了钱,田祥又办起了淀粉厂、养猪场,买了一辆双排座农用车跑运输,摊子越铺越大。手下雇佣的员工达到了十多人。买卖做得风生水起,风风光光的田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田祥家里种着田,打出来的小麦可以加工挂面;土豆可以做淀粉;土豆渣子和米面加工厂里的糠皮可以喂猪;商店还可以提供资金保障,在乡亲们的眼里,田祥干的是一条龙的买卖。

田祥一干就是十年。

田祥忙忙活活,今天去赤峰,明天跑河北,完全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之中。

可是,市场经济犹如一只无情的巨兽,突然向土生土长的田祥张开了血盆大口,瞬间把他吞噬了。

“短乡亲们的钱,我田祥就是拖棍子要饭也要还上!”

1991年11月。一位姓李的乡亲再次送来了500元,主动借给田祥。可是不到20分钟,这个人返了回来,嚷嚷说田祥的企业马上就要“黄”了,连同以前借给的500元钱连本带息一起往回要。田祥资不抵债的消息,在乡里瞬间传开了,一时间,田祥的家里、商店里,挤满了讨债的人,络绎不绝。

这帮走了,那一拨又来了,田祥好言解释的同时,急忙召集家人算了一笔经济账。一算,田祥傻眼了,盲目的近乎疯狂的投资,让田祥在10年间一共借了130多户人家的钱,除去固定资产能抵几万元,中间差着17万元的“窟窿”。

17万啊!田祥懵了。当时一个“万元户”,可了不得啊,别说17万1

17万,我田祥拿什么还?田祥想起父亲活着时,告诫他安心种田,千万别图大富大贵。田祥心中悔恨万分,这回摊子扑腾得太大了,全家好端端的日子,让我一个人整“砸锅”了。

田祥急忙跑到赤峰市,找女儿们想办法向银行借钱救急。可是,临近年关,银行停止贷款业务。田祥如坐针毡,心急如焚。没几天,身在赤峰的田祥贷款没等到手,却等来老伴,老伴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家里的农用运输车被开走,十几台挂面机、米面加工机被抬走,二十多头肥猪被赶走,就连库房里积存的白面、淀粉、挂面,也被债主们哄抢一空。

田祥如闻霹雳,急匆匆赶回村里,当他看到多年苦心经营的厂房变得空空如也,蹲在院子里号啕大哭。

苦难接踵而至。本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田祥,却先成了被告,蹲了班房。采访时,说起这桩案子,坐在炕上的田祥嘴唇哆嗦着,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半天才嗫嚅出一句话:“我冤呐。那时候不懂,利息定得那样高,我借的少,主动送上门的多。我压根就没有坑人的心啊!”

6个月后,经过司法机关查证,田祥不构成诈骗罪,被无罪释放,但债务必须逐年偿还。endprint

巨额债务的重压,乡亲们的催讨与白眼,让回到家的田祥度日如年。

第二年,田祥为了还债,一口气租了30多亩地种土豆,可是老天也不肯下雨,起早贪黑累了一年,不但没收成,连种子都赔进去了。

还钱无望的田祥碰到乡亲们,总是强装笑脸说硬话:“大家请放心,短乡亲们的钱,我田祥就是拖棍子要饭也要还上!”

田祥家徒四壁,两手空空又变不出钱来。何况,他已年过六十,还蹲了半年监狱,他能还钱吗?许多人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有的人见自己的钱黄了,心中恼怒,根本不吃他这味“定心丸”,听田祥这样说,张口就骂:“你这个骗人的老家伙,还口口声声说挣钱还债,你拿什么还?看你都老白毛了,一旦有钱了快买点东西吃吧!”

一句话,骂得田祥哑口无言。

田祥的老伴回忆说,当时田祥愁得不行,整宿睡不着觉,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满屋子全是呛人的烟味和连续不断的叹息。

没多长时间,田祥的头发白了一半。

光愁有什么用。钱,总得要还的,尽管有些乡亲们表示不用还了,可是自己心里过不去。田祥回忆说,当时走在村子里,想着自己欠别人的钱,心里臊得慌。

1993年春节临近。四女儿怕田祥在家窝囊出病来,特意把父母接到赤峰过年。

正月十五。田祥偷偷把老伴叫到一边,说出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主意:自己去沈阳捡破烂儿,还父老乡亲们的钱!

原来,田祥想起别人说过在沈阳捡破烂儿挣钱,好混!再说自己这么大岁数了,打工也没人愿意用,只能去捡破烂了。

老伴一听,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田祥说:“哭啥?乡亲们的钱来得忒不容易了,不是聘姑娘闹点钱,就是卖猪卖羊攒点钱。人没有白死的,钱没有白花的。别人可以欠钱不还,可是我田祥不行。我不能丧了良心。”

老伴心里盘算,田祥一个人去沈阳,孤苦伶仃的,没有一个熟人照顾,又不会做饭,一旦再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还怎么过啊。说心里话,老伴打心眼里不想放田祥走,可是再一想家里欠了这么多的“饥荒”,不走怎么还债?老伴见田祥去意已决,只好忍住眼泪依了他。

晚上,田祥穿着一件羊皮棉袄,背着用麻绳捆好的行李卷,趁着女儿们不在家,一个人直奔火车站。临走时,田祥揣上借钱的账本,他对依依不舍的老伴说:“一旦我死在外面,到下辈子也得还债。揣着这个账本,我心里也好有个数儿。”

老伴站在身后,看着田祥毅然离去的身影,眼泪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第二天早晨,几个女儿从打工的羊毛衫厂下了夜班,知道老父亲瞒着她们走了,姐妹几个伤心地相拥而泣。“这老爷子,大过年的,说走就走了。他哪儿来的路费呢?”原来女儿们怕田祥离家出走,从不多给他零花钱。谁知,田祥心中早就打好了主意,晴天,他上山刨药,下雨天,就上山捡蘑菇。暗地里攒了几百元钱。

田祥在火车上,心里直打鼓,头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能否挣到钱,他心里实在没数。听着火车窗外寒风呼啸的声音,田祥摸着兜里的账本,一宿没合眼。早晨6点火车进了沈阳站。田祥把行李卷寄存起来,恍惚记得别人说捡破烂的地方叫铁西,于是花了一块五毛钱上了公交车,也不知坐了多少站,稀里糊涂地下了车,一看是德胜。在路边的饭店吃了一碗面条,服务员告诉他坐公交车再花五毛钱,下车就是一个大垃圾场。

等到田祥在郊外看到垃圾处理站时,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在附近花80元租了一间破厢房,开始了长达十多年拾荒还债的贫苦生活。

拼命攒钱,图的是让子孙后代挺直腰杆做人

一安顿下来,田祥就开始了忙碌。

天刚亮,田祥便拎着一条破麻袋,直奔垃圾站。饮料瓶、废纸箱,就连城里人用过的卫生纸……都成了田祥眼中的“宝贝”。垃圾站的破烂儿捡没了,因为初来乍到,田祥不知再去哪儿捡,也不知哪里有废品收购站。正在街上心急火燎地乱闯乱逛,碰到了一个收废品的老头,姓李,经他指点,才把肩上的破烂卖了。田祥为了巴结他,硬把人家“请”到家里,吃了一碗挂面。从此,二人成了朋友。

晚上睡觉前,田祥掏出兜里的零钱,数了数,还不到10块钱。田祥揉揉压得红肿的肩头,心里挺知足。毕竟饿不着了,自己的饭钱回来了。

但是沈阳并不欢迎田祥。第五天,田祥在睡梦中被冻醒。外面下起了大雪,狂风裹着雪花从四面透风的房顶刮进来,盖了田祥满满一身。田祥急忙把那件破羊皮袄盖在身上,在冰冷的土炕上绻着腿,哆嗦了一宿,差点被冻死。

田祥说,多亏那件破皮袄了,不然,我这条老命保不住了。

当时,捡一斤废纸能卖一毛钱,捡一个饮料瓶能卖5分钱,捡一个水泥袋,能卖2分钱……捡了十多天,田祥挣了一百多块钱。从此,地形熟悉了,也知道哪个地方破烂多了,田祥越干越有盼头。

有一天,田祥瞅见垃圾堆上扔着几块废纸壳,急忙捡起来,心里正乐呢,可是过来一个当地捡破烂的老头,姓张,不由分说就抢了过去,还骂田祥为啥抢他地盘上的生意。田祥心里不是滋味,寻思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闹得他抛妻别子。出来捡破烂吧,还遭人欺负,命咋这么苦呀?可是再细一想,出门在外,谁都可以熊你。忍吧,还乡亲们的“饥荒”要紧。

田祥的一日三餐是清水煮挂面,出锅时扬上一把盐,一斤挂面盛三碗,正好吃三顿。田祥说一开始吃得挺香,没想到过了三四个月,就馋了,想吃肉。可是,田祥摸摸兜里捡破烂挣来的钱,心里告诫自己不能花,这钱是用来还“饥荒”的,尽管揣在自己的兜里,却不属于他的财产。一天,他在垃圾箱里,翻出一个系好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人家扔掉的剩菜剩饭。田祥扒拉一下,眼前一亮,剩菜里面有肉,田祥急不可待地撕开塑料袋,也不管手干净不干净了,抓起肉来要吃的时候,他犹豫了。他怕旁边的人发现,面子上过不去。可是不吃吧,又馋得慌。最终,卑微的做人自尊在吃肉的身体欲望面前屈服了。田祥把肉急不可待地塞进嘴里,脑袋瓜子深深地埋进垃圾箱里,一边吃,一边哭。endprint

从此,吃别人扔掉的剩菜剩饭,成了田祥改善生活的主要办法。田祥说,省下一分钱,就能多还人家一分。遭多大的罪都活该,谁让自己欠了乡亲们的钱呢!

说起这一幕,要脸面的田祥忍不住还要落泪。

田祥离开家乡时,没敢声张。就连外甥乔秀军来沈阳办事,想看看他,他都躲起来不见。

田祥说,我就怕别人知道我的下落,今天来一个要账的,明天又来一个,我这破烂儿可就没法捡了。

田祥背着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着他捡来的破烂儿。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五个月后,花80元买了一台“倒骑驴”,串街走巷,田祥干得更加起劲了。

转眼过年了。外面响起鞭炮声,田祥蹴在土炉子前,吃完一碗挂面,上炕钻进被窝。拉灭电灯,屋里又冷又黑,田祥睁大眼睛,想家,想相濡以沫的老伴,想临走没打一声招呼的儿女们!可是,他有家不能回。田祥说,还不上乡亲们的钱,我没脸见人啊。

第二年,田祥的老伴来到沈阳。一辆叮当乱响的“倒骑驴”把她接回家。分手一年多的老伴终于见到她日夜惦念的田祥,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可是走进出租屋,一个土炉子,一个铁马勺,炕上一副行李卷,是田祥的全部家当。再仔细瞅一眼田祥,又黑又瘦,头发白了好多,一双手裂满了口子,用胶布缠着。老伴心疼的落泪了,第一次开口埋怨田祥:“肃静日子你不过,偏要办这个搞那个,欠了那么多的饥荒,我看这辈子还上不容易。”

田祥说:“还上更好,如果还不上,下辈子托生成骡马也要还。”

过了七八天,晚上田祥捡破烂儿回来,手里举着几个白色的塑料袋,嚷嚷着说让老伴“解解馋”。老伴打开一看,是人家城里人扔掉的剩饭剩菜。有的,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馊味。老伴才知道田祥经常这样“解馋”,心里不禁涌起一阵悲伤。她强压住从胃底泛上来的呕意,把好肉挑出来,洗了好几遍,从房东家要了一棵白菜,炖了一顿有肉的“美餐”。

时间长了,老伴觉得发霉的菜扔掉了可惜,买来一头小猪喂。

田祥在外面捡破烂,老伴在家里分类整理打包,两个人蓬头垢面。老伴现在还念叨:就像两个小鬼似的。

三个月后的一天,老伴跟着田祥去卖破烂儿,卖了十多元钱。老伴忍不住,说天天净吃捡来的剩菜了,咱们今天买斤肉吃。田祥在旁边反驳:“我看多余,咱还短人家的钱呢。”

老伴说多余也买。在老伴的坚持下,割了一斤猪肉,包了酸菜馅饺子。饺子煮好了,老伴正大口吃得香,田祥却不吃了。老伴抬头一看,田祥背着脸,肩膀一抽一抽的,正哭呢。老伴撂下筷子,也吃不下去了。

老伴把捡回来的破被子、破衣服,拆洗干净,做了一床新被褥,可是,冬天依旧冷。租的厢房是单坯砖垒成的,不经冻,屋里的墙上都结满了厚厚的冰霜,第二年的春天才能化透。

没办法,只好耧野外的蒿草烧火取暖。蒿草不经烧,于是麻绳头、塑料鞋底子……从外面捡回来,塞进土炉子里,成了田祥家不花钱的燃料。

田祥说越是过年,越没时间陪老伴唠嗑。

每逢过年的时候,田祥都会早早眯上一觉。因为夜间十二点,他要爬起来,去十里外的沙岭捡燃放过的鞭炮壳,一直捡到初一的早晨八点多,来回要跑两趟。田祥忙得不亦乐乎。一晚上跑下来,能挣一百多元。田祥很高兴、很知足。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上供,从正月初三开始,有些家就把上供用的馒头、点心扔了,捡回来,一个正月的口粮就有了。

田祥捡破烂儿挣了钱,却犯了愁。原来田祥不想把钱存在银行里,但是放在家里又不放心,一旦被人偷走,或被砸了杠子,那么还债的愿望今生彻底没戏了。田祥看到从外面捡来的一个紫檀色碗橱,灵机一动。他把一沓沓钱整齐地码在碗橱的最底层,然后用三合板订上,上面再铺一层地板革,浇上酱油、醋,看上去非常埋汰,谁都不会猜到钱都藏在这里。在田祥的精心伪装下,这些钱在污渍斑斑的地板革下“沉睡”了十多年。每当田祥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瞅瞅这个藏着宝贝的碗橱。

由于房租涨价,田祥被迫经常搬家,这个碗橱一直陪着他流离失所。

这时,老家又传来不幸的消息。田祥的大儿媳妇突发脑溢血,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本来就身体有病的大儿子不能干重活,全家只好搬到沈阳。田祥的老伴伺候儿媳妇,大儿子养猪挣钱给媳妇治病。可是治病的钱没少花,大儿媳还是撒手而去。田祥的老伴说,当时经过几年的治疗,大儿媳妇可以帮着烧火做饭了,可是家里养的猪吃了捡来的剩饭剩菜,食物中毒,满猪圈乱跑乱撞,莫名其妙地死了十几头,横七竖八地倒在猪圈里,儿媳妇急得哭了一宿,劝也劝不住。第二天早晨,儿媳妇到房后的煤渣堆边解手,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送到医院,CT检查为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第四天就死了。抢救费花了6000多元。

孙子媳妇看着这个灾祸连连的家,怕了,扔下刚出生不到一年的女儿,离婚跑了。

母亲死了,老婆跑了。沮丧万分的孙子不想继续在他乡漂泊,哭着求爷爷回老家。可是田祥坚持住了,一天挣不够钱,就在外面拼一天。最后,伤心无奈的孙子也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外出打工。田祥和老伴一边捡破烂,一边拉扯嗷嗷待哺的重孙女。

“那时真难呀,我都要活不起了!”说起这段让人心碎的日子,田祥老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田祥的老伴撩着衣襟,不时地擦眼泪。她絮絮叨叨地回忆说:“那天早饭都端上桌了,却不见儿媳妇回来。我急忙跑到房后,儿媳妇倒在煤渣堆旁,裤子还没来得及提上,呼噜呼噜地直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好端端的一个人,生生地急死了……”

可是,在外面的日子无论多难,田祥丝毫没有动摇还钱的念头。

田祥说:“短人家的钱,我心里不甘呀!要是还不上钱,等我死了,人家会骂我缺德。我把钱都还上了,乡里乡亲的会说,这老田头儿,讲信用,有德行,我的儿孙们就能伸直腰呀!”

清白帕良心,是温柔的枕头

田祥在沈阳捡垃圾一捡就是17年,他没回过一次家,因为攒不够钱,他觉得没脸见老亲旧邻。2010年末,田祥一分一角攒够了欠乡亲们的钱,终于可以回家了。回家的前一天,田祥感慨万千,激动得一宿没合眼。endprint

一家人背上大大小小几个包袱,挤上了沈阳发往赤峰的班车。有两个包袱比较特殊,一个是用衣服里三层外三层包着将近20万元现金的包袱,这是全家人17年的辛劳所得;另一个包袱里是儿媳的骨灰盒,之前一直寄存在沈阳的一家殡仪馆里。老实巴交的大儿子一路上小心地抱着,不说一句话,也不知他的心里想着啥。田祥说,不能把儿媳一个人丢在外地呀!田祥说这句话时,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两行混浊的泪水悄然淌下。

村民崔秉森说,临近年关了,他去村委会找刘汉清书记办事。突然,消失了17年的田祥推门进来了,由于长年在外捡破烂儿,田祥脸色憔悴黝黑,手上裂满了口子,用胶布一层层地缠裹着。大家都很吃惊。

田祥张嘴就问:“外面有饭店吗?”

“找饭店干啥?”

田祥说:“我要请村委会的领导下饭店,有事求你们帮忙。”

崔秉森与田祥是多年的好朋友,田祥当年出事的时候,崔秉森经常开导他,并且答应原来借给田祥的5000元钱不要了,又借给田祥5000元用来“翻身”。崔秉森见田祥回来了,把大伙叫到家里,摆上一桌酒席,田祥端起酒盅,还没说话,眼泪就掉出来了,手哆嗦着,说:“欠乡亲们这么多年的钱,我田祥有愧啊。麻烦你们帮我见证一下,我要还钱,还父老乡亲们的钱!”

大家看他激动,纷纷劝他不要喝酒。他仰起头,一饮而尽,抹了一把眼泪,说:“今天看到你们,我高兴呀!这么多年,我做梦都想着回来。”

田祥要还钱的事,却遭到了亲友们的强烈反对。有的说,当初人家把你告了,你法院也蹲了,钱就不用还了。

有的说,十七八年都过去了,人家早就忘了这事。你还还什么?

有的说,你都快80岁的人了,捡破烂儿一分一毛攒了这么点钱,容易吗?快留着自己养老吧!

有的说,人家也不指望你还钱了。再说,你不说,谁知道你挣了钱……

其实儿女们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心,一旦还钱,手中又没有凭据,人家张口漫天多要怎么办,最后还不乱了套啊……在儿女们的眼里,老父亲太老实,容易吃亏。

这些话,都没劝到田祥的心里去。田祥说:“你们想过没有,假如我不还钱,有朝一日我死了,你们回来安葬我,一进咱们这个村,乡亲们都看着呢,他们会说老田头欠钱不还,死了该死,儿女还有脸哭呢。可是我若还了钱,乡亲们会说老田头不懒,活着时讲良心,儿女们也不错……你们说,人活着还图啥,不就是图希个好名声吗?”

田祥失踪了17年,许多乡亲认为田祥不可能还钱了,手中的欠条不知扔到哪里去了。可是,当田祥拿着账本和现金,挨门挨户还钱,乡亲们既吃惊又感动,都对田祥伸出大拇指说:“老田头讲良心,有德行,是这份儿的!”

东山村的老张婆与田祥的老伴是干姐妹,当年借给田祥、1400元钱。田祥破产时,老张婆怕加重田祥的“罪过”,没向法院提交这笔钱。此时,田祥听说老张婆已经病入膏肓,急忙和老伴买了补品,打车去了她家,当着众人的面,把钱放在老张婆的手上。老张婆已经病得不能说话,手里攥着钱,只是一个劲地流眼泪。

田祥欠高永贤50元钱,高永贤已经去世多年,当田祥把50元钱还给高永贤的儿子高畔清时,高畔清感动地说:“我压根不知道借钱这事儿。”

贺家漫甸的褚兰生当年借给田祥2000元钱。现在褚兰生在河北三河县打工。田祥通过褚兰生的侄子,找到了他的电话,告诉他要还钱。半年后,褚兰生如数拿到了自己的钱。

“田祥将近80岁的老人了,没想到还真把钱还上了,一分也不欠,不简单。这事搁别人身上做不到。”村长褚汉广一边感叹,一边回忆说:“1997年,我在沈阻见到田祥时,田祥老人抓住我的手,哭得呜呜咽咽,让我给父老乡亲们捎信,欠乡亲们的钱,一定要还,否则心里不踏实。”

村民田守坤:殷宝玉说这么多年了,我们根本不抱还钱的希望了。

田祥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就像搬掉了多年压在心口上的一块大石头,让他长出了一口气。这些年,他始终吃不香、睡不实!

田祥欣慰地说:“还是乡亲们好呀,没一个多要的。”

褚汉广说:“一共还了174000元,田老爷子最后还剩2万多元,买了5头小母牛。”

田祥高兴地说:“把钱还给人家,心里可踏实了,跟人家说话也仗义了,人家还挺尊敬咱的,躺在炕上就能睡着。还有,你说咋的,住在自己的屋子里,你甭管吃得好赖,就是觉得香。”

蓝天是白云的故乡,还清债务是田祥今生幸福的天堂。田祥笑了,笑得如此开心。

“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田祥一生过往的风风雨雨,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化为老人枕边平实、安稳的梦。让老人能在自家的土炕上,每晚酣睡到天亮。

我的目光跟随您的脚步,一步步,祝您余生从此幸福

田祥是一个处在当今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整整17年的时间里,承受着许多人都难以想象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履行着诚信的诺言,印证着道德的力量。

田祥老汉17年拾荒还债的故事,誉满草原,感动了内蒙古大地,感动了家乡所有的人。

2012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第四届(2011-2012)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活动。活动从开始到颁奖盛典,历经7个多月,共有300多万人投票参与,经过初审、复审及终审,最终选出了十位感动内蒙古人物。田祥背井离乡拾荒还债的事迹得到了投票网民和读者的广泛赞誉,获得评审团的高度认可,在本届评选活动中荣膺“感动内蒙古人物”。

2013年5月25日,颁奖盛典在呼和浩特举办,十位感动内蒙古人物悉数亮相。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颁奖晚会上,这些感动内蒙古人物的事迹再次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主持人在一开场的时候就介绍道:“我们不仅需要许许多多的感动人物,我们也更需要千千万万的人们被感动。”

“你拾回的是尊严,你还回的是诚信,你坚守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当动情的主持人含着眼泪,宣读完授予田祥的颁奖词,年近80岁的田祥脚步蹒跚地走上颁奖台。endprint

看到这个苍老年迈、瘦弱多病、贫困不堪的老人,台下观众席,响起一片唏嘘之声。

一个老农漂泊他乡,靠捡垃圾一分一角地攒钱,执著还债的信念感动了在场的领导和观众。债,人之责也。只念过18天书的田祥老汉把“欠债还钱”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

感谢田祥,在漫漫还债路中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简单的生活道理:讲诚信,讲良心,在当今这个金钱至上、道德滑坡的市场经济社会;仍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根本。

田祥举起奖杯,努力地挺直被生活重负压弯的脊梁。他眼望前方,强烈的灯光让他眼前一片眩白。他恍惚看到诸多的亲人:60多年与他相依为命的老伴,猝死在他乡的大儿媳,被苦难吓跑了的孙子媳妇,在襁褓中失去母爱的重孙女……他咬着牙,绷紧脸,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这些年,自己流的泪水还少吗!

光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苦难而停滞不前。

时间依旧向前缓缓地流淌着。

2013年9月26日。我再次来到松山区西南沟村民组。这是一个只有16户50多口人的小山村。村子坐落在南山坡的半山腰上,因为坐北朝南的缘故,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都比房顶高。所以,从屋门出来,要走十几米上坡路,才能走出大门口。

这个村子全年缺水。全村人吃水要到村后的山泉里去挑。

全村共有两排房子,从第一排向西数,第五家就是田祥的家。四间低矮的小土房,田祥就住在这里。

田祥正在院子里饮牛。看到我,他老远就咧开嘴笑了,双手在胸前搓了几下,上前抓着我的手,表情亲切而卑微。

院子里,栽着几个拴牛桩。地上,布满了牛粪和碎草。除此之外,散落着几个饮牛用的石槽和铁盆。田祥响应舍饲政策,一直在院子里圈养牛,现在已经发展到23头。

大门口的东侧是一排破旧的棚圈,棚顶用塑料布苫着,夏天长出的草已经枯黄。

“您老的病好了吗?”我问。

“好是好了。”田祥点头,“可是,从旁边又长出了一个小的。”

第一次采访时,田祥的脖子后长了一个鸭蛋大的肿瘤,肿得发亮,好像要破了。

“为什么不去医院?”我问。田祥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是老人手中没钱。我瞅着牛,田祥看出我的心思,他说:“这是我唯一能给儿女们留下来的财产,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哩!”

这是一个苦难的家庭。田祥的老伴李凤兰今年79岁,河北省围场县人。自小6岁没了妈,14岁爹又死了,跟着爷爷长大,结婚60多年,已经有50多年没回娘家了。与田祥一起风风雨雨,离家千里拾荒,却不曾有半点的后悔。

田祥的大儿子田守义,58岁,妻子死了十多年了,一直未娶。他看到我,嘴里呜哩哇啦地向我打招呼,我努力听,也没听懂他说的是什么。

田祥的老伴伤心地说:“无论想什么法儿,也得给大儿子再成一个家。可是,谁家的女人还敢嫁过来啊……”

一直没有见到田祥的二儿子。听说他长年在外地打工。他的膝下,有一个傻儿子,一生下就痴呆,什么活也不能干。

田祥的房子低矮而破旧,举起手,就能够到房檐。墙上抹着黄土泥,有的地方墙皮已经脱落。斑驳陈旧的土墙似乎向人昭示久历风雨沧桑,而今却已不堪承受岁月重负。

只有房屋后面长着两棵一人多高的杨树,相互依偎着,在秋风中,有些泛黄的树叶顽强地伸展着,给这个残破脏乱的小院带来少许的生机。

离杨树不远,临时搭着一间低矮的草棚。棚里,若干废纸箱和破烂衣服堆叠在一起。此外,还有一只筐,两辫子大蒜,三串蘑菇,九个倭瓜。

从这里,可以猜想出田祥一家平时的生活。

田祥的挎包里,多了一本红色的荣誉证书。2013年8月16日,田祥被评为赤峰市建市30年有影响人物。田祥的感人事迹引起了松山区委、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久前,松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丛日霖带领民政局、慈善总会的领导们,在大夫营子乡党委书记、乡长的陪同下,来到田祥的家中,送来5000元慰问金,并表示明年免费为田祥建一处现代化的牛舍。田祥感动了。尽管外面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但是田祥的心里涌起一阵温暖。

田祥说家里很忙,山上的玉米没有收回来,土豆还埋在地里。

田祥干完田里的活,还要往家里背草喂牛,一天不知要背多少趟。

田祥家四周的山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一场秋霜,树叶子五颜六色。田祥说:“在外边待了这么些年,真是故土难离。等时间长了,别说人想人,就是连山头他都惦记。人穷不嫌地面苦的道理就在这呢……”

晚上,我和田祥住在一起。田祥向我说了好多愉快的、不愉快的往事。

半夜,我被冻醒了。房间里有一股呛人的旱烟昧。我想起昨晚田祥发愁的几件事:一、今年冬天牛再下了犊,急需要一处暖圈。二、田祥家还有一块平地不是水浇地,产量上不去。三、田祥想打一口井,解决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四、最近田祥又给离婚的孙子张罗娶媳妇,欠了几万元的外债。

我想,在我睡着后,田祥一定是又抽烟解闷了。这是老人多年的习惯。

因为无法帮助田祥,我很自责。我只有在心里祝福多灾多难的老人,以后能过得幸福一些,平平安安。

我清晰地记得,在田祥家的东墙上,贴着一张奖状:田浩同学,在大夫营小学首届“缅怀先烈遗志、增强爱国热情”朗诵比赛中,获二等奖……

田浩是田祥的重孙女,现年14岁。

奖状的上方,贴着一张“撒玛利亚妇人”画像。画像的空白处,有一行歪歪扭扭的钢笔字,是小田浩写的:善心的人,细心的人,才可以升入天堂。

责任编辑 陈冲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亲们老伴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猎人海力布》五问
赶场
和老伴一起洗脚
老伴考驾照
理发
文山鸡菜
理发
老张回家记
退休老人就怕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