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闽江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曾使很多没有机会读书的年轻人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一时间上大学就等于成才的观念悄然兴起。那时,匮乏的教育资源、紧缺的教育机会强化了这种概念——改变命运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上大学。
那个时代,尽管图书馆不多,书籍也很少,但喜欢读书的人却非常多;在校大学生不仅读书刻苦,而且极富创造性:北京电影学院拍出了史无前例的学生作品《青春》,之后的毕业生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影坛盛事,连续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各项大奖;那时的中文系大一学生卢新华写出了小说《伤痕》,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可以说,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充满了革新与创造。
上个世纪90年代,笔者曾遇到马来西亚教育总督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校长郑明泮,这个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对中国的北大、清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调查和统计,他认为北大、清华是全世界最难考的大学。然而,令他更惊讶的是,那个时代中国的医学生走遍穷山僻壤为工农大众看病,在山乡的炕头上,用简陋的消毒方式为老乡做大医院才能做的大手术。他说,这才是高山仰止的医术,这才是世界上最精彩的大学。
大学的精彩之处在于“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念,在于“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教育宗旨,在于表里如一,教学相长的实践和效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平凡的劳动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自己,微薄的能力在力所能及的努力中一点点增加着经验和才干。没有忧虑和郁闷,没有勾心斗角的内耗,更没有学校名次的等级之分。
然而,在教育普及的今天,校园里少了无私奉献的青春激情,多了个人得失的斤斤计较,相对稀缺的名校成为时代追逐的目标。其实能上名校并不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唯一条件,只能说明高中阶段的学习比较刻苦,具有了一定的学力。但是,这个学力,同时代不同学校的学生相差并不太大。
适应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历练。当年的我们,特别不缺乏这些社会经验,因为上大学之前,尤其是“老三届”,已经有多年工龄了。好的社会经验加上大学的深入学习,自然能成大器。
现在的中国高校如云,教育内容却相差无几,偏偏缺少了成才的土壤——社会实践、社会经验和有境界的理想,许多学生还养成了“只说不做”的懒毛病。
我们不回避名校有比普通高校丰富得多的教育资源,但是敢于实践、敢于摸索、大胆创造,不也是普通高校学生的成才之路吗?读书在精,在运用;有志气的学生必然有所作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