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红
摘 要:教育部继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即精品课程项目后,于2011年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以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本文对这两类课程进行了差异性比较,主要集中在教学对象定位、教学内容、资源表现形式、教学理念、资源公开力度、建设模式、制作技术标准等方面,这两类课程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考虑在准确定位教学对象、把握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度挖掘课程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加强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建设
中图文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24-04
一、精品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定义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层次主要包括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级别包括国家、省、校三级。[1]2010年度评选出最后一批国家精品课程。[2]
继精品课程项目后,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指出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定义为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则主要由已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升级改造。[3]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三个网站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形式免费向社会开放。文章在比较两者差异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见解。
二、两类课程建设现状
1.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持续时间为2003年至2010年。截至2013年10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官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www.jingpinke.com/)累计发布了各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精品课程20283门,其中本科课程14446门,高职高专课程5837门。本科、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如表1、表2所示。
2.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1年10月12日,《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2012年4月26日,《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12〕10号)确定43门课程为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并给与相关高校经费支持。2012年12月17日,《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12〕22号)确定62门课程以及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戏曲史话》、《数学文化》两门课程的续拍部分为第二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并给与相关高校经费支持。2013年2月6日,《关于开展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3号)启动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计划组织建设350门左右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专业导论课类和就业指导类精品视频公开课。[4]截至2013年10月,官方网站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edu.cn)已收纳26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如表3所示。
三、精品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差异分析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精品课程在“十二五”背景下的继续和延伸,与精品课程存在一定差异。
1.教学对象定位差异
精品课程定位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目的在于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因为是示范性课程,定位在于在校大学生和课程的示范性作用。
精品视频公开课定位为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教学对象的范围由大学生扩展到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这是在处理大学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为满足社会公众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的需求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变,能引领高校主动适应时代需要,迎接全球化和网络化所带来的新挑战。
2.教学内容差异
精品课程选择原则上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5]课程要求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内容要先进,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6]
精品视频公开课选择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华中师范大学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调查指出,视频公开课的学习群体多为21~30岁的年轻群体,“淘课”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升技能,更多的是对这一类公开课感兴趣。[7]学习内容方面,较之自然科学,学习者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类实用性、启发性、趣味性强的课程更为偏爱,以哈佛大学TalBen Shahar的“幸福课”,湖南大学袁涤非的“现代礼仪”为代表。面向社会公众,不需要较多专业基础的普适性课程较为适合,专业性太强或需要较高基础水平的课程不利于公众的学习。
3.资源表现形式差异
资源表现形式方面,精品课程以课程网站形式展现,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10)》,一级指标包括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0分)、教学条件(20分)、教学方法(20分)、教学效果(20分)、特色和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加分项)。课程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内容上网也受鼓励。
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表现形式主要为视频,从目前已有课程来看,有些学校为课堂实录,如周人气榜冠军课程“心理学与生活”(南开大学,管健),有些学校则使用专门建设的录播室,如总人气榜冠军课程“现代礼仪”(湖南大学,袁涤非)。这些视频质量都比较高,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当然,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也有主讲教师录像。但单就教学视频来看,正因为视频公开课将视频单独剥离出来,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课程开发单位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视频建设方面,对其深度挖掘。
4.教学理念差异
精品课程资源丰富,多而全,这是它的优势。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授课录像仅作为精品课程的一部分,限于时间精力有限,细节要求没有那么高,与平时授课差不多即可。精品视频公开课将教学视频单独提出后,其重要性提升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同时加入了社会学习者,将教学对象的范围进行扩展。这些变化引起了教学理念、教学重心的偏移。
教学理念上关注学习者的进步和发展。教师更有对象意识,不唱独角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明确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另外,为适应富有生活经验的社会学习者的需求,增强了课外内容的权重,教学内容重心的选取更贴近学习者学习、工作和生活,注重与学习者的深层次交互。
endprint
5.资源公开力度差异
精品课程资源主要由官方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行发布(有些精品课程也挂靠在对应学校的网站),课程资源的公开状态为半公开。用户浏览在未登录状态下可以浏览文本资源的前两页,音视频资源的前一分钟;下载资源需要扣除相应积分,每个资源下载积分默认为10分(约折合人民币1元)。浏览完整教学录像同样需要扣除相应积分。
精品视频公开课视频由官方网站爱课程网进行发布,浏览者不需注册,不需积分,点击即可浏览,也就是课程资源是完全公开的,没有用户、积分限制。从浏览者的角度,浏览者人群多为在校学生、自学者、大学教师、白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完全公开,为这些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完全免费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击想浏览的视频课程就能够看到而不用担心费用问题。这在想通过这个平台学到点东西的人群中是一大诱惑。
6.建设模式差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8]由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在网上进行,特殊情况也可到校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停拨维护升级费。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采用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的建设模式。实行严格的课程内容审查制度,高校和主讲教师承担遴选确定的选题建设任务,并肩负保证课程质量的社会责任。教育部以适当方式组织专家和师生对完成建设的课程再次评价遴选,课程择优上网展示,上网展示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荣誉称号和经费支持。
7.制作技术标准差异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要求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它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为参照的,满足适合网络基本使用。[9]要求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音频采样频率不低于11kHz,视频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大小为320×240。基本上标清即可。
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技术标准比精品课程要细致、严格得多,增加了对PowerPoint制作、片头片尾、外挂唱词、课程元数据等的要求,文件要求清晰度也推荐使用高清格式。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10]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需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录音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策略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至2015年建设900门。现已建有266门,2013年计划组织建设350门。基于精品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差异比较,完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有以下建议。
1.准确定位教学对象
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者多为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平时教学工作是给本科生、研究生授课,一课时一课时的教学容易产生教学惯性,特别是有较长教龄的教师更是对这样的教学对象特点了如指掌,发现学生的细微反馈便能做适当的调整。然而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对象定位为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增加了社会公众后,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就发生了变化,社会公众的学历结构、年龄层次、学习动机、学习内容选择、对授课方式的偏好会有所差异,教师在满足高校学生的基础上,应兼顾社会公众群体,才真正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
2.把握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源自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社会热点类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类、专业导论类、就业指导类。尽管都是量大面广的课程,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以高等学校培养计划课程类别为基础,具有明显的高校学科痕迹,精品视频公开课打破了大学的课程类别,注重考虑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特征,不苛求课程的完整学科性和前沿性。
3.深度挖掘课程教学设计
精品视频公开课将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单独提出,凸显其重要性,让教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对教学过程进一步挖掘。其间课程教学设计首当其冲,深刻理解教学目的(为什么教),恰当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什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何教)是增强课程教学有效性,发展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提升视频公开课质量的有效方法。可先小范围试用,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对课程结构各环节进行修改、调整、增删,确保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4.优化教学资源
视频公开课在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增强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使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团队增强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服务,考虑多媒体课件色调统一、意象切合主题、文字量合适、排版富有美感、动画优质适当(符合戴尔经验之塔原理);教学场景光线充足、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效果好;后期制作视频清晰、稳定、构图合理,伴音饱满、圆润、富有磁性等因素,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品质,提升学习体验。
5.提升教师能力
视频公开课为全国范围使用并向国际推广,这就需要课程所在高校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影响力,授课教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授课效果,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优质性和前沿性。在部分高校争创一流大学、知名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同时,激励教师关注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重点的领域和重大需求,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教高﹝2003﹞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教高司函﹝2010﹞107号.关于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上网公示的通知[Z].2010.
[3]教高司函﹝2011﹞105号.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1.
[4]教高司函﹝2013﹞69号.关于开展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3.
[5]高等教育司.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EB/OL]. http://news.jingpinke.com/policies?start=161.
[6]教高﹝2003﹞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7]李益,范雅琳.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几点建议——基于淘课族的视角[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2):77-79.
[8]教高厅﹝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2003.
[9]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EB/OL]. http://news.jingpinke.com/policies?start=141.
[10]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EB/OL]. http://gkk.zlgc.edu.cn/.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
5.资源公开力度差异
精品课程资源主要由官方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行发布(有些精品课程也挂靠在对应学校的网站),课程资源的公开状态为半公开。用户浏览在未登录状态下可以浏览文本资源的前两页,音视频资源的前一分钟;下载资源需要扣除相应积分,每个资源下载积分默认为10分(约折合人民币1元)。浏览完整教学录像同样需要扣除相应积分。
精品视频公开课视频由官方网站爱课程网进行发布,浏览者不需注册,不需积分,点击即可浏览,也就是课程资源是完全公开的,没有用户、积分限制。从浏览者的角度,浏览者人群多为在校学生、自学者、大学教师、白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完全公开,为这些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完全免费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击想浏览的视频课程就能够看到而不用担心费用问题。这在想通过这个平台学到点东西的人群中是一大诱惑。
6.建设模式差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8]由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在网上进行,特殊情况也可到校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停拨维护升级费。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采用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的建设模式。实行严格的课程内容审查制度,高校和主讲教师承担遴选确定的选题建设任务,并肩负保证课程质量的社会责任。教育部以适当方式组织专家和师生对完成建设的课程再次评价遴选,课程择优上网展示,上网展示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荣誉称号和经费支持。
7.制作技术标准差异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要求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它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为参照的,满足适合网络基本使用。[9]要求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音频采样频率不低于11kHz,视频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大小为320×240。基本上标清即可。
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技术标准比精品课程要细致、严格得多,增加了对PowerPoint制作、片头片尾、外挂唱词、课程元数据等的要求,文件要求清晰度也推荐使用高清格式。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10]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需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录音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策略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至2015年建设900门。现已建有266门,2013年计划组织建设350门。基于精品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差异比较,完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有以下建议。
1.准确定位教学对象
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者多为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平时教学工作是给本科生、研究生授课,一课时一课时的教学容易产生教学惯性,特别是有较长教龄的教师更是对这样的教学对象特点了如指掌,发现学生的细微反馈便能做适当的调整。然而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对象定位为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增加了社会公众后,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就发生了变化,社会公众的学历结构、年龄层次、学习动机、学习内容选择、对授课方式的偏好会有所差异,教师在满足高校学生的基础上,应兼顾社会公众群体,才真正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
2.把握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源自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社会热点类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类、专业导论类、就业指导类。尽管都是量大面广的课程,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以高等学校培养计划课程类别为基础,具有明显的高校学科痕迹,精品视频公开课打破了大学的课程类别,注重考虑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特征,不苛求课程的完整学科性和前沿性。
3.深度挖掘课程教学设计
精品视频公开课将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单独提出,凸显其重要性,让教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对教学过程进一步挖掘。其间课程教学设计首当其冲,深刻理解教学目的(为什么教),恰当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什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何教)是增强课程教学有效性,发展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提升视频公开课质量的有效方法。可先小范围试用,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对课程结构各环节进行修改、调整、增删,确保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4.优化教学资源
视频公开课在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增强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使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团队增强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服务,考虑多媒体课件色调统一、意象切合主题、文字量合适、排版富有美感、动画优质适当(符合戴尔经验之塔原理);教学场景光线充足、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效果好;后期制作视频清晰、稳定、构图合理,伴音饱满、圆润、富有磁性等因素,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品质,提升学习体验。
5.提升教师能力
视频公开课为全国范围使用并向国际推广,这就需要课程所在高校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影响力,授课教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授课效果,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优质性和前沿性。在部分高校争创一流大学、知名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同时,激励教师关注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重点的领域和重大需求,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教高﹝2003﹞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教高司函﹝2010﹞107号.关于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上网公示的通知[Z].2010.
[3]教高司函﹝2011﹞105号.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1.
[4]教高司函﹝2013﹞69号.关于开展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3.
[5]高等教育司.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EB/OL]. http://news.jingpinke.com/policies?start=161.
[6]教高﹝2003﹞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7]李益,范雅琳.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几点建议——基于淘课族的视角[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2):77-79.
[8]教高厅﹝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2003.
[9]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EB/OL]. http://news.jingpinke.com/policies?start=141.
[10]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EB/OL]. http://gkk.zlgc.edu.cn/.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
5.资源公开力度差异
精品课程资源主要由官方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行发布(有些精品课程也挂靠在对应学校的网站),课程资源的公开状态为半公开。用户浏览在未登录状态下可以浏览文本资源的前两页,音视频资源的前一分钟;下载资源需要扣除相应积分,每个资源下载积分默认为10分(约折合人民币1元)。浏览完整教学录像同样需要扣除相应积分。
精品视频公开课视频由官方网站爱课程网进行发布,浏览者不需注册,不需积分,点击即可浏览,也就是课程资源是完全公开的,没有用户、积分限制。从浏览者的角度,浏览者人群多为在校学生、自学者、大学教师、白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完全公开,为这些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完全免费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击想浏览的视频课程就能够看到而不用担心费用问题。这在想通过这个平台学到点东西的人群中是一大诱惑。
6.建设模式差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8]由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在网上进行,特殊情况也可到校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停拨维护升级费。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采用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的建设模式。实行严格的课程内容审查制度,高校和主讲教师承担遴选确定的选题建设任务,并肩负保证课程质量的社会责任。教育部以适当方式组织专家和师生对完成建设的课程再次评价遴选,课程择优上网展示,上网展示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荣誉称号和经费支持。
7.制作技术标准差异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要求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它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为参照的,满足适合网络基本使用。[9]要求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音频采样频率不低于11kHz,视频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大小为320×240。基本上标清即可。
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技术标准比精品课程要细致、严格得多,增加了对PowerPoint制作、片头片尾、外挂唱词、课程元数据等的要求,文件要求清晰度也推荐使用高清格式。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10]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需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录音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策略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至2015年建设900门。现已建有266门,2013年计划组织建设350门。基于精品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差异比较,完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有以下建议。
1.准确定位教学对象
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者多为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平时教学工作是给本科生、研究生授课,一课时一课时的教学容易产生教学惯性,特别是有较长教龄的教师更是对这样的教学对象特点了如指掌,发现学生的细微反馈便能做适当的调整。然而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对象定位为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增加了社会公众后,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就发生了变化,社会公众的学历结构、年龄层次、学习动机、学习内容选择、对授课方式的偏好会有所差异,教师在满足高校学生的基础上,应兼顾社会公众群体,才真正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
2.把握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源自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社会热点类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类、专业导论类、就业指导类。尽管都是量大面广的课程,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以高等学校培养计划课程类别为基础,具有明显的高校学科痕迹,精品视频公开课打破了大学的课程类别,注重考虑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特征,不苛求课程的完整学科性和前沿性。
3.深度挖掘课程教学设计
精品视频公开课将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单独提出,凸显其重要性,让教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对教学过程进一步挖掘。其间课程教学设计首当其冲,深刻理解教学目的(为什么教),恰当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什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何教)是增强课程教学有效性,发展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提升视频公开课质量的有效方法。可先小范围试用,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对课程结构各环节进行修改、调整、增删,确保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4.优化教学资源
视频公开课在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增强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使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团队增强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服务,考虑多媒体课件色调统一、意象切合主题、文字量合适、排版富有美感、动画优质适当(符合戴尔经验之塔原理);教学场景光线充足、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效果好;后期制作视频清晰、稳定、构图合理,伴音饱满、圆润、富有磁性等因素,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品质,提升学习体验。
5.提升教师能力
视频公开课为全国范围使用并向国际推广,这就需要课程所在高校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影响力,授课教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授课效果,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优质性和前沿性。在部分高校争创一流大学、知名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同时,激励教师关注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重点的领域和重大需求,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教高﹝2003﹞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教高司函﹝2010﹞107号.关于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上网公示的通知[Z].2010.
[3]教高司函﹝2011﹞105号.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1.
[4]教高司函﹝2013﹞69号.关于开展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3.
[5]高等教育司.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EB/OL]. http://news.jingpinke.com/policies?start=161.
[6]教高﹝2003﹞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7]李益,范雅琳.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几点建议——基于淘课族的视角[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2):77-79.
[8]教高厅﹝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2003.
[9]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EB/OL]. http://news.jingpinke.com/policies?start=141.
[10]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EB/OL]. http://gkk.zlgc.edu.cn/.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