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纵断面与路外地面排水之间的关系

2014-07-17 07:21:06张婉鸣
山西建筑 2014年14期
关键词:横坡纵断面纵坡

张婉鸣

(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095)

1 背景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一般沿道路铺设,路外排水一般需通过道路排水实现,因此道路排水不仅是道路本身排水的问题,而且要考虑路外排水需要。对于道路和路外地面的竖向关系,最好是人行道比路外地面稍低,如图1所示。不仅方便居民出行,而且有利排水,视距上也较好。但现实中往往偏重于道路本身的排水,对路外排水重视不够,导致相对于道路,路外不是高了就是低了,不仅不利排水,而且为居民出行带来很多麻烦。造成这种情况有城市演变历史的关系,也有设计方面的原因。通过设计可以减少及改善这种情况。

2 造成临街低于道路的原因

1)洪水标高高于路外地面。

成因:城市多数是在村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滨河地区的村庄标高时常较低,达不到城市防洪标高的要求。而主要道路需要满足百年一遇的防洪标高,导致道路标高可能高过路外地面标高。

图1 正常理想状态道路和路外地面的竖向关系

处置办法: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在城市改造时(如城中村改造)抬高道路两侧的地面标高,最终与防洪及道路标高相适应。

2)道路设计时,强调道路本身,要满足纵断面设计规范要求,未顾及路外地面排水要求。

成因:除了满足防洪排涝标准外,不同等级的道路,纵断面有不同的坡长、坡度等要求,还有土石方平衡问题,对于这些,合格的设计人员一般都能解决。但有时候,设计人员忽略或者不重视道路沿线两侧的排水要求,导致道路高于路外地面标高,造成路外排水困难。

处置办法:对于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反复试算,不断调整道路纵断面,达到既保证道路技术标准,又满足路外地面排水。

3)为了规范要求的最小纵坡,顾不上路外地面排水。

成因:在三角洲低洼地区的城市,路外地面往往比较平坦。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里,为了排水需要,道路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有时为了满足这条规定,人为地抬高了道路标高,造成道路高过两侧的地坪。

处置办法:对于这种情况,关键要看设计人员的侧重点,看设计人员是把路外排水放在什么位置。如果把这种情况看成规范上的“特殊困难”情况,按照道路两侧的路外地面标高拉坡,可能会造成道路纵坡小于0.3%,甚至为平坡,道路本身排水条件会差一些,但换来的是路外排水更顺,更有利于临街居民出行。其实平坦地区,采用起伏的0.3%纵坡,结合竖曲线设计后,对于排水作用并不大。纵坡较小时,道路主要通过横坡排水,通过在道路外侧,横坡低点设置锯齿形偏沟也能达到较好的排水效果。

排水是个综合问题,不应该只注重道路排水而忽视路外排水,而应该综合起来考虑。笔者认为,为了保证路外排水,道路纵坡小于0.3%是值得的。

4)因为路外场地竖向设计失当,导致道路与场地之间无法适应。

成因:路外地面起伏过大,通过道路纵坡来适应,会顾此失彼。

处置办法:这种情况比较多,只能分别通过放坡或挡土墙来克服高差,并增设路外排水设施来解决。

3 路外排水不畅时的处置办法

相对于道路,路外地面与人行道间存在高差,不仅不利于居民出行,而且不利于排水。遇到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如下:

1)要把路内排水和路外排水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新建还是加铺改造,都应该高度重视路外排水。在道路纵断面设计时,不仅要满足道路本身的技术要求,而且应处理好道路纵断面和路外地面之间的竖向关系。

2)旧路等级低,临街建筑地坪顺旧路,升级改造时,主车道标准高,如按照路外地面拉坡,纵断面指标将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遇到这种情况,在道路用地容许的情况下,采用主车道+辅道的模式比较好,主车道采用升级标准,辅道顾及临街建筑地坪,如图2所示。

图2 主车道+辅道模式

3)修改道路横坡。

a.道路扩宽时,顺着原道路横坡下去,将导致车行道外侧标高降低,一方面可能导致低于城市防洪标高,一方面会导致人行道标高降低,造成与路外建筑不适应。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减小道路横坡,如由2%降为1.5%。

b.旧路改造时经常会遇到,尽管充分考虑到路内排水和路外排水的关系,但也难以做到路外地面标高与道路标高之间的高差一致,让你采用相同的人行道横坡,这时,人行道横坡采用0.5%~2.5%的变化值来适应临街建筑地坪的变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办法。

c.人行道与临街建筑地坪之间设台阶,如室内与室外高差较大,用地容许时可通过台阶衔接,但台阶多了不利于出行。

4)利用设施带(或绿化带)来适应高差。

如图3所示,按正常道路横坡会导致室内地坪标高低于人行道,为此将设施带做成向内斜面,按室内标高要求,将人行道标高降低。这时需在设施带外侧增设雨水口,收集人行道及路外雨水。如室内地坪较正常人行道高出较多,可以通过将设施带做成外高内低的倾斜面来适应高差。

图3 利用设施带克服高差(适用于地坪标高低于行车道标高时)

当高差更大,将设施带(或绿化带)做成斜面也不能克服高差时,可通过挡土墙来克服,见图4。

图4 利用挡土墙克服高差(适用于高差不大适合放坡时)

4 结语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除了应该满足各控制点标高要求外,路外排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旧城区进行道路改造,往往会遇到路外地坪标高与人行道标高不相匹配,造成排水困难的问题。在设计时应高度重视路外排水问题,避免因考虑不周造成设计失误。当路外地坪与人行道的高差无可避免时,详细分析成因,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利用已有条件,克服排水困难的问题。

[1]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横坡纵断面纵坡
基于车体加速度的超大跨度桥上线路纵断面优化方法
地铁线路纵断面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山东科学(2022年4期)2022-07-31 15:48:54
基于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区间平均纵坡控制指标研究
山区公路曲线预制小箱梁桥面横坡的调整方法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5-25 06:54:08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工程与建设(2019年3期)2019-10-10 01:40:36
桥面预制 T 梁横坡及线形的控制
名城绘(2017年2期)2017-10-21 23:40:52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道路纵断面设计及土方量算中的应用
地矿测绘(2015年3期)2015-12-22 06:27:30
基于ZDM软件浅谈土地整治中纵断面图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