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4-07-17 20:33丛明才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

丛明才

摘要:本文以文化、跨文化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借助于德国教育家Lehmann 和Nieke的以培养行为能力为目标的能力模式和潘亚玲教授的跨文化能力模式内涵,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状况和外语教学规律,深入探讨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强调跨文化交际的实现需要具备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三个条件,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无止境、开放型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开放型过程

一、跨文化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能力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在其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的讲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老的这句名言告诫人们,应当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且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是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着向世界宣传中国、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了解的重要课题。因此,关注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培养人才的跨文化能力,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中国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

2006年在上海召开的“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跨文化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能力,外语教学大纲应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人才的要求。

诚然,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本科教学大纲》(2000)首次在教学原则中提出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也将跨文化交际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最新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2006)以及《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2010)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可见,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已开始受到外语界的普遍关注。

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对于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还很少。自20世纪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被引入国内外语教学界以来,研究重点一直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本体内涵研究,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中还只是“冰山一角”。

要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跨文化能力,否则,“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讨论恐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杨盈、庄恩平2007:14)。

二、语言、文化、跨文化

1. 关于文化

“文化”一词来自拉丁语“colere”,原指开垦、耕种、栽培、培养,亦指农作物、经济作物等,是人类设计、构建自己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后来,文化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即“在人类社会历史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2004)。

著名的“冰山模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文化的丰富内涵。位于水面上方的冰山是我们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如语言、音乐、艺术、建筑、饮食等,是文化的表层含义。而倒映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如态度、想法、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是文化的深层含义。

2. 关于跨文化

所谓“跨文化”就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或碰撞。要想很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能力。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能力中的情感要素,是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以及移情能力。跨文化知识主要指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和了解。跨文化能力是在异文化环境中也能像在本文化环境中那样轻车熟路、来去自如的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知识、情感和技巧的统一体,是对知识的应用,因而是一切学习的目标。这恰好符合中国高等教育从以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范式大转变。

3. 关于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影响着语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共生共存的关系,这就是说,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也不能脱离语言而生存。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语言更加丰富。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它承载着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传统。

语言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词汇来自于生活。文化的特征能够借助语言反映和表达出来。比如,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雪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他们同雪打交道也很多,所以在他们的语言中关于“雪”的词汇也就非常丰富。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共有六个不同的词表示“雪”,如落雪、像水一样稀的雪、被风吹动的雪、飞雪、地面的雪和积压成冰块的雪,而在其他绝大部分语言中只有一个词。再比如,在日语中有丰富的词汇表示与“大米”有关的概念,如ine (稻子),momi(稻种),kome(大米),meshi,gohan,i-i,mama(米饭),kayu(大米稀饭)(Pelz 1992)。类似的情况同样也可以在汉语或越南语中看到。如在汉语中,也有大量关于大米的词汇,像稻米、大米、糯米、香米、籼米、精米、长米、粘米等,而在德语、英语和法语中却缺少相对应的词,只有一个词作为集合概念表示大米,分别是Reis 、rice和riz。这是因为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许多国家盛产大米,大米与人民的生活及文化息息相关,因而这方面的词汇就比较丰富。而在德国,没有耕种稻谷的条件,人们的主要食物是面食,因而在语言中关于“大米”的词汇就相对缺乏。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德语和汉语就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方式也反映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比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说:“吃了吗?”“干吗去?”,或者“你去哪儿?”等。然而,当你见到德国人时这样打招呼,就会令其非常费解。德国人会想:你是否要请我吃饭?我去哪儿跟你有何关系,为什么要告诉你呢?他们见面打招呼很简单,一句“Hallo!”足矣。再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常对客人说:“您慢点吃!”或“请慢用!”这时,德国人会感到很纳闷,不禁要问:难道我吃得太快了吗?在这一场景下,德国人会说:“Greifen Sie bitte zu !”意思是“请随便用,不要客气!”还有,在送客时,中国人经常说:“请慢走!”这时德国人会问:难道我走得太快了吗?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常说:“Kommen Sie gut nach Hause!”意思是“祝您平安到家!”

以上例子足以说明,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1. Lehmann和Nieke的能力模式

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首先必须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这一能力的内涵,从而为在外语教学大纲中提出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提供科学依据。

德国教育学家Lehmann和Nieke认识到,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必须学会终身学习和转岗学习,学习的方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提出增补方法能力并构建出一个能力模式。

图1Lehmann和Nieke(2000)的能力模式

Lehmann和Nieke的能力模式以培养行为能力为目标,将行为能力分解为专业、方法、社会和个人四种能力。四种能力的具体内涵如下:专业能力指处理复杂专业要求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专业技巧。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语言技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个人能力指愿意承担责任并付诸相应的行为,得体的解释和评价自己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能力。社会能力指主体与周围得体相处的能力。方法能力是分析和灵活的尝试各种解决方式、使用符合环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该模式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行为能力,这是由能力的行为指向决定的。没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行为能力则无从谈起。行为能力是以上四种能力的整合,是整个能力模式的核心。

2. 跨文化能力多层面开放型发展模型

上面的跨文化能力模式虽然对各种能力的划分比较清晰,一目了然,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基本属于“切分蛋糕”式的模式,没能体现出来跨文化能力的动态培养和发展过程。潘亚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更为科学的跨文化能力模式:跨文化能力多层面开放式发展模型。

图2潘亚玲(2008)的跨文化能力多层面开放型发展模式

从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出,不应当将跨文化能力看作是一块可以划分为各种“分能力”的“蛋糕”,而是应当把这种能力的发展看作一个开放型的过程,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发展:

(1)从民族中心主义到文化多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将本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看问题总是带着本文化的“有色眼镜”,甚至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其他文化。因此,要抱有积极、开放、宽容的态度,消除对异文化的种种偏见,从不断积累的跨文化经验进行反思,便可以培养多视角看待本文化和异文化的能力,从而提高这一层面的综合能力。我们可以把这一层面能力的发展过程用模型中的X轴来表示。促进从民族中心主义到文化多元主义这一过程发展的重要能力有:对异文化的积极态度、宽容、开明、移情能力、尊重、敏感性及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2)从对本文化和异文化单一表面的认识到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在这一层面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对本文化和异文化肤浅的、单一角度的了解和认识,发展到对本文化和异文化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做到知己知彼。在此,尤其强调在跨文化合作中,对本国文化的深入全面的了解,以及向跨文化合作伙伴传输本国文化的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这一层面能力的发展过程用模型中的Y轴来表示。促进这一过程发展的重要能力有:对本文化的了解、对异文化的了解、从表面了解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和认识、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3)从不自觉、欠妥当的跨文化行为到自觉、有效的跨文化行为的过程。在这一层面上,人们可以从起初由于缺少跨文化经验,在跨文化交际中感到无助,同时对怎样与异文化人交往感到茫然,到不断积累跨文化经验,从而掌握各种应对策略和方式,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种跨文化场景,不断提高跨文化行为能力。这一过程的发展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合作的效益。我们可以把这一发展过程用Z轴表示。促进这一过程发展的重要能力有:适应能力、独立行为能力与责任心、灵活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外语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求同存异能力、文化协同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以上跨文化能力模型的解释中,三个层面所包含的各种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比如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这一能力的发展,不但能提高跨文化行为能力(Z层面),同时也能促进从民族中心主义到文化多元主义(X层面),以及从对本文化和异文化表面化的认识到深入的全方位的认知和理解(Y层面)的过程。

四、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外语能力并不意味着具有跨文化能力。仅仅掌握好外语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还不能保证跨文化合作的有效和成功进行。很多跨文化合作的失败不是语言障碍所造成,而是由于合作双方跨文化能力的欠缺。人们普遍认为,由于语言不通所造成的误解和问题可以很快得到消除和解决,而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所犯的错误往往会在长时间内给交际的双方造成很深的心理隔阂和阴影,从而大大影响双边的合作和交往。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外语很重要,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工具和途径。然而,外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但是两种不同语言的沟通者,同时也是本文化和异文化的沟通者。

正因为外语越来越多地仅仅作为工具,因此,培养外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跨文化合作中的很多问题、矛盾和冲突归根到底是源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实践中,那些能自如“行走”于本文化和异文化之间的人难能可贵。比如说,德资企业特别需要懂得中国文化、懂得中国现实的中国人,他们可以向德国人解释中国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为了能让德国人信服,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采纳某种方式,又同时需要懂得德国人、懂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对于国际企业来说,懂得合作双方的文化背景,对于合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提高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方面应当尤其注意的问题是:

(1)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文化知识的传输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加强实践学习的环节,加强大学教育与跨文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聘请有丰富跨文化合作经验的专家到大学讲课;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走出大学的“象牙塔”,积累跨文化实践经验。

(2)培养跨文化能力不仅仅是要避免文化冲突,更重要的是要寻求文化间的共同点,做到“求同存异”。不应过分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应当鼓励学生寻找来自于本文化和异文化的交际伙伴之间的共同点,这一点在跨文化合作中至关重要。只有找到共同点,双方才能更好地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差异,最终找到解决这些差异的办法。跨文化合作的核心是“求同”,如果一味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么很多跨文化合作可能根本就不能开始。

(3)应该强调的是,对本文化的理解、在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起到沟通作用是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土文化的深刻认识是了解异文化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很好的本文化修养,就不可能自如得体地与来自于另一文化的人进行交际。很多在华的跨国企业正是希望利用中国员工对中国文化背景、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了解,来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实现他们在华投资的目标。而事实上,我国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4)“跨文化能力”并不是脱离应用领域而存在的“空中楼阁”,不能脱离应用领域空泛地讨论跨文化能力。学习外语之外的一门专业非常重要,即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5)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通过诸如“跨文化交际”等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而是应当融入各个课程当中,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语言学、文学,还是翻译、写作,所有课程都应包含跨文化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并有效地融入教学之中。

五、结语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通过知识的传输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善于学习的能力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跨文化学习的方法论,培养学生积累处理各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并灵活运用。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开放型的过程,这一点也意味着外语专业应当进行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的合作,应当重视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跨专业合作,重视与对象国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合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因此,应当在外语教学大纲中提出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同时,外语教师也应当不断增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加强与跨文化实践的联系,以便为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无止境的学习过程。相信通过系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方案及其实施,可以使外语专业学生成为胜任全球化职业实践要求的具有跨文化学习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Lehmann, G. & W. Nieke. Zum Kompetenz-Modell[OL]. URL: http://www.bildung-mv.de/download/fortbildungsmaterial/ text-Lehmann-nieke.pdf, 2000:2.

[2] Pelz, Heidrun. Linguistik für Anfänger, Hamburg, 1992:35.

[3]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本科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6]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14.

[7] 潘亚玲. 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 中国外语,2008(4).

[8] 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 新华汉语词典[C].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1274.

[9] 杨盈 庄恩平. 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 外语界,2007(4).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外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指导教师在外语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