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江苏女孩荐雪梅,却在2014年1月28日晚上,站在了“心动2013·安徽年度新闻人物”的颁奖台上。这是何故?
荐雪梅是江苏新沂人,18岁幼师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当地一家聋哑儿童康复中心任教。那时候,与新沂市相邻的安徽淮北还没有类似的康复机构。无奈之下,一些聋哑儿童就被父母送到雪梅所在的学校。荐雪梅曾负责训练一个名叫小雨的淮北女孩,没想到这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当时,小雨只有两岁,是全家人的宝贝。可是不管老师们怎么教,她就是不能开口说话,小雨的家人心急如焚。也许是跟荐雪梅特别有缘,自从小雨到了荐雪梅这里,在荐雪梅的耐心引导下,小雨居然说话了。宝贝能说话了,一家人激动万分,尤其是小雨的爷爷奶奶,哭着向荐雪梅下跪致谢。
荐雪梅的“能耐”在淮北家长中传开,他们纷纷把自己的聋哑孩子送到她面前。而荐雪梅也不负众望,凭着自己的经验、爱心、耐心和恒心,让一个又一个聋哑孩子学会了开口说话,让欢乐的笑声又回到一个个家庭。几名来自淮北的家长在激动之余,萌生了一个想法——邀请荐雪梅去淮北,救助更多的聋哑儿童。
荐雪梅实在没有想到会离乡背井去安徽,但她又实在不忍心拒绝,看着一双双近于哀求的眼神,她同意了。初到淮北,什么都没有,荐雪梅先租了几间民房作为教学点,取名“启言聋儿语训部”。丈夫担心妻子一人在外的艰难,只好也随荐雪梅来了,并把家乡新沂米厂生产的米运到淮北,开起了米店,总算使小小的聋儿语训部勉强生存下来。
荐雪梅来了,淮北有了自己的聋儿语训部,家长带着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赶来,还有从阜阳、宿州、郑州等地赶来的。家长们握紧荐雪梅的手,把孩子托付给她,这让荐雪梅更坚定了信心:为了这些孩子的未来,为了这些家庭的未来,要耐心再耐心。
给失聪的孩子进行语言矫正,荐雪梅要先用手鼓或者电子琴发出声音,刺激孩子们对声音的感觉。接着,是练口型,矫正发音。荐雪梅夸张地张开双唇,慢慢地吐字,像是在吐着一个个的密码。孩子们模仿她,一个个的先把小手放在她的喉咙上,感觉她声带的颤动,然后把手放回自己的喉咙上,一边感觉声带的颤动,一边发出声音。1遍、5遍、10遍、20遍……荐雪梅始终面带微笑,循循善诱。慢慢地,孩子们每个字的发音都有模有样了。这时,荐雪梅竖起了大拇指,大声对孩子们说:“你真棒!”
接下来,荐雪梅会点燃蜡烛,放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练习说话时的气息。因为听力丧失太久了,孩子们对说话时吐气的轻重无法准确把握。有的孩子以为自己在说话,可是声音太轻。荐雪梅挨个教他们正确地呼气发声,告诉他们正确发音时,呼出的气要把前方的蜡烛吹灭。
然而,这些方法也有失效的时候。有一个叫立青的男孩,已经8岁了,错过了最佳说话训练期,荐雪梅用尽了她以前用过的所有方法,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他还是不开口。立青的妈妈急得哭了一次又一次。即使如此,荐雪梅也没有失去耐心,她始终在观察立青,似乎在寻找另一个开启他语言功能的密码。一次中饭时间,荐雪梅发现立青嘴里含着筷子突然发出了一个“g(哥)”的音,她如获至宝,马上用筷子压着立青的舌头让他继续发“g”的音,立青准确无误地发出了“g”的音。从此,荐雪梅开启聋哑孩童语言密码里又多了一件法宝。又一年的耐心开启,从发“g”音开始训练,立青终于开了口,会说“妈妈好”了。立青的妈妈激动得泪如雨下。
荐雪梅是老师,又是妈妈。一些孩子需要住校,可他们年纪较小,生活无法自理。上课的时候,荐雪梅是孩子们的老师;下课的时候,荐雪梅更像是孩子们的妈妈,做饭、洗衣、洗澡,朝夕相处中,每个细节她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学生大多来自周围的农村,家庭条件也不富裕,拿不出多少学费来。荐雪梅虽然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她从不吝惜贴补孩子。女儿出生以后,由于她无暇照顾,丈夫不得不把米店关了,专门照顾女儿。可是这样一来,经济压力就更大了。女儿长大后,也经常埋怨她,说她不像自己的妈,倒像是聋哑儿的妈妈。
照顾学生们的日常起居,教他们如何发音,日复一日的忙碌、疲惫,也曾让荐雪梅几次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可是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目光,看到家长们哀求的眼神,荐雪梅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十多年来,荐雪梅犹如傲雪的梅花,不畏困难,用自己的唇间密码,用爱心、耐心、恒心滴水穿石,把300多名聋哑儿童从沉寂的世界引领到有声的天堂,让他们走进了小学、中学,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生活,人们亲切地称她是“启言天使”。荐雪梅,这个江苏女孩也由此站在了“心动2013·安徽年度新闻人物”的颁奖台上。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