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杂志化,珍本大众化

2014-07-16 10:50茱萸
出版广角 2014年10期
关键词:套书出版商编委

茱萸

我童年时代接触到并读完的第一部古典小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岳麓书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属于该社大型丛书“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中的一种。《三国演义》七十余万言,称得上是大部头了,却单独订成了一厚册,故而字号被压缩得很小,读着甚是费力。这家出版社在1982年创建之后的十多年间,提出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口号,或者说出版理念:“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大概就是这个理念的具体实践。据说这是由当时的总编辑钟叔河先生提出的,我曾在那部《三国演义》最后的广告页上,看到过这句话。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应当是那个年代出自出版商之口最吸引人的广告了吧?贫乏而混乱的年代才结束不久,这家出版社就已经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新气息,以及大众憋了十多年的精神需求,于是用“性价比最好”向读者抛出了文化橄榄枝。不过,以这种方式传达理念、招徕读者,并不是近三十年的出版商才意识到的事,早在中国现代出版及传媒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事情。

比如出版商张静庐。在1935年9月出版的《申报》上,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文化商人为他出品的“中囯文学珍本丛书”刊登了带有如下宣传口号的广告:“丛书杂志化,珍本大众化。”“为读书人节省买书钱,为图书馆减少采集费。”如此这般,所强调的,恰恰也是“普及”和“性价比”这两个方面。不过“中囯文学珍本丛书”的噱头,还远远不止这些。

我手里有一套“中囯文学珍本丛书”中的《唐诗纪事》,大概能从中窥见一些当时的景况。书中印出了丛书编者和编委的名字,施蛰存和阿英是主要编者,编委中还有胡适、周作人、郑振铎、郁达夫、俞平伯、林语堂等诸多大家,可谓集一时之盛。这套书所编选的,大多为符合当时流行风潮的晚明小品文和小品文作者的诗文集,出于市场考虑,这一类书正好迎合了当时的阅读趣味。当然,其中还有数种词曲集,选稿和点校较之其他更为精良。

书的装帧设计颇有意思:竖排右翻,不过却不是古籍线装,而是当时刚引进中国不久的锁线洋装法;每种书的封面封底各有其色调,比如蓝底,或者黄底,纯色底上洒金或洒银;封面左上角有类似于线装古籍的那种书名框,书名题签则多出自上述所列编委等著名文化人之手。这些特色不可磨灭。时隔七十年,看到如今尚存的几本,还是觉得很精美。

该丛书由贝叶山房发行,上海杂志公司经销。原计划出数辑,每种以类似于杂志出版的周期刊印和发行,这就是所谓的“丛书杂志化”。而编者将这些相对而言比较稀见的古籍校勘、标点出来印行,也算是在实践“珍本大众化”的出版理念。我曾于几年前找齐这第一辑五十种的全部已出书目,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全部书影。第二辑之后似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编辑出版下去。目前这套书还散见的,大约是这五十种当中的十多种。当时每种的印数大概是两千册到四千册不等,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目前存世且在读书人手中的,也应是甚为寥落了。不过当时,无论是在影响力上,还是在商业上,这套书都算是颇为成功的。

然而,在这成功之上,也不乏批评,这些批评,主要是针对丛书中为数不少的点校错误而发。关于针对这件事的批评与反批评,也算是当时文坛之一段公案,当时还非常年轻的邓广铭和已是文坛领袖的鲁迅,都因“中国文学珍本丛书”对施蛰存、张静庐等人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我数年前搜集这套书的尚存本和书目、书影时,倒是没有太注意到这个问题的诸多细节,不过后来读到了姚一鸣先生的文章《施蛰存与“中囯文学珍本丛书”》,算是比较详细地了解了事件始末,有兴趣者可以查阅。

施蛰存有诗,曾道及这段经历:“同床异梦各参商,各取所需亦未妨。岂意淞滨飞炮火,书林好景总收场。”姚文亦引用了这首诗作结。所谓的“各取所需”,大概就是诗的旁注中所谓的,张静庐以出版商的身份出版畅销文化读物,阿英试图以编书售书抵消购买古籍花费,而施蛰存自己则以此刊刻词曲集等实用书。在这段经历中,纯粹的文化人施蛰存并不见得获了多少益,但这种文化人和出版商联合推出这种兼具性价比、普及性和文化性的丛书的方式,也算是为新生的现代出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哪怕这种可能性曾毁灭于战火,也有可能在后来人那里得到另一种形式的赓续。

猜你喜欢
套书出版商编委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了不起的故宫》
本刊编委简介
我们学校是书的海洋
欧盟对谷歌新闻征税毫无意义
《十万个为什么》系列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
对读者丢失图书馆成套多卷书赔偿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