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孕育出的千年古绣

2014-07-16 12:35李克亮孙艳玲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渤海满族刺绣

李克亮 孙艳玲

渤海靺鞨绣起源于距今1300年前的渤海国靺鞨族刺绣针法,至今,传承千年的渤海靺鞨绣是流传在东北满族,是以牡丹江为中心的东北地区满族刺绣品的总称,它是靺鞨、女真、满族刺绣的民间艺术,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起始渊源

渤海靺鞨绣的主要发源地为唐代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属的宁安市渤海镇,是满族人世居之地。

满族的祖先在夏、商、周时期称肃慎;两汉、三国、魏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唐时期称靺鞨。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再登基,遣使赴震国(即少数民族靺鞨人地方政权,于公元698年建立)招抚,震国王大祚荣于公元705年受招,成为唐王朝管辖下的地方政权。公元713年,唐朝玄宗开元年间以大祚荣辖地设置忽汗州,册封大祚荣为都督、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大祚荣在位22年,他的统治使渤海初步具规模。大祚荣死后其子大武艺继位,唐玄宗遣使确认大武艺为渤海郡王。大武艺在位19年,以武治国,扩大渤海疆域。公元737年大武艺死后,其子第三代王大钦茂即位,他以文治国,积极向强盛的唐王朝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为渤海成为“海东盛国”打下雄厚的基础。公元755年大钦茂将王都由中京显德府迁到上京龙泉府(即今渤海镇,以下简称上京),并仿照唐朝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公元762年唐肃宗诏以渤海为国,晋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

大钦茂迁都上京后,加快了改革步伐,建立了一整套“大抵象宪中国(中原)”的封建统治机构和官吏制度,坚持以文治国,在位56年,让国家呈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局面。宣王大仁秀时期,渤海社会发展很快,渤海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形成了史上被称为“海东盛国”景象,当时的“海东盛国”长5000里,人口300万。在渤海国229年执政期间,有160余年的国都均在上京龙泉府,这就让上京比渤海国其它属地在各方面的发展抢占了先机,创造了辉煌的上京文化。

当时以上京为中心的渤海国,宫廷、寺庙建筑、冶金铸造、农业、制陶、雕塑、绘画、养蚕、剿丝、织布、刺绣、体育、诗文等,无不学习仿效唐朝。随着“象宪中原”,靺鞨人服饰也随时代变迁而渐变。首先是大祚荣及其继承者,把“悦中国(中原)风俗,请被冠带”当作与宗主国唐王朝保持政治上一致的大事,从国王、官员一直到仕官侍卫人员一律着唐装。

《新唐书·渤海传》也记载了这个历史性变化。国王的衮冕朝服、常服,宫廷朝臣官服,后妃、命妇的服饰等的着装,衣料华丽、图案精美、绣艺精湛,必然深刻影响和引领着庶民百姓的服饰,同时也促进了服饰及与之相关的行业向前发展。隋唐时期渤海国的纺织品主要有麻、布、绵和绸。“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绸”均闻名遐迩。龙州绸又以鱼牙绸、朝霞绸最为名贵。龙州即上京首州,就在今宁安市渤海镇一带。纺织原料主要有毛、麻、丝三种。其中的丝,即用东北特有林种柞树蚕丝为原料,也是刺绣的原料。

中国上古时期刺绣工艺逐渐兴起,“衣画裳绣”或绣画并用到汉代早已流行,到隋唐时更是上至贵胄,下至市井百姓常见服饰用品。唐代刺绣这一艺术形式必然随着唐与渤海宗主关系传播过来并有所发展。

在1975年上京遗址出土的“舍利函”中所发现的十余种纺织品中就已有了锦、缎、罗、纱、绸、绢和刺绣品。1980年在吉林省和龙县龙海乡龙头山上,出土了渤海第三代国王大钦茂之女贞孝公主墓,墓内精美的壁画中所绘的八个侍女服饰同西安唐墓中侍女服饰完全一致。其中服饰之精,图案绣艺之美充分印证了当时养蚕、缫丝、印染、刺绣等技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满族先民色尚白,意即喜欢崇尚白色,长期的审美习惯一直沿袭下来。百姓为了解决色系单调,除印染或裁剪搭配其它色系布料外,在服装和生活用品上大多绣上一些喜闻乐见的图案进行装饰则是寻常之事。

渤海国靺鞨族后来虽然被契丹所灭,遗民四分五裂,但后裔对刺绣等技艺并没有随国家消亡而消亡。渤海靺鞨后裔,明末时的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征战三十余年,建立后金政权后,除自己生产绸缎外,还在“天使八年(1623年)派七十三人织蟒缎补子”,这确也从《满洲老档秘录》中印证当时女真人熟练地掌握了高超的刺绣技艺的史实。补子,即按文、武官员的品级大小而绣制的禽兽图案以区别级别。文官绣禽,武将绣兽形图案。图案色彩丰富,绘图优美,造型准确,刺绣精湛,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准。

满族统一中国建立大清国后,渤海靺鞨绣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城镇到农村,尤其农村,满族妇女培养女孩刺绣从幼时抓起,使这一古老的刺绣技艺一代一代得以传承。虽然说渤海靺鞨绣的发源地在唐代上京龙泉府,必须指出的是,服饰文化、刺绣技艺是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点,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内容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渤海国地域辽阔,汉族、高句丽、契丹等族群与靺鞨人长期混居,手工技艺、民族文化互相渗透和影响是必然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靺鞨人的养蚕刺绣技艺与学习吸收中原汉文明是息息相关的。

发展沿革

在上京成为渤海国都16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伴随唐文化的养蚕、剿丝、刺绣等行业,一路向地处偏远的渤海国走来,靺鞨人结合民族特点,创造了渤海靺鞨绣。

其传统的绣法俗称“鸡爪针”绣。这是因为其形象鸡爪。相比汉绣其针角比较大,构图比较简单,绣品种类主要为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如幔帐、门帘、被面、枕头顶等;喜庆节令如婚嫁衣、盖头、戏曲行头、喜寿帐等;装饰用品如中堂、条幅、地屏等;佛教用品如供台巾和萨满服饰等。刺绣绣品内容大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花草鱼虫、山水林木、飞禽走兽、日月星宿,福禄财喜、吉祥富贵、添子增寿等内容,从古到今一直沿续着这古老刺绣技艺。

靺鞨的后裔子孙无不为自己的民族技艺而骄傲。解放后,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满族刺绣技艺在满族世居的广大城镇、乡村还很流行,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族旧有习俗和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如对面坑这一独特的习俗,被不断改善的居住条件所取代,因而幔帐等物件自然要消亡。独特审美习惯——色尚白,也因琳琅满目的各种产品、万紫千红的色彩所遮盖。衣服、幔帘等饰物上的刺绣纹样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满绣除了在部分农村传续外,也因艺术品味、艺术感染力跟不上时代发展而面临生死考验和艰难抉择。

当代传承

刺绣是一种平淡又日复一日的手工工艺,在当今新媒体快节奏文化氛围熏染之下,从事手工制作的人越来越少。目前能够熟练操作靺鞨绣的人少之又少,鲜有年轻人。现代年轻人崇拜物质和时尚、急功近利的多,愿意学习枯燥的刺绣技艺的,所以渤海靺鞨绣传承问题迫在眉睫。

面对芨芨可危的满绣现状,怀着对靺鞨先人的宝贵遗产的敬仰,孙艳玲和她丈夫曲克好乘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大繁荣大发展,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召唤的有利契机,决心以实际行动去抢救、挖掘和传承渤海靺鞨绣,使这一古老的刺绣技艺焕发新生机。

孙艳玲是满族原正黄旗人,从12岁起就跟随姥姥和母亲学习满绣,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和学艺的愿望,最终成为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

孙艳玲的一大贡献是为了探索、发掘、抢救靺鞨绣的起源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凭着她的执着与“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偏向悬崖攀绝峰”的韧劲,终于找到了渤海靺鞨绣这1300多年前盛行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龙州一带的宫廷、民间手工工艺,即“海东盛国”的“国宝”,赋予渤海靺鞨绣强大的生命力,让濒临失传的远古艺术焕发活力,生生不息,得以传承。

近年来,由于渤海靺鞨绣被列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而确保了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常态化、连续化。进而为弘扬民族文化、牡丹江市历史文化续写了一篇壮美的华章。

她的另一重大贡献就在于自2001年起扬帆启航,创办绣庄、民族工艺品公司,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绣娘,形成了一支产业大军,以渤海靺鞨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势如破竹。以传承人孙艳玲为代表的团队,在技艺上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和质的飞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

工艺精湛大师力作展风采

渤海靺鞨绣是融入种植、放蚕、抽丝、缫丝、染色、制作、装裱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工艺。靺鞨绣的优点是具有东北的粗犷、朴实无华、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构图夸张,尤其是满族先民色尚白,在民间白麻棉布、白皮革上喜欢用黑色绵丝线用刺绣图案点缀其上。但由于千百年来的刺绣技艺、画样布图变化不大,使靺鞨绣的路越走越窄。孙艳玲和她的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探索中不断吸取国内其它优秀绣种的长处,使靺鞨绣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品种更多,路子更宽。光施针方法就有几十种。

近几年已研发拓展按图案划分的系列产品:有山水楼阁、花鸟鱼虫、动物、人物、国宝秘藏宫廷书画、名贵的瓷器摆挂件物品等。按美术种类选样的作品有:素描、水彩、水粉、版画、年画、中国水墨工笔写意画、书法、篆刻、油画、摄影。按刺绣表现手法有:单面绣、双面绣。按单幅绣品尺寸分:小则盈寸,大则三四米。按作品形状分:方形、矩形、圆形、异形。按作用分为:妇女手上拎的包、兜里揣的包,身上穿着的衣,头上戴的帽饰,脖上挂件、围脖,脚上的鞋袜等服饰用品;墙上挂的条幅、中堂、装饰画等,桌上地上摆的桌屏、隔断、影壁、地屏。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上下了不少功夫,把满族传统物件开发出来,做为礼品摆挂件和妇女实用物品,如满族各种旗袍、高底木屐等做成精致的小摆件礼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靺鞨绣的刺绣技艺不断完善,使孙艳玲和她的团队敢于向更难更高的目标攀登。中国水墨画的晕染,是对刺绣能力的考验,墨分五色和色彩过渡衔接是个难关,但她们做到了,绣出的中国大家书画就可以证明。

摄影的逼真、写实,色彩光线的把握至关重要,她们创作出一幅幅镜泊飞瀑、中国雪乡、冰雪雾松等系列的北国风景系列摄影作品勾人心魄,赏心悦目,令人爱不释手。

油画被西方誉为画中之王,因其色彩多变、画面厚重、注重光影作用,形象写真传神而享誉世界,油画的刺绣作品是刺绣王冠上的明珠。孙艳玲的团队在孙艳玲带领下,下决心摘下这颗明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先后绣制出“拿破伦”、“蒙娜丽妙”等人物画和风景画后,继而把目光转向国内,孙艳玲在征得创作者本人的同意后,以中国著名油画大师罗中立的同名油画《父亲》、李自健的同名油画《母亲》为题材,用三角针、平针、接针、虚实式乱针、铺针、施针等技法,用时5760个小时、两年的时间,一个人完成了这两幅名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渤海靺鞨绣蜚声国内外,被多家媒体评论为“刺绣中的油画”。孙艳玲本人与作品或随中国妇联或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参展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澳大利亚、越南、伊朗、卡塔尔等国家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其产品被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指定为政府采购馈赠外宾的礼品。两次参展上海世博会达七个月之久,使国内外观众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中国北方古老靺鞨绣的风采。

渤海靺鞨绣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与汉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从古至今,边疆少数民族通过多种渠道和中原文化接触、交流,刺绣技艺的相互切磋融合,使多民族的中国更加绚丽照人。

渤海靺鞨绣既是千百年来民族民间艺术的再现,又是现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参照,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保护和传承该技艺研究对满族先民及后裔的习俗和民间工艺美术的生成和发展,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古代文明都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渤海满族刺绣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作品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A Survey on Teachers’ Strategies of Lead—in in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渤海国文化浅析
刺绣新生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