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基础课程改革,做“反思型”化学教师

2014-07-16 07:04宋延红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化学教材改革

宋延红

“反思型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波斯纳提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作为化学教师,应适应高考的改革变化,争做“反思型”化学教师.

一、认真研究,合理定位

一些学校的化学课程以培养化学专门人才为目的,结果产生"抓了少数、丢了多数"的情况:虽然出了一些化学"尖子",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学好,影响了多数学生的发展,其负面效应很大.事实说明,化学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区别于以前历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实验的探究功能,用研究性学习来改造化学课堂教学,组织好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基于上述要求,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大胆采用先讲授中学化学理论知识即原子结构、电解质、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等内容,然后在已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针对内容,不断总结

“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化学教师,应该综合教学内容,不断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对教学内容要不断反思

教材是化学教学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主体,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对教材内容不断地反思和创新,强化实验教学,通过实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倡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研究教材,改进实验,强化对课本知识的反思,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

2.对知识的联系要不断反思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他们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反思,勤写日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每位教师必须要学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1.写成功和不足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当然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从而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2.写改革和创新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作为化学教师,一节课结束后,要静下心好好反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猜你喜欢
化学教材改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