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系统不稳定
抖动是影响画面清晰度的大敌。手持拍摄时,我们要确保安全快门速度;弱光拍摄时,我们要寻找稳定的支撑物(三脚架)、增加光源(闪光灯)和提升感光度。不要担心噪点,和抖动产生的模糊相比,噪点是更容易接受且有条件优化的。
通常认为“安全快门”是等效焦距的倒数,如100mm镜头的安全快门是1/100秒。开启防抖功能通常可以降低约3挡快门速度,即让1/100秒变为1/13秒。需要注意的是,像素越高对于抖动越敏感。例如尼康D800/D800E、索尼A7R想要得到理想的清晰度,最好在手持拍摄时使用两倍以上“安全快门”及防抖镜头进行拍摄。
快门速度不够高
在确保拍摄系统的稳定后,我们还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情况选择合理的快门速度。比如,拍摄建筑物时,我们可以用10秒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曝光;而在拍摄快速奔跑的运动员时,1/200秒的速度都有可能出现残影。
为了提高快门速度,最好的选择仍旧是提升感光度。虽然增大光圈也能起到提升快门速度的效果,但它也有可能带来另一种不清晰。
景深范围不够大
在照片中,面向镜头方向上清晰影像的范围被称作“景深”。长(物理)焦距、大光圈、近距离是实现小景深(背景虚化)的三个主要因素。但在拍摄风光照片、多人合影照时,我们更需要大景深。笔者就曾见过一些影友端着单反,用50mm 1:1.4镜头全开光圈拍孩子,结果鼻子清楚了眼睛不清楚,眼睛清楚了眉毛不清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收小光圈确实能够提升整个画面范围的清晰度(比如从F1.4缩小到F5.6),但在F16、F22甚至更小光圈下,衍射现象会令画面清晰度急剧下降。那些传统摄影教材里所说的用最小光圈拍摄风光照片,在数码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了。通常情况下,4/3画幅建议光圈不要小于F8,APS-C画幅不要小于F11,35mm全画幅不要小于F16。
适当的后期处理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想要得到清晰锐利的照片,是不是一定要做后期?在笔者看来,适当的后期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在将全尺寸照片缩小传到网络上或是打印输出的时候,稍加锐化处理可以让视觉效果更佳。
很多相机在机内设置中也有锐度调节选项,能够更直接、有效地提升画面锐度。如果您只用JPG格式保存照片,那么机内锐度设置一定要谨慎调节。和做菜一样,口味淡了可以再加盐,口味重了就不好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