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王琛(等)
摘 要:本文以高校图书馆在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切入点,从学科馆员制度的管理机制、馆员素质以及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从而加快学科馆员制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问题及对策
本文是“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Q13114-19”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所高校图书馆为适应现代化的网络环境,提高服务水平,相继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这促进了了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但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因此,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就制约了学科馆员制度的有效实施。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我们建立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1 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
学科馆员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在美国图书馆协会2001年编制的《学科馆员工作指导》一书中这样定义:“学科馆员的工作就是与图书馆用户一起进行馆藏资源评价,以提高用户需求满足率的过程。”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在现代图书馆的网络环境下,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各系部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科资源指导服务。
2 学科馆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高校相继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但除了仅有几所知名大学实施相对成功以外,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具体落实工作还多停留在表面,因此学科馆员的深层次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1 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和图书情报知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中,学过图书情报专业的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具有学科专业素质的又没有学过图书情报专业,学科馆员工作还大多还局限在为各系、部师生提供文献检索和信息联络等服务上,服务于重点科研立项等深层次服务开展得相对较少。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主要瓶颈就是学科馆员的素质问题。各高校图书馆很难选拔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学科馆员,这就给学科馆员制度的落实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2 馆藏资源缺乏
学科馆员制度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是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能否满足师生对其文献信息的需求,也是学科馆员顺利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因经费不足等原因,缺乏馆藏建设及网络资源建设。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硬件上的不足,影响各系、部师生对学科馆员的信任和依赖,也极大阻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2.3 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制约学科馆员发挥作用
对学科馆员尚未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和量化指标。许多学科馆员等同于一般馆员,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使得部分学科馆员的工作有停留在形式上。
3 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对策
3.1 加强学科馆员素质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适应高层次信息服务的需要,必须建立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这也是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学科馆员可以从现有人员入手,挑选一批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熟悉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参加培训,或者选派相关人员到有关单位学习,以发挥其潜能。使现有馆员在知识、观念和技术等方面及时更新,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学科馆员制度的需要。
3.2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考核评价和奖惩,增强学科馆员的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 充分调动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同时,实行竞争机制,定期开展各类学科考试,让有实力的馆员有机会参与竞争。这样,可以促进了图书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高质量、深层次的学科馆员服务,还有利于学科馆员的培养和更新,达到优胜劣汰。促使其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发展电子文献资源,调整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仍以印刷本文献为主,电子馆藏为辅。发挥电子文献具有检索途径多、检索速度快、方便快捷等资源优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的问题。
3.4 加强学科馆员选书制度,优化专业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为满足学校各专业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及科研需要,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专业学科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促进学校的长远规划。在收藏文献资源的范围上,形成比较完整的藏书体系。并以校园信息网络和Internet为依托,建立学科特色网站及专业特色数据库,实现数字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高度共享。
3.5 提高学科馆员的工作待遇
一直以来,图书馆虽然作为三大办学支柱之一,但由于是教辅部门,相对于机关、教学科研等核心部门,一直处于边缘的位置,图书馆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图书馆由于学科馆员的工作性质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须提高学科馆员的待遇,大胆引进并尝试企业化的竞争性薪酬体系。在一些国外社会阶层相关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图书馆馆员和医生、律师、神职人员、教师等被列为第一类。这样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学科馆员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信息服务团队。更好地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建设服务。
虽然在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是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适应时代需要、服务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在提升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主体地位的同时,更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深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从而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晓敏.学科馆员制度走向形式化的深层原因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7, (1): 102 -104.
[2]李莉.我国学科馆员建设应该缓行[J].图书馆建设,2007, (1): 91 -94.
[3]周玉芝.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對策分析[J].现代情报, 2008, (03): 28 -30.
[4]薛非.高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7, (1): 105 -107.
[5]马晓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实现的难点和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 2007, (4): 78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