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微”不至:当代微文化解读*

2014-07-14 07:30张鸿声郭兴
艺术百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个体文化

张鸿声,郭兴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在博客技术先驱Evan Williams于2006年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Twitter业务后,世人的目光便被吸引至“微博”这样一个新名词上。2009年,微博以绝对优势战胜“甲流”等名词成为年度世界最流行词汇。Twitter所建立的微型王国在国外的大红大紫引起了我国网络传媒的兴趣。从2007年5月非主流媒体的尝试①到2009年8月新浪网开通微博内测版,再到2010年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均开通微博服务,微博在我国大热。时至今日,我国的微博发展仍是方兴未艾。

微博继承了博客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这一主要功能,更具备输入终端便携、输入内容简洁、可及时更新等优势,因此,它有比博客更广阔的市场。随着微博功能的不断完善,“织围脖”②就成了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尚简、崇微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在这种“微”观的影响下,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童话、微剧本、微简历、微新闻、微营销、微公益等多种微现象渐次出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微文化。网络中“微”字头大军阵容渐趋庞大后,又延伸至现实社会,其所涉及的领域渐多、包含的内容范围渐广,可谓无“微”不至。那么,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文化现象被冠以“微”名,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文化逻辑,它们的走向当如何呢?本文将立足于当代,结合共性(各种微现象)与个性(微小说)两个方面尝试对微文化进行解读。

一、何谓微文化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对2010年的新词语进行公示时,曾给予“微文化”的提示性释义是: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③这一定义主要从物质基础与精神指向两方面对微文化进行了界定:首先,微文化是基于微博的产生与普及而衍生的;其次,它的精神指向是向个体和微观发展。

严格来讲,“微文化”的概念在我国的提出要早于微博在我国的大热。20世纪90年代,一支名为“微”的乐队就已经在北京的酒吧中借歌声传播他们的微文化理念。主唱麦子在2006年就已经开通了名为“万物本微·人类微文化交流”的新浪博客,他更是在2008年出版了自己的哲学书籍《微的哲学》,旨在介绍其“生命本微”、“微即温暖”的哲学思想。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微文化则是由多种微现象和诸多微字头概念所构成的一个集合。这些概念中有些是《微的哲学》中提到过的,比如:微公益、微关怀等,这部分微文化闪烁着麦子“微即温暖”的人文光彩,而这些之外的微文化的其他构成,如:微小说、微电影等,其概念的产生更多的是基于其产生方式或形式之微,其中是否蕴含人文关怀色彩则需要根据其内容做进一步探讨。

由于目前对微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而其本身又包含着诸多不同领域的以“微”命名的概念,普遍存在于这些概念上的只有形式上的尚简、崇微,鉴于其中的复杂性,我们暂且将微文化定义为:一种由微博衍生而来的,暗含了尚简、崇微观念的各种因形式微小而被冠以“微某某”之名的微文化所共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

微文化是一个大的集合体,涉及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正因其涉面之广而达到无“微”不至的程度。尽管微文化是在微博的发展与普及的基础上衍生的,但其诸多文化个体被命名的原因却也不尽相同。根据个体命名的原因,大致可将微文化分为两类:

(一)基于微博这一核心命名的微文化

在构成微文化的诸多个体中,大部分个体的命名是基于微博这一平台而产生的。根据微博在其形成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不同,这些个体又可细分为三类:

以微博为创作平台形成的微文化。随着微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者得以用多种方式通过其表达自我。在表达内容上寻求突破也成为“微粉”们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这样就形成了更高层级的表达——创作。文本创作上出现了微小说、微简历等,视听创作上出现了微视频。这些微形式在不断被认可的过程中又逐渐向网络之外延伸,于是,微小说不再仅仅发布于微博之上,一些纸媒也开始征集、刊载;微简历也出现在求职者发出的求职信件中;而微视频更是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具有完整故事情节、能够在各种新媒体中移动播放的微电影。微博作为创作平台形成了多种旨在表达自我,传递信息的微文化。

以微博作为联系工具形成的微文化。我国知名的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④既然是社交网络,那么它必然有着重要的社交功能。微博这样一种交往工具将原本陌生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各种关系便表现为各种微现象,种种微现象便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微文化。比如:微博110、微博问政、微博议政等将权力机关、行政人员与普通民众联系起来形成的政治领域微文化;再如:微博招聘使企业与应聘者及时、有效互动的商业领域微文化;还有利用微博萌生、培养、传达彼此爱意的微爱情。以上种种微文化的形成都与微博联系工具作用的发挥有着密切关系。

因具有微博的某种特点而命名的微文化。前两种类型的微文化均是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形成的,还有一些微文化并不与微博发生直接的使用关系,而是因为具有微博的某种特点被命名。比如:有140秒时间限制的微访、不被民众所认可的有字数限制的微投诉以及具有微博特色的用于叙述事件或表达感情的微博体。

以上三种类型的微文化命名均与微博有着密切关系,它们或因为微博的使用而命名,或因为具有微博的特点而命名。总之,都是微博这一核心词汇所衍生的微文化。

(二)因其形式微小命名的微文化

尽管微文化的兴起确实极大地受到微博大热的带动,而网络世界中微字头成员的日益增多也影响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被冠以“微某某”之名,但现实中很多微现象的命名并不与微博发生关系,而仅仅是因为相对于该现象的母体而言,新出现的现象其范围、形式更加微小、细致、具体。比如“午美族”⑤们所发起的微整容,心理学研究热潮微表情研究,互联网小金额支付微支付,积少成多的志愿行动微公益,还有微喜剧、微新闻等等。这些微文化均因其形式上的微小而被命名,但又都有着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宏大目标,尤其是其中提倡个体行动,立足于用小爱改变世界的微公益,更是彰显了麦子“微即温暖”的哲学理念,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以上是从命名角度对微文化所做的分类,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这种分类又不是绝对的,因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归类结果,原本某一类的微文化现象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迁或分类依据的改变而在归属上发生变化。比如微小说从网媒发展到纸媒之后,其与微博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形式之微同样对微小说的命名有一定影响。另外,在研究微文化的过程中绝不可望文生义地将新近出现的所有微字头概念都归入微文化,比如:微单⑥、微耳⑦、微针⑧就是不同领域的某种新技术或者新发明,而非我们所说的微文化。

二、微文化背后的文化逻辑

蔚为壮观的微文化几乎已达到无“微”不至的程度,这一点在前文已有表述。这种无“微”不至不仅可以用来概括微文化整体涉面之广,也同样适用于解读其中的个体现象。在构成微文化的诸多个体中,微小说因其形成时间早、发展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而堪称微文化之典型。此处,就以微小说为范例,立足当代语境,对微文化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指向做一简单探讨。

(一)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无“微”不至

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中期产生之后就在毁誉交加中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领域。微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势必受到这一世界性思潮的影响,而微小说作为一种新型文体,更是从多方面印刻着后现代理论的痕迹。

作者无处不在,内容无所不涉。那种以单一的标准去裁定所有差异并统一所有话语的“元叙事”已被瓦解⑨,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德如是说。他将后现代看作一套价值模式,去中心,多元论,解“元叙事”是其表征。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卸除标杆,提倡多元的社会,尤其是在自由度较大的网络世界中表现更为明显。表现在以微小说为代表的、以微博为创作平台产生的微文化中便是创作者无处不在,创作成品无所不涉。纵观网络微小说的作者,早已不仅仅是作家、文学家、记者之类的社会文化精英,而是包括各行各业人士在内的广大民众。任何一个会使用微博,懂输入法的人,只要有创作愿望,创作灵感一生便可以成为微小说的创作者,手指在方寸间短时间移动后便可将自己的作品“出版”。科技的进步使创作的门槛降低,而后现代社会又否定着“堂皇叙事”,不再要求创作者表现宏大主题,于是,依托于网络这个大众化公共空间的微小说写作就成了一种大众文化行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⑩,就以新浪网两次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的作者为例,就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的人士。正因为作者身份的多元化,作品也便在不经意间变得多元,即便是同一主题的作品,也可能因作者身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领域特色。微小说的这种特点同样也适用于微电影、微视频等网络微文化。

读者参与创作,解读不再单一。哈桑强调后现代艺术是一种行动和参与的艺术。⑪微小说尽管是一种语言性文本,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它并非一个让读者静观的对象。渴望行动、参与的读者也不会被动地接受微小说给予自己的内容、结构、思想等,而会在先见与期待的影响下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传统的解读结果不能及时地反馈给作者,但如今的读者可以通过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仅仅用一个“赞”的标志或者“转”的动作来表明自己的立场,甚至有的读者会受到文本的某些启发而自己创作,在“作者—读者—作者”这双重身份的转化中,微文化被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

后现代知识追求“不稳定性”,而拒斥稳定系统和决定论。“想象力”是后现代知识最为推崇的,它可以包容整个后现代的知识领域。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想象力,就具有了将分离的知识有系统地组合并清晰表达的可能。⑫正是因为这种想象力的影响,再加上本身身份的不同,读者们才可以对微小说进行多元化解读并及时反馈。因为,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它永远处于与理解者的对话的意义生成过程中。⑬后现代主义打破了中心论和专家式的一致性,以更深广的气度去宽容不一致的标准,微小说乃至其他微文化个体正是这一文化逻辑的现实运用。

(二)微文化的精神指向

本文开始对微文化的概念进行阐述时就提到国家语委对微文化的界定:微文化是指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尽管其终极指向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就其共性而言,个体与微观确实是其主要指向。下面,仍以微小说为例进行分析。

选材细微,表达个体。微小说是属于大众的,具有平民性质。广大民众所创作的微小说具有消解神圣崇尚鄙微的倾向,远离了崇高、伟大的叙事主题,转向对自身生活的书写。这正如哈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转折一样:它不再对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的事物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对现实、对创造的内在适应。后现代主义在琐屑的环境中沉醉于形而下的卑微愉悦之中。⑭于是,在微小说琐屑的叙说中,话语权回归于广大民众,使其可以与精英、权威们在同一平台上表达自我。

互动参与,合理交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新理性”图景:通过对话、交往获得具有共识的价值观,通过理解达到合理的意见一致的真理,通过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平相处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⑮以微小说为代表的微文化因于网络中兴起,而网络环境又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因此人们在参与过程中不再像看电视那样被动地接受其输出,受众有直接回应的权利,布希亚德所提到的“传播与回应的不均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均等,广大民众在与权威的对话中有了话语权,于是,交往便趋于合理,有望构筑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以小搏大,释放压力。贝尔指出在后工业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变化造成了动荡的根源,外部世界的迅速变化导致人在时间感和空间感方面的错乱。人们长时间处于机器、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中,精神高度紧张,本能的欲望又促使其寻找突破口,从高密度的时间链条中寻找发泄的间隙来释放压力、紧张和焦虑。而网络的全时性便将时间的占有权完全交付给受众⑯,让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的海量信息中寻找慰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减压途径。同时,网上内容的可选择性,使得受众可以对大众化的信息进行过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意义的小部分内容,⑰从而从大众传媒时代的小众化获取中得到精神的愉悦。此外,长期处于压力中的人们内心充满表达的欲求,看别人如何表达,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是人们的心理需求。但时间紧迫的快节奏生活并不允许人们长时间在网上逡巡,于是,随着微博的大热,篇幅短小、内容简练的微小说、微电影等就成为人们的宠儿,给人们提供了快速阅读、及时消化、短时创作的途径,在大的时空压力中给人以释放的微小出口,从而使人得以一定程度的解脱。

微博借140字的内容让人们说出自己,认识别人;微小说让人们在惜字如金的氛围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微电影将对生命的感悟浓缩在几分钟的视听图像中,这些微文化尽管形式微小,但内容都指向对生命、生活的感悟。简单的文字、声音背后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人文色彩。而像微公益之类的志愿行动更是践行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念,循着“微即温暖”的哲学思想,在个体微小的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人文关怀,为改变世界贡献着绵薄但持久的力量。

三、微文化发展前瞻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不断更新,尚简、崇微的微观念伴随微文化的蓬勃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在微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微事物不断涌现,而其汇集成的微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就如微博于2010年开启元年,2011年成长至壮年,到2012年趋于成熟一样,微文化也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到发展乃至兴盛的过程,而从这一过程中大可一窥其发展趋势。下面,就对微文化的发展做一前瞻性展望。

(一)发展走向

纵观微文化的发展过程,其发展走向大致可能有以下三个趋势:

涉面渐广,无“微”不至。微文化自网络中兴起,之后由虚拟的网络世界延伸至现实世界,由微小说、微电影等构成的网络微文化发展至囊括微商、微营销、微访谈、微公益、微关怀等诸多个体的社会微文化阵容。在多个个体的合力推动以及微观念的日益渗透下,必将促使微文化以微小的形式指涉巨大的社会生活领域,最终呈现无“微”不至的局面。

日益规范,融入主流。尽管微文化指涉范围渐广,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今的微文化阵容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而蔚为壮观的微文化也并未被主流文化完全认可。微文化自网络中兴起,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为其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诸多微文化产品的鱼龙混杂,使得很多掌握文艺话语权的精英人士对微文化的发展多有质疑。但是,纵观文化发展历程,几乎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不被认可的阶段,然后由非主流逐渐融入主流,乃至成为主流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微文化的关注,必将促使其所指涉的诸多领域加强行业自律,而政府对兴起微文化的网络领域的规范,也会促使微文化本身趋于规范,从而使得大众化的微文化由精英眼中的非主流逐渐融入主流,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英推动,“草根”为本。由网络兴起的微文化,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而发展成一种涉及诸多领域的大众文化,因而也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与草根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精英的力量。无论是微小说、微电影之类的网络文艺创作,还是微公益、微关怀之类的社会公益活动,精英的推动力与号召力都是普通民众无法同日而语的。而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得精英与草根相互理解,并有一定融合,因此,微文化将在精英与“草根”的合力推动下获得长足发展。

(二)需要克服的障碍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微文化有着健康、光明的发展前景。作为在后工业时代兴起的微文化,其自身印刻着诸多后现代主义的光辉色彩,但其若想获得长足发展,也必须克服后现代中的某些可能会阻碍其发展的障碍。

杰姆逊提出,后现代主义的表征为深度模式削平,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性丧失,距离感消失等几个方面。⑱具体表现为真理被搁置不顾,整个世界成为一堆关于表述的文本,思想不复存在,只有文字写满纸张,文本的不断翻新代替了意义的追寻。⑲同时,本源的丧失导致“复制”的盛行,人们习惯于一味地接受而拒绝思考,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他人引导”的社会。便捷的网络和略显浮躁的时代氛围使许多人在面对网络微文化(如:微小说、微电影等)时,并不会特别地思考其深意,而仅仅是在瞬间的审美之后落在一个简单的“赞”或“转”的操作上。而对于尝试创作的人而言,也常常会落入堆砌文字或简单拼接图像的窠臼中。至于像微公益之类的极具人文关怀的微文化,尽管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但在快节奏、机器化的后工业社会,其推广与普及还需有更大的力度。

由微博衍生而来的微文化具有一种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精神指向,然而,这种所谓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仅是就其形式及浅层内容而言的,并不能完全涵盖微文化的全部意义,微文化的最终价值指向并非个体与微观,而是远大于题材本身的社会生活,是借个体行为的善恶传达出的社会行为准则与其价值取向。因此,微文化若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有足够的深度与广度,在各种表达形式中努力发掘更长远的意义所在,避免瞬间审美之后的遗忘。此外,微文化尽管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与草根性,但权威与精英也应在微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尽到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以使其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的状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每一个民众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微文化或在无意识中受到微观念的影响,我们在关注表达个体意愿的同时,要加深思考力度,慎重对待每一个微小的行为,为微文化的发展奠定优质基础。

四、结语

处于深受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后工业时代,微文化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并且因其微小、细微的特点而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尽管其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不足,遭遇到一些障碍,但每一种文化都是在肯定与否定、优点与不足的合力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日子里,适合于快节奏生活,符合人们生活理念的微文化一定会获得长足发展,以其无“微”不至的覆盖面,以小搏大,改变世界。

① 校内网王兴创办饭否网。

② 2009年出现的新词语,意思是在微型博客上更新日志等内容。

③ 《“微文化”提示性释义》,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 language.gov.cn/31/2011_3_7/1_31_4809_0_1299465782546.html

④ “微博”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⑤ 本词源于美国,指利用中午的时间去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以达到保养身心目的的白领一族。

⑥ 索尼公司的商标,指没有反光镜与五棱镜的单电相机。

⑦ 一种让听到细菌的声音成为可能的激光技术新设备。

⑧ 一种新近出现的美容方式。

⑨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⑩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⑪同⑨,第383 页。

⑫同⑨,第373 页。

⑬同⑨,第385 页。

⑭同⑨,第381 页。

⑮同⑨年,第370 页

⑯聂庆璞《网络叙事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⑰同⑯,第 68 页。

⑱同⑨,第376页。

⑲同⑨,第377 页。

猜你喜欢
个体文化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谁远谁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