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梅闫振林赵华威[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从《美国与美国人》中看斯坦贝克的身份伦理观
⊙姚丽梅闫振林赵华威[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美国与美国人》是美国作家斯坦贝克晚期的作品,它是斯坦贝克一生的艺术与思想表达的结合体。从该作品中细细挖掘,可以总结出斯坦贝克的身份伦理观。本文首先从身份和伦理出发,总结出身份伦理观这一新的概念,然后分别从斯坦贝克作为爱国赤子、亚美利加的创造者以及普普通通的美国人三个角度入手,初步分析和总结斯坦贝克的身份伦理观,以期对斯坦贝克及其作品的研究能起到进一步的推动和铺垫作用。
《美国与美国人》身份伦理观爱国赤子亚美利加
美国作家斯坦贝克在《美国与美国人》的序中曾这样写道:“美国与美国人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但我知道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本针对我们整个国家和人民的考察专著,现在它已由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写出来。”这个真正的美国人应该指的就是作者本人,也就是说斯坦贝克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人,而这本书也就是他口中的针对于美国整个国家和人民的考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斯坦贝克希望由一个真正的彻彻底底的美国人,来做美国和美国人的考察研究,这从一定角度体现了他的身份伦理观。
与本文研究相关的身份理论可以粗略地分为拥有论和建构论。所谓拥有论,简单地说就是认为身份犹如果核,是内在的,也是固有的。
对于斯坦贝克来说,他的个人身份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完完全全的美国人,一个他挚爱的伟大的母亲的孩子。他的美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独特的——“复杂、荒谬、倔强、羞怯、残酷、狂暴,无法形容的可爱和非常的美丽。”他在尽力向读者展示一个全面的客观的美国,所以他说到了她的美,也抨击了她的丑,可是他是那么热爱他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为她的胜利感到自豪,为她的失败感到耻辱,为她的广袤无垠和气象万千感到惊讶。总之我们奉献给她以我们赤诚的爱,爱她的一切——土地,精神以及不可言传的神秘和圣洁。”①如此浓烈的爱,怎能不左右他的思想,使他的作品、作品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的个人身份的体现与表达,他用一些客观事实以及图片照片的外表,包裹着他那颗深爱着祖国的赤子之心。斯坦贝克把他对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人的身份的认同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思想中和作品中,而这种通过语言来施为的身份,恰恰体现了下面要谈的身份的另一层次。
身份的另一层次就是它的建构性。身份是通过语言来施为的,也是通过社会、道德及伦理制约的,人们将他们的语言的施为、语言技能和他们的社会身份联系起来,身份总是处在变动之中。从人类社会伊始,身份关系就呈现出各式各样性,人类的活动总能体现为各种各样的因为象征道德和种群差异的身份角色的不同而变化着的各种人际关系;由人类构成的社会其实就是不同身份混杂的社会,维系社会运转的法律就是体现人类善恶的伦理法律。人的身份一旦与伦理环境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我们所说的伦理身份,它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标示或者一个象征,它还承载着当时伦常法律所规定的责任、义务和束缚。
斯坦贝克生于1902年,死于1968年,其创作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这一段时间里,美国经历了“一战”“二战”“经济萧条期”“社会大变革”等等;文学领域,出现了“迷惘的一代”和批判现实主义,南方文学、犹太文学、黑人文学以及黑色幽默等等;战争的残酷和美国大发战争财的同时,很多人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怀疑,他们失去信仰,放浪形骸,沉湎于享乐,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表面的奢华背后隐藏着空虚和无奈,甚至出现了60年代的嬉皮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斯坦贝克的思想发生了哪些细微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斯坦贝克的家境并不富裕,上学还要半工半读,并且为了追求文学的梦想,曾经做过很多工作,经过不断的创作,他终于在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同的时期,斯坦贝克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身份,这些不同的身份,自然也会影响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左右着他对善与恶的看法。
由此我们得出,所谓身份伦理观就是处于不同社会身份的个体所持有的不同的伦理观。从横向来看,就是对不同的身份个体的伦理观的研究;从纵向上看,就是指同一身份个体的伦理观。身份伦理观是一种动态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允许自己看到甚至批评自己一方的缺点,却绝不允许任何一方以任何理由对自己产生异议;可以将自己批判得体无全肤,却仍以骄傲而又优越的自己而自居。这是一种个人的优越感和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那么对于伦理的评判标准,自然以自我身份的认同为唯一的标准,认同自我身份的行为即为善的,而非认同则为恶的,所以我们有词为“友善”或“厌恶”,为己所好即为“善”,己所不欲即为“恶”。
《美国与美国人》是一部集自传、叙事、随笔和杂论于一体的文集,其题材不拘,风格别具,图文并茂。该书由九篇有针对性的文章构成,每篇一题,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开对美国和美国人的精神实质的探索。斯坦贝克严肃认真地以其毕生之经历和体验,以其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犀利的文笔、幽默的讽刺、感人的挚情、正义的谴责和善意的忠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入木三分的刻画,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美国社会生活画卷。
在该作品中,斯坦贝克在做自己的毕生的思想总结,借助于对美国与美国人各个层面的真实描述,来表达自己对美国与美国人的热爱——“假如我观察我的同胞,分析并批评他们,如果我还有一点点自爱的话,那是因为我非常热爱他们,因为我永远也不能与他们分开,同时对他们的描写也不可能比对自己的认识更客观。”②也就是说无论斯坦贝克如何犀利地批评美国与美国人,都无法避讳他对二者真挚的爱,就与那种对自己的爱无异;同时,斯坦贝克也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美国与美国人的伦理道德观,他指出,“很可能在我们这个国家,道德——正直、诚实、伦理甚至慈善都早已消失,这是我们得以幸免生存,在一起共享天伦和发展壮大的公理啊!但是如果我们生存下去的勇气不足,如果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对自己豪侠仗义的历史的回忆以及对光辉灿烂前途的信心动摇了,消失了,那么在哪儿还需要道德公理呢?它们甚至将成为一种危险。”③可是斯坦贝克并不是消极地应对这样的美国与美国人,他在质疑、批评、抨击,甚至憎恶这样的社会的时候,更多的是对美国与美国人的期待、忠告和信任,他一直在努力用美国人的方式,在美国内部,来解决美国的问题,看看他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并非无路可走,过去走过的道路虽已到尽头,但通往未来的新途还有待于我们探索。我想我们会找到一条道路通往未来,但其方向现在对我们来说还难以想象。一旦他出现在脚下,我们就继续向前。这条路必须有方向,有目标,旅途应是一路欢笑一路歌声。”④如此乐观的未来憧憬,充溢着斯坦贝克对美国和美国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爱,美国与美国人这几个字,对于斯坦贝克来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有人称斯坦贝克为“被压迫者的代言人”“无产阶级作家”,其实这种评价过于“政治化”,或者说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斯坦贝克作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始终代表美国的利益和方向。无论斯坦贝克处于哪一个历史时期,他都有一个内核的身份,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完完全全的美国人;无论评论家们对斯坦贝克做出什么样的评价,都无法真实地反映斯坦贝克本人的伦理观,因为评论家们在作评论的同时,也受到了自身的身份伦理观的制约。因而,为了客观地论证斯坦贝克的身份伦理观,必须客观地把握斯坦贝克的个人身份,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而《美国与美国人》就是斯坦贝克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四年后写作而成,作为其个人宣言和毕生思想之总结,研究该作品,更有助于总结斯坦贝克的身份伦理。
第一,作为爱国赤子的身份,祖国至上
斯坦贝克作为爱国赤子的身份,前文已经有所论述,他挚爱着美国的一切,不管是优点抑或是缺点,所有这些都是构成美国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当然懂得,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能与别国相媲美之处。一个外国人对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英格兰的了解和感情绝不可能与英吉利人相提并论。我曾见过一位教皇在回归到自己的祖国时俯身亲吻着家乡的泥土;曾见过一位丹麦游子在哥本哈根码头腼腆地抚摸那锈迹斑斑的铁桩;亚美利加人的品质与情感与这些人相比并无差异。”⑤斯坦贝克在此用两位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的人与亚美利加人相比,只用了四个字就表达了亚美利加人对祖国的热爱和他的那颗赤子之心,那就是“并无差异”。如此爱国的赤子,在他撰写每一部作品时,都会被这颗爱国之心所左右,所以不管他在作品中是同情劳苦大众,鞭挞社会黑暗,还是歌颂和平正义,谴责强暴和侵略,前提都是热爱祖国而对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的真实描述。在《愤怒的葡萄》中“牧师凯西对于基督原罪观的否认,约德一家从‘我’到‘我们’的转型,以及‘允诺之地’的丧失而导致的‘美国神话’的打破均让我们感觉作家对宗教信条,美国式的个人主义等颠覆的实施。但是,以同样的方式,颠覆并未主宰小说,因为我们还能隐约感到作家对颠覆的抑制和传统的捍卫。因为作家从小说的命名、小说的通篇结构,以及结尾场景中罗撒香的行为举动都基于美国传统和宗教传统以及人道主义信仰,而不是政治的或革命的战斗精神。不难看出,斯坦贝克在用美国的方式,在美国之内解决美国的问题”⑥。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斯坦贝克始终固守自己作为爱国赤子的身份,热爱着美国的一切,不论在世界的眼中美国是如何令人争议的,在斯坦贝克的心中,美国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美国的一切,是丑是美,都是美国所特有的优势,哪怕是他在用犀利的作品抨击美国社会,那么斯坦贝克也是在用美国的方式,在美国之内解决美国的问题。美国,对于斯坦贝克来说,代表着创作和生活的全部。
《美国与美国人》中,斯坦贝克提到了美国人共有的一个梦想,可以被叫做“美国式生活方式”。“这些梦描述了我们对智慧、正义、富于同情以及高尚的向往和追求,我们希望自己也许已经是这些理想的化身。我们拥有这梦想之事实本身也许最能说明这梦想实现的可能性。”⑧斯坦贝克在描绘这个梦想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在他看来,拥有这个梦想的美国人,就是理想的化身。另外在提及人们的政府,即美国的管理自己的方式时,斯坦贝克毫不忌讳地谈了这种方式的种种弊病,如丑陋的竞选仅仅因为畏惧可怕的终身制而反对某位总统、互相较量的权力争夺等等,甚至抨击说该方式“能发挥作用已令人咋舌”,但是“它的效率之高就更令人惊叹”⑨。这是对美国政府的最高评价,无论怎样,不管它有多少缺点,终究它都是优秀的,是令人惊叹的!当然,作为一名普通的美国人,斯坦贝克还谈到了美国人的平等观、人权观、幸福观,在每一话题里,他似乎都在疑虑、批评、指责、抨击美国的社会,但又总是表达着他的期待、忠告以及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身为美国人的自豪感和不屈不挠的美利坚精神。在斯坦贝克的眼中,透过他那颗诚挚的爱国心,美国的一切都是优越的、高尚的、无与伦比的。
“伦理、道德、行为标准,这些都是我们在历史中,无论是作为个体、集体、国家,还是民族,为求生存所必须遵循的严格条例和规范。”⑩对于个人而言,伦理道德观是有很多制约因素的,它会受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个人身份的影响,不管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身份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人的道德伦理感就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而变化着。透过《美国与美国人》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的斯坦贝克,斯坦贝克将自己定位为彻彻底底的美国人,是亚美利加的创造者,是普普通通的一名美国人的代表,通过这个身份,用自己成熟的文字品评着美国与美国人,论证着美国与美国人的善与恶、美与丑、高贵与卑微。在《美国与美国人》的后记中,斯坦贝克这样来结束这个作品:“我们时常受挫,误入歧途,为康复而驻足停歇,饥餐渴饮,自舔伤口;但我们从未退缩,而且也永不退缩。”这段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民族,一个怎样的国家,如此坚韧不屈,勇往直前,这就是斯坦贝克的真正的身份伦理观,即美国与美国人!
①②③④⑤斯坦贝克:《美国与美国人》,黄湘中译,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116页,第115页,第115页,第8页。
⑥王玉明:《折中的斯坦贝克》,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⑦⑧⑨⑩[美]斯坦贝克:《美国与美国人》,黄湘中译,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第27页,第29页,第113页。
[1][美]斯坦贝克.美国与美国人[M].黄湘中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
[2]王玉明.折中的斯坦贝克[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苏索才.约翰·斯坦贝克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996(1).
[4]B.F.Skinner.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M].New York: Bantam Books,1972 P122.
[5]唐纳德·帕尔玛.伦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6]方杰.荣辱兴衰六十载——国外斯坦贝克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2(3).
[7]田俊武.“迷茫时代”的道德歌手——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叙事[J].外语教学,2011(1).
作者:姚丽梅,硕士,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及教学研究;闫振林,硕士,佳木斯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与教学研究;赵华威,硕士,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本文系黑龙江省201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伦理价值研究》;编号:12E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