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骋帆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务处 545004)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阅读行为包含读者、读物和阅读时境三个要素。”1传统的阅读理论主要以“作者阅读本体论”“作品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为代表。“作者阅读本体论”又称“阅读本质论”,这种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创作出了文学作品,也就创作出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阅读者只要“读懂”了作者就能获得艺术品全部的意义和内涵。我国古代传统的“代圣人立言”“知人论世”“文如其人”思想,就是这种作者阅读本体论的直接体现。这种阅读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意义’——作者创作作品,赋予‘意义’——读者从作品中挖掘作者‘意义’——读者阅读完成,作品价值实现”,它把读者的阅读行为简单视为阅读主体对作者原意的本质对话,这不仅漠视了读者阅读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而且也忽视了作品意义生成的潜在性和建构性,最终使阅读行为归结于失败。“作品中心论”的观点则认为,作品是一个孤立、封闭的意义实体,作品内涵和意义的呈现于作者意图无关,读者对作品内涵和意义追寻只能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技巧等形式来获得。这种阅读理论的代表有俄国的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主义、法国结构主义等,“艺术纯粹形式论”和“作品意义自足说”是其核心论点。“作品中心论”阅读理论改变了“作者本体论”将作品视为作者传声筒的弊端,确立了作品应有的艺术品格,同时也认识到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主观能动性。但“作品中心论”忽视了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作品是为封闭、自足的实体,最终使阅读行为陷入到形式主义泥潭之中。
美国当代文艺评论家M.H.艾布拉姆斯指出,任何艺术的生成都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而任何文艺理论研究都是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的。艾布拉姆说:“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2艾布拉姆斯的“艺术生成理论”强调“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要素是一个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它有效解构了传统阅读理论中“作者本体论”“作品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的阅读理念,并澄清了三者的弊端之所在。
尽管M.H.艾布拉姆斯的“艺术生成理论”是基于现代理论界对美学问题研究而提出的,但对于我们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M.H.艾布拉姆斯的“艺术生成理论”从整体上考虑到了“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将作品创造与作品接受有机的结合起来,为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思考路径和教学启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把握“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学生的阅读行为放置在“艺术生成”的整体逻辑体系中去考虑;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任何作品都不是孤立、封闭、自足的实体,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读者阅读作品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思想内涵的过程,也是诠释作品“意义空白”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语文阅读教育理念。
注释:
1.曾祥芹.韩雪屏主编.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1.
2.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