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广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
□ 任广鑫
自从十八大提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要上面临着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课题。理论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应继续凝练出更为简洁的表述方式。实践中,理论的宣传应同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大众传播媒介急遽发展的时代应不断创新传播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社会大众、内化于行,这样才能提高理论自身的吸引力、形成社会共识,起到协调社会价值差异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 困境分析 培育路径
自从党中央于2006年10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以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资源、理论内涵基础上初步概括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倡导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和主导;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价值观念“是心灵以一定的观点或看法为依据所构想的、形成后又有形无形地规定着认识和行动的概念或图示”①王玉梁、岩崎允胤:《价值与发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35页。。最终这种图示就会进一步升华为一种信念或者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般”和“具体”之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这一终极价值目标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指出的未来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贯穿于“具体”价值的始终。“具体”价值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现阶段围绕“一般”价值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基础之上,党的十八大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这一“具体”价值目标概括为三个方面:从国家层面上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意志的具体呈现,根本目的是建构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共同思想基础;从社会层面上看,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从个人层面上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着眼于构建公民的道德层面的价值选择和伦理底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道德理想信念。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并且在社会转型时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达成共识。
(一)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的矛盾
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保证人们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以物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定的联系,即物质交往;另一类是精神生产,体现在一个民族或国家中的政治、法律、道德等语言的创造,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得以顺利进行。“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它不需要有专门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72、92页。人类的实践活动由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组成,因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和。
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大自然,获取必备的生活资料,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物质交往是第一性的、基础性的,它决定了其他一切的交往形式。精神交往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没有广泛的精神交往,物质交往也可以进行。而没有物质交往作为基础,便不会有精神交往的存在。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手段的现代化,精神交往逐渐从物质交往中分离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72、92页。马克思又说:“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72、92页。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传播中,始终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理论转换为实践的周期相对漫长。因为意识形态的建设总会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与冲突。理论脱离实际,也就是精神交往脱离物质基础的条件下,往往使理论所揭示的内在规律和其描绘的远景难以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其合理利益的满足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思潮都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的情况,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更重要、更根本的还是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形成思想共识的合理利益关系。这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集中反映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追求。惟其如此,才能使“三个倡导”成为公民大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生”为全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二)传播媒介功能异化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大众首先取决于传播的有效性。有效的传播成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无处不在。一方面,我们深受大众文化的滋养,在文化工业中的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效果,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汲取我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另一方面,因为大众文化的覆盖面广、复制率高等特点实现了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我们可能会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奴隶,成为被传播媒介所控制和引导的对象。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异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内容上的技术选择使文化丧失原创性及艺术性。生产技术越是完整地重复经验对象,人们就越是容易产生错觉。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由于过多的考虑经济因素、经济效益,遵循投入小、周转快、受益大的商业法则,从选题、策划到创作、发行,都带有明显的工业流程的复制性和爆炸性,内容呈现模式化或标准化。这种较强的商品性质可能会消解和淡化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消费者从大众文化中得到了感觉的刺激、一时的梦想、交流的机会、逃避现实的精神场所。但人们是否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智慧、价值观和道德信仰的提升确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二是文化的媒介化,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兴起,使互动的传播模式变成了单向传播过程。2003年起,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传播形式由于其特殊的覆盖面和传播率,对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殊不知,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并不会增加人们的文化和品位,反而给人们一种获得知识的假象,失去了系统化学习知识的意愿和能力。这不仅使文化生产走向垄断的趋势,而且在技术的渗透下,更让每一个自发地收听或者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听众,都会受到来自机器设备的单向控制,工具理性又一次代替了价值理性。最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在规模上超过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还以各种文化暴力掠夺其他文化资源。这就如美国学者保罗・利文森所说:“任何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复杂的意料之外的结果,加上我们能够对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可能的调整——我们登上了一个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历史和发展未来的旅程,一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对我们的世界产生影响的旅程,一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如何影响未来世界的旅程。”①[美]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总之,我们不能让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带有错误倾向的大众文化毒害人们的价值观念,要避免传播方式的单向化、庸俗化及流行化;也不能使得传播内容由于极高的复制率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否则,我们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会让公众产生逆反心理,而离最初的理想期待越来越远。
(一)培育基础:理论创新实现表达方式大众化
表达方式的大众化是任何一种抽象的理论体系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必然选择。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表述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二十四个字为其理论创新留下了空间。
价值的本质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对价值形态世界的认识形成了价值意识并积淀为价值观念。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是价值观念的两个核心。社会或群体是个体存在的普遍形式,由此就具有社会价值意识。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常态,但不能由此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赢得大多数民众的认同。因此,在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把握人民主体性,实现表达方式的大众化,防止宽泛的价值观偏离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造成核心价值观的边缘化。
(二)培育原则: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相统一,增强群众基础
价值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在于人们所构建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为我”归根结底就是对于主体的利益而言,也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有各种形式,但经济活动所建构的物质形态的价值关系是最基本的价值关系。”②陈新汉:《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74页。价值离不开主体和利益,否则价值就是抽象的。尽管精神交往可以从物质利益中独立出来并呈现出相对的纯粹性,但意识始终摆脱不了物质,精神交往无法逃离物质的纠缠。正如马克思所说:“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首先,己高度独立化的思想意识的继续发展离不开物质实践。思想总是与一个具体的主体相联系,而作为具体的主体同时与物质利益紧密相连。思想的进步最根本的来源是对以往文明成果的继承,而文明的继承与创新的动力都来源于人人类社会的物质交往:观念更新的素材、思想火花迸发的导索线都取自于现实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微变也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其次,日益扩大而纯粹的精神交往的手段也还是物质的。书信的往来,电视、收音的播放,网络上的交谈,这些无不需要物质载体。在精神交往中,物质利益和精神交往成为无法分割的整体,离开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精神交往的范围和水平也要受物质交往发展程度的限制。无论精神交往发展到何种层面上,它始终无法摆脱物质的跟随。精神交往也并非没有相对独立的时刻,精神交往也能“纯粹”的展开。如探讨科学思想、交流审美体验、人生哲理的对话等,这些不以物质功利为取向的精神交往随着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渴求精神发展愿望的强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种先进的价值观不仅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要充分反映历史主体的主观愿望和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承认并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价值观的最重要特征。历史告诉我们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近来以来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尤其是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确立以来,人们的利益意识逐步增强。市场经济是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求利性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个人追求利益的机会,同时必然会强化人们的利益意识。因此,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的目标必须建立在人民富裕的基础之上。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是相互统一的。我们在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人们追求更高的价值理想时,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应该脱离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空喊精神价值的口号。这个过程应该在物质需求被满足、物质生产提高的过程中才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我们不要妄想精神能将物质全部撇开,只是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观点的传达、意见的交换、道德的提升、价值观的转变,而不是成为纯粹的功名实现、钱财的富足等物化现象严重的社会。
(三)培育方法: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传播载体
在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创新传播载体、多种传播方式共存,不断发掘新的传播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民。
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清晰的路径。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其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一文化的最高体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共产党所倡导、构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起点和精神源头上与优秀大众文化是同质、同构的。我们在创造优秀大众文化的同时,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的过程。优秀大众文化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延伸和代表,它构成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创新传播载体、多种传播方式共存,在议程设置上把握受众心理需求,不断发掘新的传播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行。在一个民族或者国家中,每一个受众都会携带其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都能期待从文化产品和消费中获得对共同价值和共同情怀的确认和体验。但是,现代大众所渴望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关于民族精神、共同信仰的口号和箴言,他们所期待的是能够引起心灵和情感共鸣的某种价值观念、共同情怀的思考与认同。因此,必须在传播手段上实现突破和改进,在传播内容上要把握议程设置、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内容通俗易懂等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通俗化,避免理论的抽象化而且高深莫测,远离人们的实际生活而只被少数人所掌握。
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实现传播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传播内容以事实为依据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更加科学传播方式——互动传播。新媒体的概念最初是由戈尔德马克提出来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①石磊:《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总的来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实现了交互式传播。在一个真正的互动环境中,信息不在依赖于某一方面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中形成,最终形成大众话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不断由理论话语转化为公共话语,并在生动多变的实践基础之上形成互动的交流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反馈过程。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②《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在主体评价活动中,互动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意识在主体意识中不断的重复,就会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内化于民”③陈新汉、邱仁富:《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20页。。新媒体无疑是实现民众言论自由和评价活动的发展空间,其实质是国家权威评价活动与社会民众评价活动之间的有效互动,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的互动交往中达成价值观共识。
责任编辑:宋雪玲
作者任广鑫,女,浙江财经大学(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