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聂鑫森
编 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
享誉世界的丹青巨匠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县,卒于1957年,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刻苦向学,戛戛独造,开创了一代画风,成为一座巍然耸峙的艺术高峰。
在湘潭县,齐白石留有三座故居,即星塘老屋、梅公祠、寄萍堂。
星塘老屋,又名齐家老屋、星斗白屋,位于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典型的湘中传统式农舍建筑,坐西朝东,土墙茅顶,占地两百平方米,中间一排三间,南北各三间。齐白石就诞生在这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2001年冬,旧居修整一新,对外接待游人,周围的景点都纳入文化旅游的范畴。齐白石的弟子、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教授为故居题写门额。我曾应邀参加开馆仪式,瞻仰了这座朴素的建筑,书房里似乎墨香犹存,厨房的柴灶口火光犹闪,让人顿起崇敬之情。
齐白石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六年,山上打柴,田里耕种,当大木匠和雕花木匠;娶妻,圆房,生子;读书,学画,拜师,交友,完成了他人生丹青生涯的重要阶段。
齐家是个大家庭,齐白石曾说:“我住的星塘老屋,房子本来就小,这几年,家里添了好多人口,显得更见狭窄了。”(《白石老人自述》)生活是清贫的,但齐白石的心中却充满了温馨,入老境后,他曾以诗忆之:
儿戏追思常砍竹,星塘屋后路高低。而今老子年六十,仿佛昨朝作马骑。
(《题〈画竹〉》)
来时歧路遍天涯,独到星塘认是家。我亦君年无累及,群儿欢跳打柴叉。
(《山行见砍柴邻子伤感》其一)
他还在《牧牛图题诗》中,描写了儿时牧牛,身系一铃,祖母听见铃声便知他牧归的情景:
祖母闻铃心始欢,也曾总角牧牛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
1900年,因星塘老屋人众室窄,齐白石便思觅屋迁出。这一年,用《南岳全图》十二幅所得润笔三百二十两白银,典租了梅公祠作安身之所。“事情办妥,我就同了我妻陈春君,带着我们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搬到梅公祠去住了。莲花寨离余霞岭,有二十来里地,一望都是梅花,我把住的梅公祠,取名‘百梅书屋’。我作了一首诗,说:最关情是旧移家,屋角寒风香径斜,二十里中三尺雪,余霞双屐到梅花。”(《白石老人自述》)
这个地方的风景极好,屋外除梅花之外,还有许多木芙蓉。齐白石在梅公祠的一块空地上,添盖了一间书房,屋前屋后种了几株芭蕉,“到了夏天,绿荫铺阶,凉生几榻,尤其是秋风夜雨,潇潇簌簌,助人诗思”(《白石老人自述》)。
他把书房名为“借山吟馆”,意思是山非我有,不过借来娱目而已。他自号“借山翁”“借山门客”“借山吟馆主人”“借山吟馆主者”。
齐白石在此居住七年,致力于绘画、写字、吟诗、读书,其间应邀出访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学识,提高了技艺。他还在此完成了著名的《借山吟馆图》,谭延闿、徐崇立、樊樊山等名人都为此画题咏。樊樊山的长歌云:“山人无山却有山,湘波如镜开烟鬟。君有青山画里看,人有青山门外闲……”
梅公祠虽建筑简单,居住条件简陋,但在齐白石的眼中却到处充满了诗意,丝毫不以为苦。他在晚年的《题画芙蓉忆百梅祠》一诗中说:“芙蓉花发咏新诗,故园清平忆旧时。今日见君三尺画,此心难舍百梅祠。”
七年后,因梅公祠典期已满,齐白石在余霞峰山脚下,茶恩寺茹家冲地方,买了一所破旧房屋和二十亩水田。“茹家冲在白石铺的南面,相隔二十来里,西北到晓霞山,也不过三十来里。东面是枫树坳,坳上有大枫树百十来棵,都是几百年前留下来的。西北是老坝,又名老溪,是条小河,岸的两边,古松很多。我们房屋的前面和旁边,各有一口水井,井边种了不少的竹子,风景很是优美。”(《白石老人自述》)齐白石携家眷于1907年元月迁居到这里。“我把破旧的房屋,翻盖一新,取名为‘寄萍堂’。堂内造一书室,取名为‘八砚楼’,名虽为楼,并非楼房,我远游时得来的八块砚石,置于室中,所以题了此名。这座房子,是我画了图样盖的,前后窗户,安上了从上海带回来的细铁丝纱,我把它称作‘碧纱橱’。”(《白石老人自述》)
寄萍堂之名,取“世事如寄,人生如萍”之意。它仍是一座典型的湘中传统式的农舍建筑,门额由齐白石的恩师王闿运题写。齐白石也自号“老萍”“萍翁”“寄萍”“寄萍堂主人”。
1914年,齐白石五十二岁,“雨水节前四天,我在寄萍堂旁边,亲手栽种了三十多株梨树”。梨树成长慢,结实迟,但高寿的他,“还幸见它结实,每只重达一斤,而且味甜如蜜,总算及吾之生,吃到自种的梨了”(《白石老人自述》)。在他卜居北京后,有一首《梦家园梨花》诗写道:“远梦回家雨里春,土墙茅屋霭红云。梨花若是多情种,应忆相随种树人。”
齐白石是深谙居住环境的重要性的,虽是一爿小院中的“土墙茅屋”,却是四周风景如画,有田耕种自给,有溪有井取水方便,种梨树既有阴凉又有果实,加上建筑内的书斋画室,自然风光与人文韵致交相融合,成为他艺术创造的一方净土。
在宅前,还有一个池塘,称之为寄萍塘。从新荷出水到荷残花落,齐白石常细细观察,并为之写生,因此甚得荷花的气韵与精神。
齐白石曾多次写诗,赞叹寄萍堂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小院无尘人迹静,一丛花旁碧泉井。鸡儿追逐却何因?满地斜阴蝴蝶影。”
他的《怀家山》四首,写得尤为动人:
其一
千仞余霞山,杜鹃花蕊繁。
春深一夜雨,红过那边湾。
其四
东溪乌桕树,结子白如雪。
尽日只鸦声,直上黄昏月。
齐白石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读了大量的书,篆刻字画亦大有进展。
齐白石于1917年迁居北京,寄萍堂由其三媳张紫环率儿孙驻留。直到1935年夏,他才省亲重回此处。在《白石老人自述》中,留下这样的文字:“我离家快二十年了,住的房子,没有损坏,还添盖了几间,种的果木花卉,也还照旧,山上的树林,益发的茂盛。”
出身农家的齐白石,年少时曾耕作于田间、园圃,对稻、麦、玉米、棉花及蔬菜,充满极深厚的感情,故平生不断地将它们绘入画中。而且他喜欢吃蔬菜,认为味道远在荤腥肉食之上。
他的七绝《饱菜》,诗前有引言:“余性嗜蔬笋,席上有蔬菜,其味有所喜者,虽鸡鱼不下箸矣。”诗云:“诸侯宾客四十载,菜肚羊蹄嗜各殊。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他在画作《白菜兼笋》上题诗曰:“田家蔬笋好生涯,兼味盘餐自可夸。更有不劳栽种力,年年屋角紫藤花。”
竹类的嫩茎、芽,称之为竹笋。竹鞭节上生的芽,冬季在土中已肥大而可采掘者称冬笋;春季芽向上长,突出于地面者名春笋;夏秋间芽横向生长成为新鞭,其前端的幼嫩部分称鞭笋。笋可做鲜菜、笋干、咸笋和罐头食品,南方可食用的主要是毛竹笋、淡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从古至今,笋一直是美味佳肴,颇受人看重。同时它还是一味中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
清代李渔对笋赞誉多多:“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他还说:“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宜肥猪。’”
古人诗中写竹笋,往往歌颂它的闻春而动,如“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歌颂它的凌云之志,如“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李贺:《昌谷北园新笋》);以及歌颂它的味美价廉,如“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白居易:《食笋》),“只道晨炊食无肉,竹根斤笋两三钱”(杨万里:《晨炊白升山》)。
古今画家画竹笋,或画采掘而出的冬笋,或画破土而出的春笋,名作甚多。但真正画得新颖传神的,我以为通身有“蔬笋气”的,齐白石是个中一位。他出身于农家,挖笋栽竹是经常的功课,画来得心应手。他喜欢画刚从泥土中掘出的冬笋,以淡墨勾笋端、笋壳以及壳上之纹,以藤黄蘸淡赭染之,再以浓赭点出壳上“泥团”,配以竹篮、铁锄,生活气息十分浓郁。他在一幅《笋》上题曰:“筠篮沾露挑新笋,灶火和烟煮苦茶。肯共主人风味薄,诸君小住看梨花。”
齐白石久别故乡居于北京,画笋常常与他的思乡之情紧紧相连。1947年所作《竹笋麻雀》,是幅小品画:共画三只冬笋,前面两只硕大,笋上立一只麻雀,下方紧挨一只小冬笋。笋端以浓墨画出,笋壳及笋尾勾以淡墨,再染上赭色。麻雀凝立,充满缱绻之意。题款为:“星塘老屋,何日重居。白石。”
他的《蘑菇竹笋》,画面上左部是浓墨所画十个采下的小蘑菇,正侧仰俯,疏密有致;右下部是四只肥大的冬笋,拥挤于一处,形态各异。冬笋的粗犷、壮硕,蘑菇的小巧、秀润,二者之间留下一截空白,形成了强烈而有趣的对比。
1953年,齐白石画长条幅《蔬笋清香》,几棵肥茂的白菜,淡墨画菜帮,浓或稍浓墨画叶;几只染着赭色的冬笋,错杂在白菜之间,十分耐看。
齐白石画蔬菜,饱含着对生活的感受与体悟,寄托着平民大众的理想与审美观念。这在他的诗句中都有印证:甘守清贫,乐观度日,如“饱谙尘世味,尤觉菜根香”(《忆蔬菜小圃》);永不忘本,视蔬笋为佳品,如“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莫忘其香”(《画菜》);以及对贫富不均的控诉:“朱门良肉在吾侧,口中伸手何能得。是谁使我老良民,面皮变作青青色。”(《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