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娟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
职教基地教学资源共享途径刍议
——以重庆职教基地为例
罗小娟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
建设职教基地的目的就是想打破空间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办学效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职教基地教学资源共享效果并不理想,影响办学效益的提高。笔者以重庆职教基地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走访,找出教学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职教基地;教学资源共享;制约因素;对策
我国职教基地一般是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多方参与下,将某些职业院校和企业单位聚集于某一地域而形成的职业院校的集合体。建设职教基地的主要目的是想打破空间限制,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从而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
2004年9月经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验示范基地。目前,重庆职教基地现有本专科院校22所,在校学生总数11万人,办学层次和主体呈现多元化,办学总体规模较大。但重庆职教基地在教学资源利用上是否做到共享互利。带着这样的疑惑,笔者走访调查了永川城区的8所职业院校。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职教基地职业院校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积极性不高,共享项目少,层次较低等问题。
1.生源争夺,阻断真诚共享之路。生源是职业院校的生命之源,但随着生源数量的萎缩,各个职业院校之间的生源争夺大战愈演愈烈。如何在生源争夺战中取得胜利,一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多寡和优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职业院校占有教学资源的多寡是其竞争力强弱的体现,因此绝大多数学校牢牢抓住自己的教学资源不肯与他校分享,怕的就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
2.意识欠缺,丧失共同进步之机。由于重庆职教基地大部分学校的主办方不同,行业办学的居多,他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各有偏好,认为各个学校在各个专业领域独树一帜,各领风骚,缺乏合作交流的意识,就更谈不上教学资源共享了。
我们倡导和追求的教学资源共享是忽略了教学资源的产权属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的教学资源都烙下了深深的产权痕迹。这主要是因为职教基地的教学资源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供给,这些教学资源是它们办学实力的体现,也是各部门对教育投入的证明,是它们的固定资产。因此它们都被贴上归属的标签,宁愿闲置也不愿改名换姓。
撇开产权问题不说,教学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学资源的管理保养由谁负责,在共享中产生损耗的界定和责任问题。如一次两次的借用实训室,出于兄弟院校的情意,借出方可能不会要求租金或损耗费,但如是长期的借用,借出方就会承担一笔额外的实训室管理和损耗费,承借方如忽略这个问题就势必影响两校的情意及合作。
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而在这支队伍中,优秀教师教师又更显珍贵了。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各个学校都想拥有自己的教学名师。但教学名师的培养和打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别在职教基地中有相同专业的职业院校都特别渴望拥有自己的教学名师,在本校没有教学名师的时候就会考虑从其他学校引进或借用。这件事事关两校的办学质量问题,也是非常敏感的一个话题。如果允许优秀师资的共享,那无疑就是给竞争对手送去对抗法宝;但如果不允许优秀师资共享,那整个职教基地的总体教学水平就无法较快提高。因此,在制度上不明确的情况上,特别是发展水平相当的两所院校之间,拥有优秀师资的一方多半不大愿意共享自己的优秀师资。
由于职教基地内的各个职业院校占有的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平衡的,而且它们之间交换使用的教学资源又不可能完全对等。因此,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在同教学资源一般的学校之间进行教学资源共享时等同于强势学校给予弱势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援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显然违背了利益公平原则,必将削弱强势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因此,占有优势的学校就不愿加入到所谓的教学资源共享队伍中去。
职教基地大多数学校都具备校园网络,但各学校校园网络缺乏统一规划,兼容性差。还有一部分学校缺乏网络教学平台等基础设施,导致各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困难,共享范围难以扩大。
健全市教委的评价和管理机制。一是声誉激励。制定一套教学资源共享评分细则,将其纳入对学校综合评价体系中,让在教学资源共享过程中付出贡献的学校有分可加,提高其学校的社会声誉度。二是物质补偿。由于各个学校所掌握的教学资源是不均等的,一些拥有较多资源的学校在教学资源共享中付出较多。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委要给予补贴,另一方面,使用较多共享资源的学校也应该根据市场行情给予占有较多教学资源学校一定回报。
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共享制度是开展教学资源共享的前提和保障,教学资源共享制度应涉及教学资源的使用、管理、维护、经费以及安全等问题。这些制度的制定,可由市教委指定职教基地的某一所学校起草,然后由市教委出面召集职教基地的全部职业院校进行讨论修订,最后由市教委正式出台,职教基地的全部职业院校遵照执行。
一是统一规范校园网络的建设标准,奠定教学资源共享的沟通渠道。二是规范好教学资源的投资建设,均衡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尽量让各个学校占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教学资源,并且不重复占有。三是重庆职教基地所在地的政府应加强对职教基地建设的科学规划,让这些学校在地缘上占有优势,既让整个职教基地的气势和规模起来了,也便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1]罗海萍.吴华.高校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00(02).
[2]杨贤栋.我国大学城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生毕业论文.
[3]李冬瑜.新信息环境下的高校资源共享[J].甘肃科技,2001(21).
罗小娟(1982.1__ ),重庆荣昌人,汉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高职教育。现就职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