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 130000)
东北文化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文化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征。
首先,东北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其他类型的文化,这其中包括中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次序的加以吸收和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辽金文化当中的最主要部分是汉族文化。随后进入明清阶段,中原文化逐渐成为了东北文化的主体,这个过程中其他的少数民族文化业不断的与东北地域文化之间相互碰撞融合。
其次,东北地区文化当中冲上武功,这是造成东北文化当中重武轻文的重要原因。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曾经总结说,东北地区的文风不畅,人文素质相对低下,思想和观念相对低下,这种情况在东北地区十分普遍。
再次,东北地区接受异域文化影响深远。东北接临俄罗斯,深受俄、犹太文化等的影响。
另外,东北地域文化同样受到了来自关内各地区人们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文化环境与氛围。
除此之外,东北地区往往并不重视经商,文化品格当中存在弱商文化的特征。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当地人民具有强烈的农民乡上意识。这种情况下,相关商业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也无法形成规模性的手工业市场。
最后,体制机制文化特征。新中国的成立之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进入到了计划经济环境,东北地域更加处在了计划经济的核心位置上。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从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并不能与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体制文化。
745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of a survival prediction model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based on up-to-seven criteria
根据社会学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过程,就是不断接受、创造以及传递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东北地区文化发展受到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东北地区农民别具一格的文化性格。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一)包容
多种文化共同发展体现了东北农民的辽阔胸襟。关内外来移民的涌入,令东北农民与不同的社会人群共同生活在相同的环境当中,接收不同的文化。东北人向蒙古族学习放牧,向满族人学习狩猎,向中原地区人们学习种植等等。
(二)豪爽
东北人的性格当中最终的一种性格特征就是豪爽。这种特征形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位东北地区环境造成的;二为移民环境造成。地域环境和尚武精神使得东北农民具有豪爽性格,另外就是外来移民当中的性格特征也存在豪爽特征,多种性格相互影响行程了东北农民性格。
(三)奴性
虽然东北农民文化性格当中具有豪爽、包容的特征,但是同样具有奴性特征。造成这种性格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封建社会末期,东北地区往往封建制度统治最严厉的地区,因而形成了这种奴性特点。
(四)轻商轻功
随着近代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逐步发生变化,但是东北地区仍然存在轻商轻功的性格特征。造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形成的粗放式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五)安土重迁
纵观东北地区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该地区有大量的外来移民,也就是大量的移民。从根本上看,这些人群的心理有一种灾民性格。这种灾民性格又促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心态和性格特征。这样也就相对促成了东北农民更加安于现状、小富即满的生活态度。
(六)惰性
东北地区进入到计划经济时期,许多农民的心态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农民性格当中的惰性因素变得更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经济体制并不能与时代发展需要相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东北农民性格当中缺少风险意识和创新性意识,造成了农民的思想僵化。增强了惰性的效果。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新农民建设步伐较快,需要在统筹城县建设的过程中振兴东北农业发展。因此,需要首先对东北农民进行文化心态以及性格方面的转变,使其能够在新的环境当中适应社会发展。
(一)理性主义转变
东北农民性格当中存在非理性主义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影响东北农民缺乏计算精神。现代社会当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农民具备计算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就是理性主义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理性主义同样能够基于人们对生活当中的基本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的理解想,形成新的计算精神。这种计算景深会模糊东北农民性格当中的一些重情感以及讲义气等性格,是农民性格逐渐被转变为理性主义性格特征。
(二)生存动机转变
在西方国家当中,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往往用一个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作为主要的标准。这种标准前提下,个人价值也就等同于其能够达到的商业或者是艺术等方面的价值、或者是成就了。可以说,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源自于民族的文化心态特征。一个民族具有进取型精神,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发展。
中国长期以来受到儒家、道家等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庸大德的生活理念,使得农民恪守安分守己,安于现状。很少有创新的思想和行为。也就不可能促使社会经济出现质的抓便。因此,影响刺激东北农民性格当中安于现状的心理特点,令其摒弃惰性思想,形成敢于创新和冒险的高成就生存动机。
(三)重商重功转变
转变重礼仪、轻功利的文化行为向重实际、讲实利方向发展。求实效、讲功利的经济行为转变到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蜕变也即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商业精神,它已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
(四)由乡上观念向国际观念转变。振兴东北,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政策的扶持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东北农民观念的转变。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竭力尽快转变农民们固守田园,安于现状,缺乏冒险,不思进取,小富即安,重人情、轻法规、讲面子等乡上观念,努力向四海为家、敢于冒险、求异思变、勤于流动、不断上升、平等相待、按章办事、讲究减信、互惠互利、环球贸易、网络沟通等现代的国际化观念转变。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文化特征对东北农民性格形成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和意义。新时期发展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东北新农村,加快东北农业发展步伐需要深入研究东北地域的文化特征。以此作为主要手段,转变东北农民性格特征当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向左的问题。实现我国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改.对中国传统农民性格的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08(05)
[2]张宏卿,肖文燕.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J].开放时2010(10)
[3]刘晶芳.农民革命的多重面相:评《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兼与《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苏区制度、社会和民众研究》比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06)
[4]中国人性格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沙毓英;张锋;金竞明;泰稚华;李春茂;宋志一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