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

2014-07-11 22:25朱钰瀚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审美小学美术生活化

朱钰瀚

摘 要:小学美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观念以及完全人格品质具备重要作用,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具备影响力的学科。针对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做出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将学习和生活联系,拉近美术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审美

一、美术生活教学活动

小学的美术教育并不在于艺术的造诣,而是基本立足在培养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两个方面,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成长。美术教学活动就是促使学生参与生活并以生活为学习背景,拉近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美术教学确实贴近生活。美术生活教学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关注学生以及周围生活的小学教育理念。

二、让生活走进教学

美术是一门生活的艺术,非常需要学生生活经验的沉淀,如果脱离了生活经验就丧失了原本应具备的色彩和魅力。故而美术教学应倡导学生走进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所需要的素材,并加以提炼成为作品本身。而教师也应熟悉生活,并根据教材学习需要去设计一个合理的研讨方案,促使生活场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以《买菜》这堂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安排学生在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去菜市场感受一些菜市场的沸反盈天。这样的经验比阅读书籍获取来得更为真实深刻,许多学生都主动与家长去菜市场采购。在课上的表现无论男生女生都打开了话匣子,使得课堂往往比平时局限在课本学习及欣赏图片要积极活跃得多。这时教师再适时提出“卖主一般如何装束?卖不同种类菜的人装束相同吗?有些怎样的语言动作?顾客如何讨价?……”等问题,再邀请学生上台演绎,绘画过程中学生的表述方式也比平时靠凭空想象要表现得更为丰富,会注意到更多的细节。这表明了只有让生活走进教学,脱离了“无源之水”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让学生从本质上喜欢上美术,激发其学习兴趣。

1.在情境中感受美

学生因为某些因素的限制不能自主去具有感受美术氛围的地方(博物馆、美术馆等)。停留在平面无奇的学习上,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参与的快乐,而机械地学习会使得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兴趣,课堂的学习就难以收效。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弥补欠缺想象和生活经验的学生的最佳途径,这要求教师应钻研教材,挖掘美术绘画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感知美。譬如,在《中国青铜艺术》这一课上,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个Flash动画,也可以借助校微机教室参观“百度数字博物馆”,多方位、全面地观看青铜的结构和纹样等,并说一说青铜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内在蕴意。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能更细致地进行观察,也是教师借助美术媒介的一种方式。不断优化改善美术课堂的情境创设,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成效有很大的帮助。

2.在评价中体验美

作品展示是检验成果的方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发表买菜经历时的感受,让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给他人的作品提出一些可行建议,让学生阐述从优秀作品中所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以及表现的方式,是获取作品感染力和表现力的重要方式。而展示作品的行为重点在令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有着浓重的生活情趣,不要轻易错过身边的美好风景,这些风景是提供美术素材的重要创作来源。评价作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理念和感受生活美好的重要方法。

三、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术教学尽管是在课堂上开展的,但教师应善于打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脱离以往将教学与生活分离的上课模式,将生活实践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美术就是生活的认知,将美术教学尽可能的生活化。因为美术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生活的多姿多彩,才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并提高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章新.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1).

[2]支文渊.如何实现美术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下,2011(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编辑 郭晓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小学美术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