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设计策略

2014-07-11 06:28李响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设计策略校本课程

李响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教学实践探索的经验基础上,着重从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切性、校本课程编排的承接性等方面探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设计的策略,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设计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供了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契机。不同于以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统编教材,富有区域特色、蕴含不同文化内涵的校本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各地区经济、自然、文化等条件不同,各学校的教学资源存在差异,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为丰富统编教材内涵、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何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校本课程,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校本课程,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切性

高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90后”的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思辨,同时,对于各种观点,他们不再盲从,而是希望在探究中感悟真谛。灌输说教式的教育已经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认同。如何有效地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在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

我任教的位育中学地处上海市徐汇区,徐汇区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龙华庙会、土山湾手工工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沪上名人住宅、龙华烈士陵园、邹容墓地等区域内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学生生活在徐汇,但有些学生对徐汇的悠久历史缺乏深入了解,人文素养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来选择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在带领学生进行走访和考察时,可操作性也较强。通过以区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孕育徐汇人家乡之情,激发徐汇人承当社会之责。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师生了解徐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人文课程建设,探索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2.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综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存在许多抽象的原理、概念,使学生不易理解,鉴于此,通过校本课程的补充教学,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并将问题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使学生从案例中领悟到原理、概念以及在现实中的用处,从而增进学习的兴趣、动力。当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讨论时,进一步促进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避免了那种“为教而教”,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育的局面。

高中学生喜欢关注社会热点,但面对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狂攻滥炸”式的各式信息,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难免产生偏激和疑惑。思想政治教师此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引导和解惑。依托学校的时政社团,定期开设时政沙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形式。通过时政沙龙,师生共同探讨某一时政话题,在对话中激发思想火花,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同时,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3.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位育中学,高一、高二年级每年都会进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一学生的南京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研组抓住学生赴南京进行课题研究的契机,将校本课程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师筛选出与高一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对学生进行立项指导。如,针对学生所选的“南京夫子庙与上海南京路商业模式比较”这一课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出发,结合宏观调控、产业经济调整、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点,拓展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考察结束后,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论文撰写。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化,使得实践活动不再流于形式,经济常识中枯燥难懂的理论也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校本课程编排的承接性

所谓校本课程与教材的“承接”,既是校本课程教材与国家或省(市)课程大纲编订教材的衔接,又是校本课程教材在编排内容上自身的上下衔接。

1.紧扣大纲教材,提升校本课程教学效果

校本课程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补充,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校本课程若完全与大纲教材脱离,会影响学生系统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脱离大纲教材,也会影响学生对大纲教材知识的理解,使得校本课程的学习缺乏系统化。因此,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要紧扣大纲教材,强化其学科属性,做到校本课程与学生原有知识储备顺利衔接,同时也起到了激活原有知识的作用。

在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注重与大纲教材知识点的衔接,教学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知识积累,同时,达到了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标。

以下截取校本课程设计的片段:

教学资源 与教材知识点衔接 教学形式

(1)利用学校周边的邹容纪念馆、邹容墓等重要教育资源,以“邹容也是我们的同龄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与邹容展开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哲学常识:结合第五课教学内容《创造价值、承担使命》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走访邹容纪念馆、参观祭扫、主题班会、寻访后人、舞台剧展演、诗文创作朗诵等形式,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邹容精神。

(2)黄道婆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艺,促进民族交融政治常识:结合政治常识第六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参观黄道婆纪念馆,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形式着力挖掘黄道婆的精神内涵与当今意义。

(3)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乌泥泾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常识:结合经济常识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点。

哲学常识:结合哲学常识第四课《分析矛盾、辩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黄道婆将纺织技术传授给劳动人民,解决了劳苦大众遮体避寒的生存问题经济、政治常识:结合“和谐社会”理论,引导学生感悟黄道婆精神的民生价值。

由于校本课程在教学中紧扣大纲教材知识点,与学生的认知体系一脉相承,强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校本课程教材编排上的自身衔接

现行的高中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基础、能力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材的编排上,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是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组织,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结构;(2)以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来组织,突出社会生活经验要素的地位和作用;(3)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发展需要来组织,突出学校生活中的人文熏陶。三个原则相互联结,都要体现学生个人兴趣、能力和需要。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深深感到,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深刻的影响。课程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改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为教师带来了专业化发展的机遇,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我们坚信,只要教师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开发思想政治课的校本课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建.校本课程发展、教师发展与伙伴协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周仁康.走向智慧的校本课程开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奚晓晶.校本课程之科目设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上海市位育中学)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设计策略校本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