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2014-07-11 09:49杨兆莲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互助合作分散式学业成绩

杨兆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是教学改革总的方向。笔者认为,互助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按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小组成员相互指导、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负责地学习某些学科,从而达到共同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互助合作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组织。

一、互助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

互助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由小组或者同伴构成的学习共同体。小组的构成要充分考虑到“质”和“量”两个因素。“质”就是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学业成绩等,而“量”是学生的人数。小组在组成过程中应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方便组间评价和参照。

二、分组的步骤与要求

1.将全班所有学生按学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并划分成A、B、C三个层次

2.汇总、填写所有学生的概况表,包括性别、兴趣、组织能力等

3.确定小组成员人数,每组4-6人为宜

4.合理分组

为使各小组之间“同质”,应该随机做到:(1)每个小组都应包含学业成绩在各层次的学生。(2)尽可能使全班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3)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三、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分工

对各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和学业成绩进行分析,并进行适当分工。在实践中至少要有一名组长和一名学科代表,其他成员都要为互助合作学习承担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小组的日常管理,组织协调组内成员的关系,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做好团结组员与互帮互助工作。学科代表的职责是协助组长开展好自己优势学科的互助合作学习,对本组基础弱的同学进行耐心帮助,在学科问题的讨论中可作为中心发言人。

四、小组成员座位排列方式

小组成员座位排列应当以方便学生交流合作为原则,以4~6人为宜,组内间距尽可能小一些。在组间排列上,需要结合教室的空间布局,尽可能拉大组间间距,方便学生活动和教师的巡视指导。

五、互助合作内容的分配形式

合作内容的分配可根据合作内容的多少、合作内容的性质、合作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分配形式——统一式和分散式。

1.统一式

如果一堂课只有一个探究方案或以少数不同层次的思考题作为合作主题,就可以采取统一式,如《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内容,就可以采取统一式的内容分配形式,也就是所有小组均合作探究一个主题。

2.分散式

如果一堂课有多个探究方案或以多个同层次的思考题作为合作学习主题,就可以采取分散式。如《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等内容,在学生根据资料或经验提出定性的结论后,就可以不同小组合作设计不同因素的探究方案,为达到合作的深入与取得实效,这样的分配形式要求不同的合作主题之间是同性质的,合作同一主题的小组至少2~3个。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更为重要的是互助合作学习的实践和研究对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互助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2)互助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3)互助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4)互助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的提高。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 聊大教育硕士)

编辑 韩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助合作分散式学业成绩
计及时延的互联电力系统分散式阻尼控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互助合作学习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TDJK-FKA分散式车辆调速控制系统
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青年学生回乡后能否参加互助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