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训练分析

2014-07-11 05:06魏志刚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科技活动创新思维高中化学

魏志刚

摘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施的目标,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民主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特征。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高中化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思维;科技活动

新课标对于高中化学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仅仅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也不是要求学生去开拓和创造一个未知的知识体系,而是要求学生培养起创新的思维方式,所以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分析、判断、验证、归纳总结相关的性质以及相关的规律。要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才有助于高中化学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下面,我们就对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一下具体分析。

一、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的基础是实验,所以如果没有了实验,化学课将变得枯燥无味。所以除了课本上应做的几个实验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因为在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大限度地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发现知识的价值,并培养对科学的严谨态度。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会体会到实验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学习、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会更高,而且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鼓励学生创新

这就要求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目从师、不迷信权威。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质疑和猜想,还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加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并提高学生进行创新的水平。

2.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对于创设情境来说,主要考验的是教师对学习气氛营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将学生不知道的化学定律、原理前置于事实,并展示化学知识的非凡魅力,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让课堂中具有开阔的思维空间,并在教学中采取探究性教学,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开展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能够很好地展现创新能力。开展科技活动就可以让学生有效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与社会的联系,所以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工厂或商店等地方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写出专题和报告,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条件,从各个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对高中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4).

[2]简真学.关于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4).

(作者单位 河北省香河一中)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技活动创新思维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我国科技活动对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因素及对策建议
黔东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