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军 钟建洪
摘要:指出了森林消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有效提升森林火灾防控综合能力,必须全面加强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有效消灾”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制度优势,牢固树立以防控林火为核心的现代森林消防理念,以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
关键词:森林消防;内容任务;保障措施
1引言
建立健全由预警中心、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构成的森林火险预警体系,以加强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和林火行为的预测预报,并制定与之对应的预警响应机制,实现科学防火。升级改造和完善瞭望设施布局,增强地面瞭望和巡护能力,逐步构建卫星监测、空中巡护、高山瞭望、地面巡护“四位一体”的林火监测体系,减少直至消除林火监测盲区,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有效预防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防范于未“燃”。以科技为依托,以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为突破口,通过科学分区与分类,不断完善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全面提升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为建设“生态文明”、“森林浙江”作出贡献。
2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21预警监测系统
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中心、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构成。负责采集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的监测信息,收集本辖区内气象部门发布的当地天气实况预报信息,制作中短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实时火险监测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并同时上报省、市级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
22生物阻隔系统
主要包括林内生物防火林带和山脚田边生物防火林带,要求主林带宽度20m以上、副林带宽度10~20m。通过生物阻隔系统建设,提升林区森林消防阻隔网密度,充分发挥生物防火林带阻隔山火的作用。以通道景观林、城镇绿屏和休闲景观林以及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重点生态公益林区等区域为重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23数字通信系统
以数字超短波中心基站设备、数字超短波终端设备、GPS设备、卫星通信系统构建通信网络,以常规通信设备、通信车为补充,建设火场扑火队与前线指挥部及其上级指挥部,以及扑火队之间的语音通信联络系统。同时,实现前线指挥部与县、市和省森林消防指挥部之间的语音和数据(包括文件、图片和图像)的传输。
24信息指挥系统
信息指挥系统主要由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指挥室构成,再结合应急卫星通信网系统和应急移动指挥中心,实现由省到市、县的数据通信网络畅通,保证火场的音频、视频和图像等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各级指挥机构传递,建立全省统一标准的数据库和应用软硬件。
25专业扑火队伍
省级组建森林消防总队,市级组建森林消防支队,县级组建森林消防大队,有森林消防任务的乡(镇、街道、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林场、森林公园、大中型水库)等单位都应组建25~50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
26培训演练基地
为全面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战斗力,开展队伍集训、机具使用、体能锻炼、后勤保障、安全救护等科目的技能培训和演练非常重要。通过培训演练,可以使消防队员进一步熟悉扑火预案内容、扑火工作流程及扑火工具的操作使用,使后勤保障人员进一步掌握森林消防后勤保障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为森林消防实战积累经验,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
27引水上山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水源条件,在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重点防范区域,通过修建储水池、消防泵房,铺设森林消防用水管网、消防栓、增压设备,实现“就近取水,就地灭火”。蓄水池:在重点防范区域修建储量2~5t的自引水蓄水池,平时自动将雨水引入其储水罐内,发生森林火灾时,通过专用的供水管网将水源输出进行灭火。消防泵房:在重点防范区域修建消防泵房,与林区内主要蓄水池、消防管网相连接。供水管网:供水管网建设应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并结合重点防范区域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进行设计,但首先必须满足森林消防供水需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迅速启动供水增压设备,用于扑救森林火灾。
28应急响应系统
应急响应系统是集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技术于一身的突发事件预警、监测、响应、指挥、处置和灾后评估的系统,是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能迅速启动预案、执行响应、指挥救援、进行评估的科学体系。
(1)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应急响应范围和原则的确定、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以及各级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林业主管部门、森林消防队伍、相关工作人员在不同应急响应等级时的应急响应职责划分。
(2)灾后损失评估系统。综合运用“3S”等高新技术手段,开展对灾后森林资源损失、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并建立森林植被恢复模拟和森林火灾损失档案。进行森林火灾灾后损失评估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快建立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规范评估程序和评估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服务器及输入输出设备、高容量磁盘陈列和数据软件等。
3保障措施
31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继续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对森林消防的领导,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把森林消防工作作为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森林消防工作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严格执行考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规章制度,使森林消防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健全机构,提高森林消防工作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形成自上而下完善的森林消防组织指挥体系。加强省、市、县级森林消防指挥中心的正规化建设,加强各级森林消防指挥部办公室的制度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endprint
33齐抓共管,认真执行部门分工负责制
认真贯彻《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各级森林消防指挥部组成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国家有关森林消防工作的优惠政策,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职工作,大力支持森林消防,帮助解决森林消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高火险天气时,增加人工增雨作业。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森林消防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项目建设实施,并实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负责制,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和建成后的运行等负总责。
34加大投入,拓宽森林消防资金渠道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森林消防经费保障机制。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规划。森林消防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按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森林火灾保险、专业队伍人员经费和队员后续保障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
35加强科研,提高森林消防科技水平
依托现有科研院校、生产企业的科研、教学、技术力量,组织开展森林消防应用技术研究和新型适用机具装备开发,组织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培训,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森林消防科研开发和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扑火队员技战术水平和实战能力。加强森林消防业务部门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及有关生产企业的合作、交流,重点开展森林火灾扑救关键技术、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森林异常热点卫星遥感技术、森林防火数字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远程森林灭火系列先进装备等的研究和推广,建立共谋发展的协作机制,建立鼓励创新、多出成果的激励机制,推动森林消防的科技水平上新台阶,实现森林消防科技现代化。
36严格管理,认真实施建设工程项目
建立森林消防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科学化。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分级签订责任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做到组织到位、技术到位、任务到位。项目建设和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施工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严把工程管理质量关。严格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资金设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建设质量。落实项目的配套或自建资金,以及项目日常运行维护资金,保证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跟踪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定期将规划实施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接受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王国洪论森林防火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
[2] 顾香凤森林旅游风景区森林防火问题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