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摘 要:宜兴对前墅古龙窑进行重修,让古龙窑的炉火生生不息,让古老的陶艺制作留下“活标本”。近年来,宜兴一直在努力发掘和弘扬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内涵,在丁蜀镇建设古龙窑文化园,经过修葺后的老龙窑将以鲜活的场景再现历史上的窑场风貌。
关键词:紫砂壶;龙窑;宜兴;历史
1 前言
宜兴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类祖先就发明了陶器。今天宜兴仍然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丁蜀镇方圆数十里,家家做坯,处处皆窑,遍地产陶。伴随着紫砂壶工艺的不断进步,技艺的日臻完善,紫砂壶的窑炉也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到隧道窑的演变,其中,龙窑使用时间最长。
2 龙窑的结构及烧窑工艺
宜兴龙窑是依山傍坡而建,用砖砌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也有平地垒石成墩造就的窑座。龙窑一般长约30~80 m。顶端高约12 m,倾斜角在10~20°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3 m开着放燃料的小洞50多个。内部用土砖砌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塞孔。龙窑以松柴为燃料,热量高,火焰长,灰粉质较少,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第一对燃烧孔的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站在窑背两墒上,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时,再开第二对燃烧孔,仍烧坯体的上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龙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工人要经常讨论烧窑火的意见,以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一孔的要求。已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龙窑的长短随生产的发展与品种大小而变化。唐宋时,龙窑窑身较短,为20~30 m,明清时逐渐发展到30~50 m,而紫砂窑初期约10 m长,随后也有发展到50 m左右的。 北宋中期宜兴已用龙窑烧造紫砂壶。这时的龙窑高1 m左右、长约50 m,因窑内还原气氛较重,无钵裸烧。烧成后断面呈紫红色,常有火疵现象。
3 结语
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中外陶艺专家对这座从明代保存至今的古代龙窑惊叹不已,称日本的备前蛇窑就有可能是从中国的龙窑演变而来。据说,在几十年前,宜兴还有30多座这样的龙窑,目前仅剩一座,如今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宜兴对前墅古龙窑进行重修,让古龙窑的炉火生生不息,让古老的陶艺制作留下“活标本”。
近年来,宜兴一直在努力发掘和弘扬的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内涵,在丁蜀镇建设古龙窑文化园,经过修葺后的老龙窑将以鲜活的场景再现历史上的窑场风貌。
文物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价值是人类文化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核心和文化指向。它标示着文化的内在结构和模式,也指示着文化发展的选择和路向。宜兴龙窑是宜兴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紫砂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宜兴龙窑既是紫砂艺术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宜兴龙窑,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