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07-11 05:01黄建平
绿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发展思路探讨

黄建平

摘要:对武宣县生态公益林资源建设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县生态公益林今后发展思路,以实现林业经济与生态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现状;探讨;发展思路

1引言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双重责任。森林为人类提供的生态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森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生态公益林建设具有保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公益林是服务于社会、受益于全民的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不可逆公共性。生态公益林建设在广西南部地区由于速丰林的高速发展和区划不科学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合理区划生态公益林和适当提高生态补偿金是解决矛盾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武宣县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的重要举措。

2武宣县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武宣县位于广西中部,地处大瑶山脉西南部,东北面与金秀县为界,西南面与桂平市、贵港市毗邻,西面与来宾市兴宾区接壤,北面与象州县交界。武宣县四面环山,黔江河由西向东将全县隔为南河片和北河片,行政区域面积为17046535hm2。武宣县辖10个乡镇,142个村民委,6个居委会,2个区直单位(黔江实业总公司、武宣种畜场)。全县人口总数44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946元。

武宣县植物种类丰富,计有数百种。原生植被为亚热带阔叶林地带,但长期以来普遍受人为破坏,现仅有少量残存于人烟稀少边远的沟谷中,广大地区已演变为次生林。人工林有桉树、马尾松、杉树、油茶、竹子等。2005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武宣县岩溶地区土地面积413534h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5822hm2,石漠化土地面积131387hm2。

3生态公益林建设基本情况

31武宣县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

武宣县2013年生态公益林1623156hm2,其中国家级1560263hm2,自治区级62893hm2,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的184%;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和1个国有林场范围内。公益林树种主要为石山灌木、江河源头及江河两岸的阔叶林和竹子为主。

32公益林立地条件和林分质量参差不齐

武宣县生态公益林主要为立地条件较差的石山灌木林,其次是立地条件稍好的江河源头及江河两岸的阔叶林和竹子。

33生态公益林补偿与管护情况

2001年以来区财政厅每年都下达该县生态公益林补偿专项资金计划,补助标准从最初的5元/亩提高到2013年的15元/亩,2013年补偿面积范围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公益林。

根据《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权属为集体公益林,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并对照农户林权证进行实地确认和面积分解,然后张榜公示,再次确认无误后,落实责任,签定合同支付补偿费用;权属为国有公益林,林业局与国有林场,林场与护林员都签订了管护合同,管护费用直接补偿到个人帐号,并建立档案。在公共费用上,全部用于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公共管理上。

4当前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

41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低

2012年在林地保护落界结合公益林调整时由于界定工作粗放,致使一些农民种植的尾叶桉树林划入生态公益林。2013年国家级新补偿标准虽然提高到15元/亩,但经营管护公益林获得的补偿远不如经营商品林的收益好,特别是在广西南部速丰桉的种植地区,以目前尾叶桉种植来看,每亩尾叶桉平均4~5年一个轮伐期,除去成本每年的纯收益应在1000元左右。因此生态补偿金显得非常低,林农看到经营管护公益林获得的补偿远远不如经营商品林的收益好,都不愿意把能营造立地条件好的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地,造成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矛盾。

42生态公益林区基础设施薄弱

林区森林防火形式严峻,道路防火线,防火带,了望台,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需配套建设。

43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增强生物多样性

武宣县生态公益林大部分生长岩溶石漠化地区,区划中石山与石山之间土层较厚的林地由于生态效益补偿金低农民不同意划为公益林,使得公益林不能连片区划,影响整体的生态功能,将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使生境破碎化,影响物种的扩散、迁移和建群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由于森林质量低,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长,植物群落体系有的单一,林木生长缓慢,长期不变,需继续对公益林营造,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森林质量、森林蓄积,增加森林固碳功能。应使森林生长、森林结构、森林健康一体化,最大限度地释放林地生产力,追求森林生态效益最大化。

44林业后续产业结构滞后

武宣县林业食品、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生态旅游等虽有些发展,但产业未形成规模。该县具有得天独厚丹霞地质地貌和自然风光,丰富的百崖大峡谷森林资源景观,山水秀丽的黔江河和大滕峡风光,生态旅游区与游憩区建设及待开发利用。

5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51调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目前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每亩只有15元,补偿标准相当低,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现行的各级生态公益林的划分标准、办法是可变的。既让生态公益林产生生态效益又要保障林农的利益不受损害,以立地条件和林分质量的好坏来是确定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标准才是比较合理的。武宣县公益林以石山灌林林为主占到全县公益林的70%以上,这些公益林主要集中在南河片区的5个乡镇范围,区划中石山边缘农民很多的尾叶桉林地也被误划到生态公益林中,由于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与经营商品林的收益相差很大,农民利益受损都要求把这部分调整为商品林,然而目前在土层较薄的石山种植尾叶桉效益不好,这部分划定为公益林农民都很支持,所以应以立地条件的好坏和林分质量等级的高低来实行生态效益补偿金更为合理。endprint

52探索生态公益经营模式

在现实经营中,大多数地方为了对森林资源保护,基本都是采取封禁保护型和封育补植型的经营模式。在不破坏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条件下,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森林资源,又能充分合理地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以地类、立地质量等级、郁闭度、保护等级、质量评价等因素来进行分类更为合理。如在生态较脆弱、立地条件较差、大江大河源头及第一层山脊以内、石漠化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重点地方采取封禁保护型;立地条件好的疏林地、灌木林地采取封育补植型;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的林分采用抚育间伐型;郁闭度在07以上的年龄老化、生态功能衰退的林分采取更新择伐型;立地条件好的残次低效灌丛林分更新改造型等。

53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培育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基础建设投资,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按自然群落层次结构多样化的特性,封、造、补、管并举,封育结合,乔、灌结合,以天然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辅,形成林种、层次、龄级与密度合理的林分结构。加强森林抚育措施建设,改变多年生长林木不变的局面,提高森林单产力和森林林分质量,发挥森林最大生态效益。

54提高公益林管理水平

设立公益林管理机构,在公益林建设、管护、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放、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生态效益评估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要采用科技手段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实行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采取多种管护模式和多维立体监控手段,建立覆盖全县的监测系统,改变由人工管护传统模式为主的管护局面,实现资源每一小班动态管理,全面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R]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 高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M]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银杏树栽培的促花保果

为促进花芽形成,对银杏树栽培达3年以上树的旺盛枝干,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进行3次环剥,环剥宽度为银杏树枝干粗的1/10。5月中旬银杏树新梢生长至15cm左右时,连续摘心也是成花的一个有效措施。银杏树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分别有2次生理落果。花期喷03%的硼砂加02%的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地控制落花落果,确保银杏树栽培的丰产丰收。

——摘自湖北林业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公益林发展思路探讨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