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
最近的所谓“定向降准”又有几家股份制银行获得同样待遇,事实上这不是定向降准,而应该称为“有条件降准”,因为央行表明凡是符合一定条件的银行都可以“降准”。好比当前只要夫妻双方只要一方是独生子女的都可以生育第二胎,这可以叫定向生育吗?降准的条件是:一、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二、“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达一定比例。不过如此降准条件等于鼓励银行向高风险领域发放更多贷款,有违审慎经营原则。
近日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13年全国有4.8%的小微企业资产小于负债;在有负债的小微企业中超过两成已经资不抵债(换言之是随时破产),高于全国负债家庭(绝大部分是房屋按揭)8.1%的资不抵债比例。以此计算,中国有267万个资不抵债的小微企业。难怪跑路者众。超过两成负债小微企业资不抵债,假如一家银行全部贷款发放给小微企业,大致上这家银行的坏账率已经高达20%!上述数据只是说有两成数量的小微企业资不抵债,并非指小微企业总资产,因此20%只是大概的数字,但即使是比如10%,甚至5%的坏账率相对于当今全国银行总体坏账率只有不到2%的水平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因此要求更多给予小微企业贷款倾斜等同将银行推向悬崖。
该份研究报告指出,小微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比例只有57.8%,但申请贷款的成功率则高达80%,成功率并不低了。说明中国的银行基本履行了社会责任。为何小微企业不向银行申请贷款?近半企业主认为申请不会获批,超过1/3企业主认为申请过程麻烦,这表明小微企业主对金融的认知相当落后。
人民银行诞生于1948年12月,至1949年中,美元兑人民币约2.5元,但此后由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基本“失联”,至1972年后才逐步恢复,人民币汇率受到严格管制。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人民币汇率实行双轨制,产生外汇券副产品。大约1980年底,美元兑人民币见底上升,我记得当时家里有亲戚从香港寄钱返大陆,100港元只收到21元人民币(人民币当时是何其高估啊!)。至1994年中国一次性将人民币贬值33%,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时美元兑人民币为8.7元,为历史顶峰。但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又被定在8.28元水平。直至2005年7月,又修改为“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制度”,人民币允许正负0.3%波动,人民币一次性贬值2.1%。2007年5月人民币波动区间扩大至正负0.5%。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又再重申美元兑人民币定在6.83元水平,及至2010年取消,恢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今年3月,人民币波动区间扩大至正负2%。
分析美元兑人民币走势,不难看出较为普通的波浪划分是1949年完成浪1,其后跌至1980年为浪2,1980年至1994年的8.7元为浪3,此后进入浪4调整。最近的6.04元是否结束浪4?粗略看,我以为可能只是结束4浪a——甚至4浪a亦未结束——此处先假设结束4浪a,之后反复反弹为4浪b,然后进入4浪c下跌。浪4另外一种可能性是一个巨型水平三角形,即前述4浪c结束只是三角形浪4的子浪a,然后展开子浪b反弹,浪4将持续多年。当浪4结束之后,再展开浪5上升,人民币再度贬值,突破8.7元历史最高位。
第二种长期划分是1949年结束的是浪3,1980年结束浪4,1994年的8.7是浪5顶峰,若此等划分成立,未来一个长时期美元兑人民币将跌回2元水平,不过这可能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
上述两种可能性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中美经济发展、两国货币政策等等。此前我关于人民币长期而言继续升值的看法,大抵只是未来几年的走势,即前述第一种可能性的4浪c,又或者是第二种可能性。要看清楚未来几十年的走势不是个人容易做得到的,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近几年,由于美元对人民币已经跌回1994年一次性贬值前水平附近,因此在此水平上下波动符合技术走势。央行官员谓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有技术上的依据。
最近半年,中国股市窄幅波动,幅度之小前所未有。一方面市场平均估值非常低,但另一方面市场估值“贫富不均”非常严重;另外,经济有所好转,但市场资金贫乏,股市保证金处于历史低位。各种好淡因素导致指数上下两难局面(这真是两难,而非经济上的每年都是两难的托词)。上证50指数代表股市最大50只股票走势。该指数形成一个平行网(对数图)。当前指数处于平行网线附近徘徊,而上面则面临2013年2月高位以来的中期阻力线压制,技术走势即将出现突破。若能向上突破阻力线,则会有一段行情;若跌破平行线,则会出现下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