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辉
(白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白城 137000)
根据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数字电子电路》这门课程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更要求把这些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要培养学生具有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教育的学习又不同于其它普通大学的学习,它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学辅导为辅,运用各种多媒体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如何让学生把这门课程扎扎实实的学好,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怎么利用有限的面授辅导和课下的助学来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前提。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辅导方法,供大家参考。
数字电子电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开放教育学生都是来自于实际工作岗位,所学的理论知识都要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就必须准确的把握本课程的特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辅导,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该门课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理论知识系统性比较强: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作铺垫,先要学习“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电路”等课程,只有这些课程做基础,才能很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内容;二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比较成熟: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相当快,新器件、新电路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也是让人瞠目。但它的基本理论却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所以,我们在课程学习中,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一些术语,掌握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实践应用综合性较强:数字电子电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讨论的许多电子电路都是实用型的电路,都可以做成实际应用的装置,所以加强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几个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本课程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数字电子电路这门课程,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这门课程还将仿真软件应用于数字电路中,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数字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简单设计的技能,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体化教学设计不仅是教师做好教学辅导的前提,也是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重要依据。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本课程的课程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整、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关键。
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每个学期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工作单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条件等,因地制宜的定制出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掌握的程度,根据各个知识点或是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侧重面授教学或网上教学。
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方案就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基本情况介绍。这个部分包括本课程的性质、所占本专业课程的学分、课程的地位以及教学目的等;二是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这部分包括课程的基本内容、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知识点在教学上的要求等;三是课程教学媒体资源。这部分包括教学媒体的数量、内容以及教学中的作用、媒体在教学辅导以及学生自学中的分工、如何使用等;四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监督与管理。这部分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的运用、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控制等;五是教学安排建议。这部分包括面授辅导的内容、次数、时间及形式,实验安排,课程讨论及作业和期末复习等。
一体化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检查、监督和评价过程,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形考成绩来分析该一体化教学方案可行性,并且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
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解释疑惑,帮助学生理清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脉络,重点讲解本课程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这样才能为学生学好本课程扫清障碍。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很多,比如说组合逻辑电路这章,这部分内容包括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其应用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三个方面,重点是用MSI最小项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所以要给学生指出,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要掌握好用函数式对照比较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再例如门电路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实际上是根据给定逻辑电路列出真值表或写出逻辑表式,继而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而一般设计方法就是,是根据真值表(功能要求)画出逻辑图,所以,熟练掌握逻辑函数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是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数字电子电路课程实践性很强,许多电子电路都是实用型电路,都可以做成实际的装置,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加强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用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实验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实验要求有几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查阅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二是根据技术要求,要具备初步选用合适的元器件,组成实验电路,并且要有调试的能力;三是要求学生具有初步分析、寻找和排除电子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力;四是要初步具备应用EDA软件工具分析和设计简单数字电路的能力;五是初步具备自行拟定实验步骤,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条件,我们共安排实验6次,其中,综合性实验安排两次,主要是检验学生设计、分析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安排学生综合性设计实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要有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的实验内容,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的选择,要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等。通过单项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以往教学辅导效果和学生实际,随时完善教学辅导内容,改进教学辅导方案,因地制宜的做好本课程的教学辅导。
[1]肖永刚,李明华,等.高职《数字电子电路》课程教学之我见[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2(6).
[2]周志明.开放教育条件下的面授辅导及其设计[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3]张瑜.职业教育中《数字电子电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