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研究综述

2014-07-11 02:38赵化斌洋胡
科技视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体育

赵化斌 王 洋胡 鹏

(1.西南林业大学 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24;2.昆明医科大学 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24)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已呈多样化发展的阶段,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被愈来愈多的高校所重视。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可以说,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大学生锻炼身体提供了环境条件和组织保证,而且为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学生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无论对学生自我发展,还是对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体育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组成部分,具有社团最基本的属性,又具备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目前,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李建军和何建华在《大学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中定义为:大学生体育社团是以大学生体育活动为活动内容的群众性的团体,它不但是大学生社团工作的重点,也是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大学生余暇生活的乐园,又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2 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与功能

2.1 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

2.1.1 适应完全学分制教学环境

学生体育社团因为其聚集方式的灵活性,体现出鲜明的优越性,成为学生取代班级而参加体育活动的载体,使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它增加了在校园体育活动中承担的比重,学生更多地在体育社团中实现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2.1.2 营造社会化的终身体育环境

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是人生中学生与社会人的连接点,大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准社会人”。学生体育社团不同于体育课,完全是学生自我参与,自主管理,没有强制的管束,培养了自我体育意识与行为能力,为学生顺利完成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过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1.3 促进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是构成大学体育社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团里,教师的权威不能靠考试评分的强制性,也不能靠教学规章制度的约束性,而完全靠自身的调控力、亲和力和指导艺术。体育社团的发展无疑能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2.1.4 发挥体育场地设施使用潜力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面临问题的不光是建设,还有使用与管理。只重建设,不重视使用与管理,场地设施是体育社团的硬件条件,体育社团的发展必会向学校场地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2.2 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

2.2.1 对学生的功能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成员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表达成员的情感、能力,为成员寻求体育机会,以获取社会承认,实现自我,这是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社团吸引成员的基本原因。

2.2.2 对学校的功能

大学生体育社团超越了体育课堂,延伸体育课堂的空间,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发挥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丰富和推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2.3 对社会的功能

学生体育社团有较大的社会容量,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参与的较好形式。可以说,体育社团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社会参与程度的重要鉴标之一。

3 高校体育社团形成背景简析

卢元镇先生将体育社团从性质和构成主体的角度对体育社团分为五类,其中高校体育社团就属于第二类即社会体育类社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出现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现象。体育资源的有限势必导致不同利益群体在占有有限体育教育资源上的竞争。而代表集体利益的大学生体育社团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社团成员的利益,从而使得社团内成员在利用学校体育资源方面变得更加理性、有序和高效。从社团的本质分析,出现高校体育社团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4 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趋势

4.1 高校体育社团现状

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各类体育社团组织中,绝大部分是男性社团,其活动项目与内容主要是篮球、足球、健身、乒乓球,部分社团(约14%)则无固定项目与内容的随意性组织。女性只占总数的7%,主要以健美、健身操、羽毛球和现代舞为基本活动内容,且组织活动不确定,存在时间较短;在这些体育社团中绝大多数没有理论和技术的必要指导运动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女性体育社团尤为明显;组织活动层次低,对高年级学生不具有吸引力,社团成员到大学高年级脱离社团的比例普遍较高。

4.2 高校体育社团发展趋势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理论与实践衔接等特点。近年来,各高校学生社团依靠外部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主观努力,工作优势日趋明显,并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4.2.1 高校体育发展方向

高校体育社团应该发展体育营销的观念,培养现代经济意识,要有敢于与企业联合办体育社团的勇气,我们为商家提供这样的舞台,应该很具吸引力,吸引社会力量办高校体育社团,可以说是高校体育改革的大胆尝试。

4.2.2 让全校教职工都融入到体育社团中

这种办法一方面可以解决高校教职工的身体素质薄弱的问题,改善广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职工的交际能力,扩展经济来源,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让教职工和学生搞对抗赛的形式。

4.2.3 大学社团将取代大学体育课

这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最大胆设想,也是体育社团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需要社会的发展到一定的层次,也需要中小学的配套改革的支持,对于能否实施,怎样评定学生的成绩,什么时候能具体实施?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于管理部门、专家和各位学者的继续研究和总结。

4.2.4 数量增多,学科覆盖面广

在当今高校校园内,学生社团少则十余个,多则近百个,几乎涵盖文、理、工、医、农等所有学科门类,而且科技类的社团逐渐增多,专业化更加明显。

5 结语

在当今高校体育的发展,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使高校体育工作走全面化、多样化的健康发展之路。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给予充分重视,要系统的将体育类社团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同时学生体育社团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社团活动筑牢经济基础。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专业技术指导,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应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对社团成员的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健康观,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

[1]李建军,何建华.大学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6.

[2]杨左,段洪华,等.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5,10.

[3]刘明明.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体育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2016体育年
K-BOT拼插社团
我们的“体育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