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取暖、成长
——山西首届女联家国粹文化研讨会精彩发言摘要

2014-07-11 12:18傅海青记录整理
对联 2014年15期
关键词:忻州楹联创作

●本刊记者 傅海青记录整理

2014年6月19日到21日,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在忻州元好问故里韩岩村举办“山西省首届女联家国粹文化研讨会”。山西省近20位女联家欢聚一堂,聆听国内著名女联家杨晓雁介绍创作经验。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畅谈创作与生活,在互相激励中取暖、成长。现摘取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学会领导的希望

多面手 多参与 多宣传

——赵望进(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学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

前些年我在日本参观交流期间,发现日本书法大赛的获奖作者一半是女性。这些女性都是家庭妇女,她们闲暇时便习练书法,加强自身修养。我希望女联家们做个多面手,既能创作对联,又会写书法,这样才更全面也更便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会创作楹联的人写不了书法,会书法的人创作不了对联,这样就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是多参与,因为只有多参与各类比赛,参加各种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创作水平。第三还要多宣传,楹联虽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到处都有楹联,但是楹联的创作被当代人所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新楹联。要让楹联有新的时代气息,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还需要我们多做宣传。

多厚的地基盖多高的大楼

——马长泰(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学会副主席)

为什么要开这次会议、为什么在元好问故里开这个会、为什么要请杨晓雁来授课?就是逐项逐步解决我省“顶级联家、青年联家、女联家”相对尚少的问题,研讨会带大家来忻州沾沾诗豪元遗山的灵气,给大家鼓鼓劲、引引路,关键还靠大家的努力。

作联也同作任何学问一样,首先从基本功做起。要练好做人,尤其做一个有担当的中国人的基本功。我们楹联家都是文人,文人不相轻,要相重,要相敬。要有为国家民族担当的精神;其次练好文学、联学的基本功。诗词曲赋,甚而散文、戏剧、小说都要读的,会借用词曲散文的句式,你的联文就会生动活泼起来。不会老是四言五言七言的呆滞句式;三是练好生活的基本功。要勤奋,勤能生巧。要入迷,迷能出精。要发疯,疯能成家。作联,吃饭走路都可以构思,可长可短,许多时间可以利用。要敢参赛、多参赛,但是我也不主张一味迷恋征联大赛。名缰利锁,不利于做学问,生活有感受,感受深时就会去写,一定会出精品。

理论是指导创作的指南,研究楹联理论,写点理论文章很有必要。

另外,希望大家不要单纯作一名联家,同时努力做楹联文化事业的活动家,为楹联的传承发展尽一份力。

继往开来推进楹联事业

——赵 武(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学会副主席)

这次女联家会议是老班子几年前策划的重要会议,也是新班子调整后,第一次全省重要会议。正如孙满仓主席说,老班子工作不能退,继续合作强力推进山西楹联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会议间隙,大家参观新建成的遗山墓园、了解韩岩村风貌,游览禹王洞、傅山园、云中河景区以及牧马桥之四楼四阁,沿途参观忻州市容市貌,感受楹联文化在忻州大地蓬勃发展。

女联家的心声

提高女性的素质就是提高下一代的素质

——李建华(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们女性,在社会中担负着很多角色,要工作又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孩子,业余能坚持创作很不容易,能取得今天的成果,足以证明女联家们的才华和勤奋。

女性的第一名字是母亲,母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非常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母亲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提高女性自身的素质就是提高下一代的素质,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创作出好的楹联,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功夫在联外”。“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楹联也是如此。杨晓雁的父亲写给她的信,非常感人。有这样的家学渊源,有这样重视子女教育的父亲,我明白了晓雁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了。她近年来在全国影响这么大,不断获奖,首先是她做人的成功,人格高,联格才能高。人品决定诗品。楹联讲究意境,做人要有大境界,作诗作联才能清雅脱俗、境界高远。

创作好的楹联,既要求有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和炼字炼句功夫,还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女联家、女诗人都是我们女作家协会的重要力量。以后我们要多组织活动,相互激发灵感,营造好的创作生态环境。

高质量的楹联作品要有厚度、宽度、高度

——王惠卿(阳泉市楹联学会会长)

要创作出好的、高质量的楹联作品,就要做到厚、宽、高。厚,即文学底蕴要厚。楹联要求联人必须大量阅读、涉猎、积累,博学深研。通过学习,充实和提高文学修养,增加文学内涵,解决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的问题,使自己的思维能够架上文学的翅膀,在楹联的领空飞翔。宽,即眼界要宽。要放宽思路,多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做到言之有物,言之生动。解决闭门造车、无病呻吟的问题。高,即立意要高,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社会主体,站在服务政治、服务社会的高度,解决“近视”和庸俗的问题。

共饮联酒乐融融

——吉荟芸(曲沃中学语文教师)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我想用四句话表达此时的场景:尽有北海风,樽中酒不空。多贤来雅集,高敞乐融融。我要说的樽中之酒呢,就是指忻州主办方的迎客酒,是大家所共饮的同一杯酒——联酒。

这杯联酒香味浓郁,来自辽宁的楹联大家杨晓雁女士的讲话如醍醐灌顶,让我再次了解到楹联中遣词造句和立意的高妙,感悟到楹联文化的精深。杨晓雁女士多年来驰骋联坛,获奖无数,在全国赫赫有名,这正是我们山西联家努力的方向,以前的我总是比较懒散,对联创作随心所欲,很少参赛,心里总以为获奖跟对联文学有冲突,自去年始,山西联家张兴贵、温本理等频频在国内获得大奖,在他们的影响和鼓励下,我也渐渐参与征联活动,身入其中才发现,征联活动也是乐趣无穷。当你的联在大赛中获奖,当你的联在某个景点刻挂时,那种喜悦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

近水楼台先得月

——胡宝珍(忻州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

首届三晋女联家国粹文化研讨会选在遗山故里举行,其意义深远而非凡。近水楼台先得月,忻州的楹联爱好者能够在现场,听取全国楹联专家传授撰联的技巧、构思、立意以及三晋女联家各自的创作体会,是难得的一次好机会,我们要把这次盛会当作契机,当作推动忻州楹联文化发展的动力。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文字才能磅礴大气

——曹玉亲(中国法官诗文社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太原图南阁书画院秘书长)

以前,写诗词,婉约、含蓄是有,但厚度跟高度总感觉欠缺。研讨会期间,我拿我的《雨桐集》跟几位诗联大家交流。辽宁杨晓雁老师说:何止婉约,典型的花间派。心里清楚是杨老师对我的鼓励。晚,王慧卿主席看了我的诗词,对于语言、构思及意境大加赞赏。但我的诗词最缺少什么,为什么只有小桥流水,没有大江东去的气概。

如《图南阁》院长,易人老师曾经说过,我缺乏的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前,我常常认为,家国天下是男人们的事情,女人们就应该沉浸在阳春白雪之中,所以我写的东西才显得单薄,没有厚重感。

总结到一点上,我觉得自己应该有心怀天下的胸襟,用文字将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怀加以释放,如此,才能创作出气势磅礴的作品。

感谢、学习、交流

——孔春枝(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运城市盐湖区诗联会会长)

我主要谈谈近年来做楹联工作及在撰联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灵感要随时捕捉。

我们在创作时,常常会碰到创作没兴趣,没灵感时虽苦苦冥思,仍效果不佳。而有灵感写作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泻千里,得心应手。如河东一次联会要求为运城城市建设,交通要道公共汽车站牌撰写楹联,开始我感到运城人文底蕴深厚,那么多站牌,任务艰巨,压力大,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睡觉也在琢磨撰联的事。一天晚上我忽然灵机一动,运城是德孝文化重要传承地之一,从孝德文化入手,从盐文化入手,从构建社会文明入手,从扬善崇德、敬老孝亲入手,灵感来了于是我爬起来,打开电脑,边写边修改,一直编撰到凌晨四点钟、近30副联跃然而出。隔了两天又略加修改后发出,河东楹联竟选登26副联。有时在生活中或梦醒后即兴一副联从脑际滑过,我立刻爬起来,拿起笔,把它记下,若不然很快就忘记了。女联家在忻州交流经验,主要说灵感来源于生活实践,搞创作,现场采风后写出的诗联雅味浓,有血有肉,灵感易于生成,好句子,语言生动,形象立体,也就是触景生情吧。

二、将写好的对联暂时搁浅,放一放而后再斟酌反复修改,是提高联艺水平的重要环节。

去年冬运城禹都文化公园大征集活动,我秉着灵性,一口气熬到深夜,写了十余副联,隔了数天后,把当时写出的作品拿出来,再推敲、反复修改后发出,结果自己写得楹联作品竟被采用获奖了。尤其是这次到忻州遗山故里韩岩村耳闻目睹了新农村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了忻州市历史人文,于是我即兴为遗山故里韩岩村,写了一副对联:

女联家们畅所欲言

夏雨初收,人步韩岩升气象;

春风总揽,文开魁斗焕精神。

在杨晓燕的指点下改为:

夏雨初晴,人步韩岩瞻气象;

熏风总揽,文开魁斗焕精神。

一个“收”字改为“晴”字,一个“升”字改为“瞻”字,“春风”改为“薰风”,这副联立马上了一个台阶。

三、围绕中心、服务政治开展诗联活动是发挥诗联学会作用,凝聚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十多年诗联学会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诗联活动,这是壮大诗联队伍、凝聚人心,发挥作用,凝聚社会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四、撰联不仅要语言美,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要反映主题,时代感强。

将楹联的美传递给学生

——张丹薇(运城联坛十杰之一,夏县一中语文教师)

此次活动让我反思自身:

第一,对联创作应多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不能只是束缚在个人的小天地间,只写个人的喜怒哀乐。

第二,对联创作应有新的元素,不应只是刻意仿古,模古语,营古境,缺少新鲜因素。

第三,联教应与教学相结合。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传承优秀的古典文化,真正把古典文化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血液。楹联集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开展楹联文化进校园,坚持联教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学习欣赏创作楹联,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将楹联诗词的美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红袖流香飞墨雨

联花摇韵壮国风

——杨林灵(交口楹联学会副会长)

我做为一个楹联界的后生晚辈,没有太多的经验,更多的是一腔对国粹的热爱与诸多的迷茫,但每一次迷茫之后,思绪都有一种破茧重生之感,所以多次迷茫过后也有一些小小的感悟。

一、书山觅宝,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感知与见解。但在阅读的同时要坚持撰联,如果只动眼不动手,偶尔写一联就会“眼高手低”,心中有韵而意不达。

二、要多写征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同一个主题,全国各地的联家们立意各异,巧思奇想,妙句横生。只有在这种氛围内,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学习别人作联思维方式与技巧,提高我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开拓我们的创作视野。

三、切忌人云亦云:如果我们盲目追随别人的思维,做出来的联永远只是“东施效颦”。字如其人,联是心声,我们的联要出类拨萃就应如郑板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避前人蹊径,逆笔蓄势,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红袖流香飞墨雨,联花摇韵壮国风,真心的希望我们三晋大地上这支联界“娘子军”可以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猜你喜欢
忻州楹联创作
山西忻州兴旺庄村: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开启太忻动车组列车“公交化”时代
Jazz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孔府的年节楹联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Stud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 Theory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