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语言游戏”,而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将连同儿童自己的真实一块儿带出。让儿童言说儿童的言说吧。
——题记
言说:儿童就是儿童,不是未长成的大人
儿童是什么?普遍观点认为儿童是成人的必经之路,儿童是缩小版的成人,这样的观点貌似无过,然而它仅仅把儿童当作是成人的附庸品,却忽略了儿童是具有独特思维的个体。
周国平先生指出:“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教育,无视儿童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1],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其实,儿童和童年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其独特价值在语言及其思维上也鲜明地存在。
鲁迅常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蛇穴……”
在多年教学中,我一直秉持“做孩子的真诚朋友”的信条,随时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除了上课,还一起开展文体活动,一起玩课间游戏,一起开展假日亲子活动。我们玩在一起,快乐在一起。这过程中,我注意珍视儿童的心理、儿童的情感、儿童的视角,力争自己也保持儿童的纯真,我发现了儿童不是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有大智慧,儿童的语言就是儿童智慧的结晶。我注意褒奖儿童的这种思维,及时给予鼓励;同时也用这样的童稚眼光、思维,引导孩子看待事物、感悟世界。孩子们生活在童真世界,享受着无边的美妙!
“老师老师,昨晚我做了个梦!”七岁的小浦睿早上欣喜地告诉我。“好呀,多么美丽的梦,你把它编下去,写下来,让更多的小朋友分享。” 小浦睿在她的《星星的光》写话本上写道:
“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了美丽的蝴蝶姐姐,是个歌唱演员,她去维也纳表演弹钢琴和唱歌。蝴蝶姐姐夸我弹古筝有进步,我很高兴。”
还有敏茗小朋友随时记下神奇想象:
“在我跑步的时候,我就变成了风;在我看天空之城的时候,我就变成了飞行石,飞起来了;在我帮助别人的时候,我就变成了爱心。”
听了我组织的“童言童诗发布会”会上敏茗小朋友夸张的朗读,同桌小章可也不甘示弱,他也要“变”:
“挨骂的时候,我变成了小可怜虫;
照顾妈妈的时候,我变成了妈妈的小棉袄;
耍赖的时候,我变成了讨厌鬼;
做梦的时候,我长出来电视里艾丽娜的翅膀,变成了会飞的小仙子;
我玩儿的时候,就变成了小皮球,蹦来蹦去的;
看电视的时候,又变成了小聋子。”
这就是儿童的世界,静时花开花落、纯处踏雪无痕、喜时笑逐颜开、泣处晚来欲雪。教育者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发现儿童的本真,并且不加以掩盖与修改地帮助儿童表达出来。“在儿童身上,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理性,而更多地采用直觉、想象、综合等方式:他们在有关事物的各种表象中充满了运动和情感的因素,正是这种质朴的诗性智慧构成了儿童的基本生存状态。”[2]
真心即真人。
每个儿童内心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世界,如何将这样的世界不加破碎,温柔地牵引出来,绽放出最大的光辉,这应该是每个教育者毕生最大的追求。在语文教育中,应该将这样的本真童性与语言文字进行融会贯通,点醒童性的同时,唤醒美的存在。
哲思:儿童写作,恰恰是表现镜子中的“我”
儿童眼中的万事万物被赋予以生命、意识、情感,如何把儿童独特的生命理解描绘出来?画、言、写、演等都是很适合的方式。而写,作为童性与诗性结合得最好的形式,也就演变成为儿童对面的“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儿童把握世界的这种诗性智慧,也就成为人文理解的精神方式。
儿童的笔尖纯属随性而发,少了很多功利的色彩,不是为生存,也不一定要当上作家。儿童的笔,可以进行快乐跳动的舞蹈,是童心与语言的交融,是诗性在儿童生命中的迸发。
这就解释了儿童为何而写。
笔者认为:儿童写作的本质因素是“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是儿童作为生命之物所具有的一种心灵的冲动和创造性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将生活、教材转化为儿童写作的素材。比如,在学习了苏教版第一册《家》一诗后,老师就引导孩子们:“‘蓝天是白云的家,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家,你发现了吗?”
孩子们思路一下子打开,纷纷答道:“妈妈的怀抱是宝宝的家。”“宇宙是星球的家。”“大海是帆船的家。”“钢琴是音符的家。”“鞋子是脚的家。”“那小朋友们,拿起我们的笔,一起来学着课文的样子,写写各种各样的家吧?”
小朋友王小易写的小诗十分有想象力:
我的书桌
书柜是手工盒的家
灯是光的家
墙是奖状的家
砚台是墨的家
笔袋是笔的家
书是文字的家
我是书桌的小主人
书桌就是我快乐学习的家
我们惊叹于儿童思维的深刻与广泛,儿童写作的深度就是灵思的深度。当儿童脱离成人的思想束缚,独立梳理自己的思维时,他便担当起哲思的使命,透过繁华的事物,剖析内在的规律,找寻外界与自我哲思之间的联系,儿童便自觉地进行自我体验。而这样的体验是儿童与世界、儿童与他人、儿童与自我相处的最本源的方式。
写诗:让儿童的思维与诗意相遇
海德格尔把“诗”和“思”看作语言的两种形式,我认为海德格尔所讲的诗的语言、诗意之思正代表了儿童与生俱来的诗性智慧。这样的诗性智慧便从儿童的笔下汩汩流淌、蔓延开来。
然而,教师不能止步于儿童本来的思维水平,教师所要做的,要在儿童思维受到局限的时候,帮助儿童适时拓展思维的窗棂,打开思维的窗户,帮助儿童的思维飞向广阔的天空,与外界的诗意相遇,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作品。
小可是个特别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她常常能够哼出一首小诗歌来,一年级下学期时,她就即兴哼唱出一首:
一颗心,一棵树/一颗心,一根草/一颗心,一片叶/让我们的天变得更蓝/让我们的云变得更柔。
诗歌十分质朴、清新,出自儿童本真的内心,不事雕琢。然而,如果作为一个作品来赏析的话,就会发现儿童容易停滞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一颗心,一棵树,一颗心,一根草……”这样的排列缺少思维的跳跃和发散,暴露出儿童的思维瓶颈。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在教学时注重帮助她梳理语言逻辑,提高语言丰富性,通过不同的思辨方式帮助她扩展思维发散性。
二年级上学期,她又写了一首小诗:
《四季之歌》
春妹妹的一笔墨水,涂红了花儿,涂绿了小草;/夏哥哥的一声呼唤,叫醒了雷雨,叫醒了荷塘;/秋姑娘的一支舞蹈,感动了红红的果实,感动了金黄的稻子;/冬爷爷的一把胡子,撒下了鹅毛大雪,撒下了寒冷冬天……
看到这个作品时,我们不由得对她语言的创造力十分钦佩,而且诗歌中“涂红”“涂绿”“叫醒”“撒下”等等词语十分具有诗性的美感,儿童在这样的语言学习中,形成了立体的语言成长。
“一切冥思的思是诗。”可以说,每个儿童都可以在语言的长廊里寻找到迷失的自我,儿童的写作不是为炫耀技巧而作,儿童写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儿童与自我进行真实的对答,帮助儿童发现真我,帮助儿童与自己灵魂深处的诗性智慧相遇。正如哲人所说:写作不是语言游戏,而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能够将自己的灵魂一同带出。
写着写着,儿童便看到真实的自己。
我们就让儿童言说儿童的言说吧。当然,我们首先得发现儿童,保卫童心。
参考文献:
[1]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N].中国教育报,2007-4-19(5)
[2]王立华:论儿童的诗性智慧[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5).
(马季梅,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215021)
责任编辑:颜莹
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