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光 洁,朱 德 全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市 400715;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市 400715)
自1991年我国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发展至今日已经形成横向包囊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硕士等几十种类型,纵向以硕士学位为主,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时下,在高等教育改革纵深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备受关注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从内隐走向外凸,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英语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英语的地位日益彰显。但是,在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育也必然需要随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需要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服务。[1]鉴于此,从英语课程改革和设计入手,认真审视并合理定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的特点,遵循科学高效的课程模式,优化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这是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必经之路。
毋庸置疑,任何改革都应该立足于现实才可能凸显其针对性,显现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否则就可能沦为盲目的改革。在这个意义上,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设计的研究,必须扎根于对当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实践的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实证调查和研究者十余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经验,总体来看,近十余年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类型和生源更加丰富多样,研究生英语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升的同时也表现出个体差异明显、参差不齐的状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处于更大的困境。虽然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的设计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在落实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归结而言,以下几个问题普遍存在且相对突出。
教育部于2009年3月下发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20年来,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具有突破意义的重要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大影响。《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但事实是,很多高校开设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严重趋同,没有针对其职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做出合理设计。就总体而言,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以公共英语课程居多,即使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部分专业英语课程,也因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而收效甚微,而针对职业群设计的英语课程就更是少之又少。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普遍立足单一主体需求,倾向学科而忽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要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缺乏职业针对性、价值立场错位的英语课程必然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障碍之一。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细化、具体化,规定了教学任务的性质和方向,其不仅能够为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也能够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具有导向、调控、中介和评价功能,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2]《意见》旗帜鲜明地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英语在课程目标定位上必然是对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和专门化,理应在课程目标上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然而,许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盲目跟从学术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定位,没有落实专业学位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的要求,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的特点考虑不够。不少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目标的确定缺乏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性分析,仍然停留在语言技能训练及提高上(其中阅读能力的偏向培养最为明显),有的甚至停留在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这些问题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可能性上大打折扣。
课程体系是指为培养人才所确立的目标以及依据这些目标所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其重点解决“究竟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高效科学地对这些知识进行组织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两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变革和发展,尤其是当今职业活动国际化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亟需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性的拆解与重构。《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明确指出:“培养单位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但是,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都表现出内容和结构的双重问题。其中,课程内容基础性较强、发展性较弱,知识性较强、应用性较弱,在本该重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之时,却还在通过大量精读等课时一味重复基础,强调知识,即使在“阅读”“翻译”等之前加上“高级”二字,也仍未落实本科与研究生英语课程内容的衔接,多有重复。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内容相对枯燥,教材陈旧,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在课程结构方面,普遍以必修综合英语类课程为主,辅以英语技能类选修课程,而英语应用类、英语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课程比重很小。课程结构一经确定,就很少根据时代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以及学生发展水平而进行重组,学生群体对课程结构的话语权就更是难以实现。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实施是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阶段。毫无疑问,即便具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如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走了样或偏了道,其课程预期也难以完全实现。因此,结合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制定理念和方法一脉相承的课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但是,调查发现,当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着方式单一、学生课堂参与不足以及课堂开放不够等弊病。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普遍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统一的教材和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方法等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而使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出现效能偏低、效果较差的问题。而课程实施方式的单一也影响了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参与程度,课堂上学生难以与教师形成共鸣状态,师生、生生之间难以有效互动。上述课程实施中所存在的方式单一、参与不足的问题已经可以预示课程的开放性不足的问题。在过分注重英语知识、技能的传输计划中学习者主体性的缺乏,课程过程的空乏,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实施未能摆脱封闭性的弊病。然而众所周知,课程并非预先设定的、封闭的、固定不变的系统,而是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师与学习者基于学科知识、自身经验和开放性的问题在与课程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开展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学生人格成长的过程,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课程必然是属于开放性的。
课程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课程情况的反映,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采取何种课程评价理念及方式来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成熟情况、素质的高低以及情感态度的状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课程评价理念及方式对课程体系的优化至关重要。调查发现,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评价的机制多不完善。评价主体多为教师,缺乏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参与。评价准则多不全面,通常以基础性或公共性内容为主,缺少专业方面或职业方面的内容。评价中各准则权集的确定缺乏合理性,普遍偏重知识,对技能和能力考查比较欠缺;普遍偏重阅读,对听、说、读、写、译的关系认识较为主观。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高校主要以考查结合考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形式多以笔试为主,对口试等形式不太重视,缺少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判别学生是否具备获取学位的资格,而对评价的目标导向、激励促进、信息反馈等功能的发挥尚较欠缺。
随着课程现状和培养目标的矛盾日益激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就成为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大课题。选择合理的课程模式是课程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背景明显、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英语课程的属性,采用群集模块式课程模式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的应然选择。群集模块式课程是结合我国国情,借鉴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双元制等国际职教模式,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教育内在规律,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特色鲜明的职教课程模式。[3]
群集模块式课程最显著的特点体现为“宽基础、活模块”,即是把课程结构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宽基础”阶段侧重职业群共同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不针对某一特定职业,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学习内容;“活模块”阶段则立足职业群或专业的需求,兼顾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课程属性,在职业或专业领域内对学生进行教育,生成职业知识,培训职业技能。群集模块式课程模式设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其“宽基础、活模块”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课程取向的职业性
“专业学位”一词源于英文中的professional degree,也可译作“职业学位”。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培养符合某种职业特定需求的人才为目的而设置的学位类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在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职业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满足社会和职业对人才英语水平的需求,注重职业领域的英语教学,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英语学习从基础走向职业、从知识走向能力。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具有其它课程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2.课程目标的多元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目标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英语应用能力形成为核心,以英语语言素养的提升为宗旨,构筑了三维结构的多元目标体系。从层次结构上分析,它是一个终极目标,又可以分解为“宽基础”阶段目标、“活模块”阶段目标两大系列,两大系列目标又通过几层中间目标分解为最低层次的单元目标。[4]课程目标多元素和多单元的特性,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得到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发展。
3.课程内容的非线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针对职业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析、选择和组织,将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知识点整合为课程模块,优化了以学科知识逻辑设计的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分化过细、繁冗陈旧的缺陷。不同的课程模块构筑起课程内容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使得面向学生的课程打破了学科的纵向逻辑而重新设计,形成非线性的树状结构或网状结构。此外,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使得课程中增减一定的模块不会对课程整体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解决了课程内容稳定与更新的矛盾,使课程体系不再静态封闭。
4.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分为“宽基础”和“活模块”两个阶段,“宽基础”阶段又分为不同板块;“活模块”阶段也由一系列小模块和专题组成。课程实施可以依据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的模块特点,不同的职业群需要和不同的学生实际来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真正实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5.课程评价的开放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的评价方式是群集模块式课程理念的进一步体现。课程评价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纳入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等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灵活选用定位性、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评价等方式,不拘泥于单一形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设计评价准则和相应权重,因此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准则等方面都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是课程的三种基本价值取向,这三者都兼备合理性和局限性。当前大部分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都体现出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掌握,强调英语知识的系统性,与社会生活和实际应用相去较远,把英语当成一门学科而非一种工具来进行教学。这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有机融合了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三种取向,突破了三者在课程价值取向中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对立矛盾误区,协调性地实现了各方利益和平共存。
1.学科本位价值取向
理论基础的缺失会使能力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始终认可理论知识的地位,在“宽基础”阶段以“必须”、“够用”的原则选择知识,在“活模块”阶段则根据职业群的需要选择知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科基本语言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是以职业群对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职业源于社会,是社会的职业,职业也就必然以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为本,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的英语课程设计必然烙下社会需求的痕迹。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旨在发展研究生在职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职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生,进而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而且是该课程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突出特征。
3.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群集模块式英语课程充分体现以人的需要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差异为本,通过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其未来生活做更好的准备。通过英语课程“宽基础”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面对科技发展和职业变化的适应性,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通过“活模块”的弹性设置,适应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等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设计运用群集模块式课程模式,具体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的目标设计、结构设计、方式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价设计五大范畴。这五大范畴的设计,是对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价值取向的具体落实,是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优越性的直接体现,其设计水平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的质量。
多元化走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在三个向度:
第一,课程目标设计依据的多元化。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对学科发展的研究是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5]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交互作用,集中反映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因此,对这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形成符合当前教育理念的课程目标。同样,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目标需要进行多元化设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横向围绕三个维度,即基于学习者、学习过程;基于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基于语言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纵向分析不同时间段学生的发展规律及基本教育教学规律,形成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英语教育网络。二是微观方面,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科学,是听、说、读、写、译的综合体,应当系统分析英语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探究方式、一般功能以及英语学习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课程目标设计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课程目标设计主体一是能够保障课程目标设计与学科发展方向相一致;二是保障课程目标设计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吻合;三是保障课程目标设计能够促进学生胜任未来职业群集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需求;四是保障课程目标设计在实际学科教学中能够落到实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因此,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目标制定专家团的组成包括英语学科专家、高校英语教师以及各职业群的专家代表,如农业推广、教育学、文学、管理学方面的专家教师。选择后者主要在于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在充分了解学生专业能力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制定出符合发展趋势的课程目标。
第三,课程目标设计要素的多元化。从宏观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目标包括两种类型,即综合目标与层次目标。其中,综合目标主要指向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翻译英语资料的能力,从而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西方文化知识和技术等。层次目标主要指向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阅读所学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运用英语撰写专业文章的能力,与国外同行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等。简而言之,就是具备未来职业需要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能力。从微观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目标包括专业知识、运用技能、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等四个层面。其中,专业知识和运用技能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意识是英语综合运用的宏观保障。需要指出的是,与综合目标相比较,层次目标中的专业知识、技能策略、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等四维目标聚焦于职业群集,具有专业实践取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结构包括“宽基础”与“活模块”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结构
第一,“宽基础”阶段。“宽基础”的“宽”包涵两层含义:第一是课程面对一个职业群的“宽”;第二是课程为受教育者奠定继续学习基础的“宽”。在这个意义上,“宽基础”阶段的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上一是要求具有群集性,二是要求具有基础性。群集性具有两种表现形态,即横向群集和纵向群集,以及以用人单位提出一个职业为主体群集和以学校原有专业为主体群集两种辅助形式。[6]基础性意味着“宽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由于面对一群相关职业甚至几个相关职业群,因此课程内容侧重于关键能力培养,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强调为学生拓宽择业面、适应职业变化、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着重于长远发展。由此,“宽基础”部分集合了不同职业群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共同具备的通识英语板块,依据“必须”和“够用”原则进行设计,突出知识和技能覆盖面宽的特点,使学生不仅能够适应当前职业生活的需求,也能应对社会发展、职业变革的新需求,具备终身学习英语的基础。
第二,“活模块”阶段。模块(module)是外来词,其思想最初出现在信息技术领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7]在“宽基础”之上,“活模块”阶段的课程内容旨在针对学生未来工作中某一特定的工作岗位所必备的英语知识、英语技能。该阶段课程内容一是体现灵活,二是凸显实践。灵活性体现在活模块中又设置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为职业群内所有学生所必须学习的模块,而选修模块为职业群内各个职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意愿而自主选择的模块。实践性表现为活模块中所设置的各个模块主要以技能为主,突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该模块内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从事某一类职业或某一具体岗位的必备知识、技能、素养,甚至是某一个岗位的一个技术等级的应知、应会,侧重强调的是当前生存,突出针对性、应用性以及现实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实施既要有正确的价值、原则引领,也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路径付诸于实践。为最大程度保障课程实施的效果,结合职业群集模块式课程的特点,可以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职业群集模块式课程实施的立体化路径(如图2所示)。其中,课堂教学是主要路径,课外活动是重要路径,而潜在课程是辅助路径。
图2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职业群集模块式课程实施路径图
第一,课堂教学的路径。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阵地。实际上,课程实施方案一旦确定,教学过程就成了课程实施的重头戏。首先,开展教学活动,必然要涉及教师、学生、时间、空间的组织和安排问题。离开教学组织形式,就不存在教学活动。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是关于怎样组织教学活动的问题,学习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8]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外,还可以采用小组教学、个别教学、菜单式教学、道尔顿制等多种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代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组织形式都被灵活运用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它们不再是单一化的形式个体,而是整体协调发挥功能的形式体系。而教师的职责就是结合课程和对象的需求,分析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以合理的结构将其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其次,教师还需要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语言教育经验和方法,同时总结并选择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妥善处理好借鉴与继承的关系,立足于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模块的教学实际,探索出灵活机动、切合实际,基于群集模块式课程结构的教学方法的组合方式。最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尤其要注重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
第二,课外活动的路径。英语作为工具学科,应该是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而不是词、句、段、篇或者听、说、读、写、译等要素的单调组合。尤其是基于群集模块式理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由于专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属性的要求,更加需要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实践和交流等习得英语知识和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之外,还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实施英语课程。从规模上区分,英语课外活动包括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和小组课外活动;从形式上区分,英语课外活动包括交流型活动、竞赛型活动、表演性活动等。当然,不管哪种形式,英语课外活动作为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教学紧密联系,但又不是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活动的意义便荡然无存。
第三,潜在课程的路径。潜在课程是一种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其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被明确规定,却又属于学校教育经常使用而有效的重要构成。合理开发利用潜在课程,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应充分重视内隐学习的作用,强调素质(语言、文化、心智、情感)的教育,通过学习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及培养心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潜在课程的实施与正规课程不同,它遵循潜在课程独特的施教机制和接受机制。就其施教机制而言,它主要是通过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方式教育影响学生的。就其接受机制而言,学生对潜在课程信息的接受决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性学习,而必须经历一个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的复杂认识过程,才能最终掌握潜在课程传递的信息。所以,学生在接受潜在课程信息的过程中决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实现潜在课程的教育功能。[9]
课程评价方式各异,不同评价方式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影响。所谓能力本位评价,在沃尔夫(Alison Wolf)看来,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方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由于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确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有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全基于学生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境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10]从概念可见,由于英语知识和技能以及英语语言素养等要素都将最终直接或间接指向英语应用能力,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评价以能力为本位,抓住了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关键,能够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英语水平。具体来看,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力本位评价模式由于在实际评价中尤其重视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其要求在评价情境、评价方式上也应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情境与方式相接近,而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在教师模拟的各种任务活动中收集证据,评判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主张标准参照评价。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在评价时只是将搜集到的证据与能力标准相参照,而不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因此,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并非简单地给学生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而是针对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英语应用能力做出判断。
第三,强调可持续评价。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在本质上属于连续性的过程评价,其摈弃传统根据学期结束后的一次性测验结果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做法,而是主张在一定的期限内(如一个学年内)连续地搜集不同的证据以判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第四,具有针对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具有极大的透明性,教师在学期初预先公布能力标准,因此,学生能够事先了解要评价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这种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给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管理和优化提供了依据,这也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进一步发展储备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顾晔.以学科文化为核心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4):91-93.
[2] 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32-36.
[3] 庞海云.群集式模块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9):31-32.
[4] 蒋乃平.“宽基础、活模块”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27.
[5] 郭宝仙.英语课程:目标来源与课程类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48-50.
[6] 蒋乃平,等.“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50-53.
[7] 袁从秀.历史教学论“模块化课程”设计探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6-159.
[8]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3.
[9]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170.
[10] Wolf A. Competence-Based Assessment[M].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