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戈
新昌:乡镇干部当上“快递哥”
本刊记者 陈戈
回山镇联村干部梁贤良在上市场村田坪自然村与村民交谈。/杨玉墀摄
潘大伯是新昌县澄潭镇龟岩潭村的村民,多年前一次受伤,落下了残疾。今年7月,潘大伯想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因为不符合标准,镇民政办并没有受理。
最近,没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潘大伯却很感激:“不能办理是因为你们有标准,我理解!但是没想到你们还为此到我家来,真是有点意外,心里也暖暖的!”
原来,负责接待潘大伯的民政办工作人员俞媛媛细心地将潘大伯的情况录入了该镇的“民情红绿灯”系统,潘大伯一家的幸福指数一栏亮起了“红灯”,这也被每天习惯性登陆系统的驻村干部小史发现了。
第二天,小史就拜访了潘大伯,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县残联取得了联系。通过多次协调,没几天,潘大伯就用上了小史为他争取来的轮椅和拐杖,幸福指数从“红灯”变成了“绿灯”。
“‘民情红绿灯’系统给我下村时指了条道,现在下村更有目的性了”,小史对“民情红绿灯”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民情红绿灯”系统围绕经济收入、家庭幸福、成员健康3个指数,实时反映民情,从红灯亮起,24小时内有响应、48小时内有拜访、72小时内有措施。
澄潭镇的“民情红绿灯”系统是“民情快递”制度的一大分流。今年以来,新昌县围绕民情收集、分析、处理、反馈4个环节,建立乡镇干部“民情快递”制度,全县乡镇干部都当起了“快递干部”,切实做到“民情快速响应、服务快速传递”。
在新昌县镜岭镇西溪村,村民何碧霞大老远就能认出联系村干部郑丽萍,因为她总是背着个黑色的“民情背包”,包里藏着5件“法宝”:一本下村札记、一本农业农村工作配套政策、一张民情联系卡、一把折伞和一只手电筒。
当了解到何碧霞曾患子宫癌,丈夫又被查出患了胃癌,郑丽萍立马从“民情背包”里拿出《下村札记》,将何碧霞的情况记录到了困难群众情况栏里。
该镇党委书记赵毅笑言:“背起民情包,村里哪里都是办公地。”
究竟怎样算得上是“民情通”?新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蔡立君概括为三要:“情况要熟、信息要灵、服务要快。”
今年3月,回山镇就启用了10辆“民情快递车”。每到周三下乡日,10辆自行车总是被一抢而空。村民都说:“以前看到骑自行车的就知道是邮递员送报来了,现在看到骑自行车的就知道是干部下乡送服务来了!”